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後蘇聯的二把手貝利亞為什麼會被殺?

二戰後蘇聯的二把手貝利亞為什麼會被殺?

文/M仔斯大林還在彌留之際,他的戰友、學生和同志們就已經開始了激烈的權力之爭。表面上看,新的班子成員分別是馬林科夫、貝利亞和莫洛托夫,但由於莫洛托夫已經失勢,所以真正的「三巨頭」是馬林科夫、貝利亞、赫魯曉夫三人。馬林科夫既是政府首腦又是黨中央主席團第一委員,所以他是蘇聯中央的一把手,而貝利亞兼任著部長議會第一副主席以及內務部長的職務,是名副其實的二把手。在斯大林死後的以短時期內,馬林科夫、貝利亞、赫魯曉夫組成了三人聯盟,當時蘇聯的政策基本上都出自三人之手,不過在這一團和氣的外表下,三人都有著自己的「打算」,那就是搶奪最高領導權。

在斯大林晚年,斯大林體制的弊端日益凸顯,但斯大林本人卻依然堅持著自己的路線,為了加強階級鬥爭,蘇聯出現了一系列的冤假錯案。

隨著斯大林的去世,體制改革變得迫在眉睫,剛剛走馬上任的「三巨頭」都希望在此事上佔得先機,進而提高自己的威望。為此,貝利亞率先「出手」,他從「政治上的問題」入手,在全國範圍內開始了冤假錯案的平反工作。在貝利亞的提議下,蘇共中央主席團通過《大赦令》,釋放了蘇聯監獄和勞改營內120餘萬對社會沒有嚴重危害的犯人。隨後在他的建議下,蘇聯政府開始重審「醫生謀殺案」,並為相關人員平凡。不僅如此,改革內務部,修正蘇聯民族政策以及調整外交政策等工作也在貝利亞的建議下迅速開展了起來。現在看來,這些舉措的確可以迅速打破社會的政治僵局,提高領導集團的威信,但這些行為卻引起了兩外兩個人的猜忌。貝利亞倡導的這些重大決策讓他的作用日益凸顯,這樣就弱化了馬林科夫等人的存在感。貝利亞表現越突出,馬林科夫與赫魯曉夫就越認為他別有用心,尤其當赫魯曉夫通過親信得知貝利亞正在通過內務部收集烏克蘭地區的一些舉報材料後,他更加確信貝利亞要搞掉「自己」,於是赫魯曉夫決定先下手為強。赫魯曉夫說服馬林科夫同他結成反對比利亞的聯盟,並同其他主席團成員進行了秘密串聯,在準備好一切後在6月26日的主席會議上逮捕了貝利亞。從逮捕到處決,貝利亞的處置過程完全由蘇共中央主席團決定,審判也僅僅是走了一下過場,所以從這種非正規處置方式中也可以看出貝利亞的死完全是一場政治鬥爭。

馬林科夫與赫魯曉夫為了爭奪最高領導權而選擇聯手,而其他主席團成員則出於對貝利亞的懷疑和戒心而站在了馬林科夫一邊(斯大林曾利用內務部和國家安全部剪除異己,其他人擔心貝利亞會用同樣的手段除掉其他人),最終在這種「共同利益」的驅動下,貝利亞自然而然地成了犧牲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網上買的塗蠟蜂箱可以直接用嗎?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