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短命晉朝人人笑,為何司馬家統治國家這麼不行?不僅亡國差點滅種

短命晉朝人人笑,為何司馬家統治國家這麼不行?不僅亡國差點滅種

每次一說起我國歷史上比較短命的王朝,我們大家都會想起秦、隋、晉這三個朝代。但是即使是在這些短命的王朝中,我們也經常替晉朝感到特別的難過。因為無論是秦朝還是隋朝,都是滅亡在漢人的手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改朝換代。但是晉朝卻是滅亡在胡人的手中。

可能有人會說,都是亡國有什麼區別嗎?當然有啊。異族統治中原地區的時候,就會有著明顯的種族歧視,漢人的待遇就像是奴隸一樣。根本是沒有任何人權。也就是說在晉朝滅亡之後,雖然東晉在南方再次建立國家,但是北方的漢人遭受到待遇是那些逃跑到南方的貴族們所想像不到的。正是因為這樣,每次一看到這些歷史,心中都是各種心酸。

同時由於胡人的文明程度比較低下。對於文明是沒有什麼概念,雖然他們也會學習中原地區的文明,但是基本都是上層的少部分人才會學習漢人。大部分人並不會過多的學習這些陌生的文化。所以胡人入侵之後並不是作為一個文化的傳承者的角色存在,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破壞者的角色存在。正是因為這樣,北方的很多文明禮教都被破壞了。不僅僅是人民的生命遭受了威脅,就連傳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明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那麼為什麼晉朝的時候會出現這樣混亂的局面吶?

第一,首先是選拔人才的制度——九品中正制。最初這種制度是曹丕提出來的,因為在漢朝後期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很多的大家族,這些家族不僅僅把控地方的各種事務。而且政府中的官員的來源也基本被這些大家族所把持。所以曹魏一直對這些大家族進行打擊。但是在司馬懿的時候,為了獲得各個大家族的支持,於是九品制度就作為一個象徵的意義。也就是說大家族的子弟想要當官的話,他們的競爭對手都是各個大家族的人。國家中的貧寒的才子就沒有了仕途。

就是在這種選拔人才的制度下,選出來的官員基本都是從小就有著很好的生活條件的門閥貴族。這些人對民間的疾苦一點都不知道,更不要說做出對老百姓有用的政績。不損害人民的利益就不錯了。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阮籍、嵇康等人。雖然他們有很好地文采,是出名的才子,但是卻不是很好地的政客。正是因為這樣後來的社會完全就已經成了割裂的社會,上層是上層,百姓是百姓,兩不相干。

第二,晉朝的對外政策出現錯誤。主要是在兩個方面:第一個,在漢朝後期的時候就有大量的胡人內遷,但是這些內遷的胡人雖然依附於中原王朝,但是有著自己獨立的一套政治系統,雖然名義上順從,但是實際上都是一些地方實力派。在晉朝初期的時候對這些胡人也是不管不顧。第二個,八萬之亂的時候,還大肆向胡人借兵,導致原本只是在中原邊境地區的胡人進入了中原的核心區域,並且在這個時候發現,中原地區的實力已經大大降低。這才導致了後來的五胡亂華。

第三,內耗嚴重,不僅僅是八王之亂導致國家的整體混亂。幾百萬人民因此喪生。還有門閥大家族的奢侈之風,同樣導致國力減少。還有就是晉朝時期每年都有各種自然災害,導致一直都有農民起義,也在消耗國家實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侃天下 的精彩文章:

秦統一六國的經濟基礎,覆滅的經濟邏輯,從錢的角度分析秦國興衰
邊境戰爭失敗,導致印度總理下台,成了他完美人生中唯一敗筆

TAG:歷史侃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