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RedmiBook 14評測:這是一台典型性的小米產品

RedmiBook 14評測:這是一台典型性的小米產品

騰訊數碼訊 紅米也出筆記本了,這似乎有點讓人意外,但卻又在情理之中,之前看似只做入門級性價比手機的小米子品牌在盧偉冰到來之後,逐漸開始擴充版圖,K20 Pro這樣的旗艦手機也有了,RedmiBook這樣的筆記本產品也有了,很顯然,在如今智能手機越來越不好做的時代,如何橫向發展成為每一個智能手機廠商,尤其是中國本土廠商需要考慮的問題。

紅米這次的RedmiBook依然主打性價比,這幾乎已經成為了小米產品的代名詞,但在發布會上很多人看到盧偉冰拿出這樣一台筆記本的時候,幾乎都有一個和我類似的想法,這樣的產品設計和定位,會不會衝擊到小米品牌的產品線,從而行程產品互相競爭的局面?

而我也在第一時間上手了這款定名RedmiBook 14的筆記本產品,從中我也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從設計中找尋成本控制的秘密

紅米想做一台筆記本有多難?其實一點都不難。背靠這小米這棵大樹,想從原有小米筆記本的產品線中分離出來一台RedmiBook簡直太容易了。和手機不同,筆記本可以被看作是完全的組裝產品,系統大家用的都是Windows,處理器大家用的都是英特爾,內存、顯卡,甚至包括電池都可以通用,因此在有上游渠道和產線支持的情況下,紅米做筆記本是輕而易舉的事。

但難的是如何將一台配備了英特爾第八代i7處理器 8GB RAM 512GB SSD的筆記本零售價格控制在5000元以內,這就需要研究一下了。聯想一台小新Air14同樣配置的筆記本,售價要6999元,相比之下RedmiBook 14的4999元就顯得有點過於誇張了。

一台如此廉價的筆記本,應該是怎麼樣的外形設計,在沒有看到真機之前我很難想像,厚重、廉價感、偷工減料這樣的詞出現在我的腦海里,不過最終這些詞都沒有出現在RedmiBook 14上,小米筆記本的公版設計是我對於這款筆記本最初的印象,而為了與「自家大哥」有所區別,RedmiBook只是在A面上做了一些標誌處理。

RedmiBook 14依舊採用了簡約的設計風格,不過A面終於有字了,看上去多少比小米原來那種光板設計順眼一些。

ACD三面都採用了金屬材質的面板,這對於一款廉價筆記本來說相當可以了,一方面照顧了手感,一方面也在質感上有所提升。

B面屏幕下方的LOGO換成了RedmiBook,其他的跟之前小米的輕薄筆記本設計無異,屏幕最大開合角度目測160度,不能完全展平。

RedmiBook 14上有兩個設計應該是首次出現在小米系列的輕薄本上,一個是14英寸的屏幕尺寸,之前小米的筆記本在屏幕設計上完全參照了蘋果的Macbook Pro的屏幕尺寸設計,這次14英寸算是補充了之前產品線屏幕尺寸的空白。

再有一個是這次RedmiBook 14的觸摸板設計靠機身左邊,這樣的設計雖然在之前的筆記本上很多,但是在筆記本設計整體內部設計提高的今天,這樣的設計更多的只會出現在配全鍵盤的遊戲本上,但在輕薄本上,小米的產品之前觸摸板都是居中設計,這次RedmiBook也算是跟之前有所區別。

B/C兩面部分有四個設計削減了成本,首先是B面屏幕外框沒有跟之前一樣使用玻璃面板,而是改用塑料面板。第二個是省掉了指紋識別按鍵,當然,這幾乎是我認為在Windows筆記本上最沒用的幾個設計之一,再有就是RedmiBook 14沒有鍵盤背光以及觸摸板的面積相對較小。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樣的省略並不會影響一台筆記本大多數時間和場景下的正常使用,但這可能也是RedmiBook 14為什麼能賣如此便宜的訣竅吧,在無形中壓縮一些成本,讓整個產品的性價比看上去更高。

機身介面部分,左側四個,分別是電源介面、標準HDMI介面,兩個USB 3.0;右側則是耳機口和 USB 2.0介面。很顯然,這樣的設計又可以幫助紅米降低筆記本的成本,沒有PD充電介面、右側保留了一個USB 2.0在不影響有線滑鼠接入的前提下,降低3.0帶來的成本上漲,加上沒有SD讀卡器,又可以再省一筆。

一個讀卡器和2000塊錢的零售單價誰更香,這不需要怎麼想就能得出結論吧?

硬體不縮水是RedmiBook最大的炫耀資本

硬體不縮水一直是小米或者是紅米變身 「Redmi」之後安身立命之本,這樣的法則在任何的小米產品線或者子品牌上都不會有誰能撼動。

RedmiBook 14這台只賣4999元的「高配」筆記本,配備了英特爾最新的第八代i7-8565U,8GB的內存和512GB的SSD,這放在任何的一個品牌上都算是輕薄筆記本中絕對旗艦的配置了。

魯大師查看基礎硬體,很清楚的標註出了電腦的硬體信息,這一代的核心硬體是第八代i7,如今大家都換成了Whiskey Lake 8565U,相比之前的8550性能上有一定的提升,PCI-E通道數增加到16條。

魯大師的跑分一共是15.5W 的成績,算是一個相對正常偏高的成績,對得起這樣的硬體配置,尤其是內存和硬碟的成績都很不錯。

AS SSD的測試來看,1080分的綜合成績也是相當不錯的。

顯卡部分RedmiBook 14依然選擇了Nvidia入門級的MX250,這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數輕薄筆記本的首選獨立顯卡,也算是「大禮包」之一的配置了。GPU-Z的檢測可以看到,RedmiBook上使用的這塊MX250是1D13的滿血版,也就是25W的版本,同學們可以放心了。

實際的遊戲測試方面,我測試了三局LOL,RedmiBook筆記本的平均幀率超過100,而在團戰的時候基本可以維持在80-90fps,畫面流暢沒有出現卡頓的情況。

Redmi出筆記本的另一大原因是互聯互通

眾所周知,如今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力,做AIoT最好的無疑是小米,憑藉多年的積累和不斷的收購,小米如今已經在手機、筆電、智能穿戴、家用電器等領域實現了互聯互通,這對於紅米做非手機類的產品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基礎。

如今這樣的優勢被紅米用到了筆記本上,這款RedmiBook內置了一個「小米智能解鎖」的應用,通過與小米手環3的藍牙互通綁定後,可以實現開機快速解鎖,而不用再輸入煩人的密碼和PIN。

這讓RedmiBook沒有指紋識別的煩惱迎刃而解,不但開機第一次不需要輸入密碼,而且解鎖的速度非常快。小米用軟體上的技術和IoT的互聯互通減少了一定的硬體成本,這件事聽起來有點像給自己找轍,但是在小米的硬體產品如此低利潤的情況下,這倒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起碼我個人覺得這事挺好。

但是問題也不是沒有,首先是這項技術目前只能使用在小米手環3上,其次這項功能還屬於實驗室功能,開啟後手環的耗電量會增加,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怎麼選擇就看消費者了。

續航:比小米同級產品要好

RedmiBook內置了一塊46Wh的電池,在容量上看要比小米的Air 13.3要大了6Wh,而在實際的體驗中,這多出來的6Wh也確實在實際的續航上幫助RedmiBook有著更好的表現。

官方給出的數據,RedmiBook的續航成績為本地視頻播放10小時,在線視頻播放7小時,網頁瀏覽11小時。而實際的體驗中,筆記本的續航成績如下圖:

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筆記本C面的溫度基本維持了35-45攝氏度,其中最高的是鍵盤中間區域,達到45攝氏度,最低的是觸摸板周圍,在35攝氏度左右,即便是長時間插電運行王者榮耀,也沒有出現過熱的情況,足以見得這款筆記本的散熱能力出眾。

總結:這就是筆記本界的K20 Pro

為什麼說RedmiBook是筆記本界的K20 Pro,因為他們之間實在是太像了。一樣明確的定位,一樣注重核心硬體配置,一樣出色的定價,也一樣在一些環節上縮減成本的小環節。

如果說K20 Pro能給中端用戶一種高端的衝擊力,那很顯然RedmiBook也是同樣的存在,可能在這個市場上你再也找不到一款牌子聽說過,產品自己用過,配了目前筆記本上最新的第八代i7處理器和512GB SSD的硬體但售價不到5000元的輕薄筆記本了。

很顯然紅米在拿出RedmiBook的時候就想好了這樣的一款筆記本應對的人群是誰,小米做相對高端的市場,而RedmiBook則主打極致性價比市場,各司其職,看似內部競爭,實際一致對外。

如果說小米和紅米的模式在5年前被華為抄襲才有了榮耀這個品牌的話,那5年後的今天,紅米正在用著榮耀的方式在市場上和榮耀進行著全方位的競爭。你能想像,紅米涉足筆記本領域,而馬上榮耀即將涉足電視領域的場景嗎?

嗯,好戲還在後面吧,小米已經做好了準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數碼 的精彩文章:

國行版榮耀20系列發布:6月1日發售 售價最高達3499元
K20 Pro體驗:小米迄今為止最極致的全面屏

TAG:騰訊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