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奉為「科學之神」的牛頓,為何要沉迷於「偽科學」鍊金術?

被奉為「科學之神」的牛頓,為何要沉迷於「偽科學」鍊金術?

提到牛頓,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萬有引力,從牛頓第一定律,到牛頓第三定律;當然熟悉數學和物理的朋友還會想到微積分和光學。這些都是牛頓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貢獻。

當然,牛頓對語文的貢獻也是極大的,好多人的童年,都是聽著「蘋果掉到牛頓頭上」的勵志故事長大的。

牛頓1642年出生於英國一個貧民家庭。不過,經過刻苦努力,27歲時的他就已經成為劍橋大學教授;31歲時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45歲時,他出版了《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一書,並在該書中首次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54歲時,牛頓的角色發生了突然轉變,他由一個大眾眼中的科學家轉身成為皇家造幣廠的督辦;而6年以後,牛頓被封為爵士,他徹底從當年那個不名一文的窮小子,一躍成為了英國的貴族階層。1727年,牛頓以85歲高齡去世。

在許多人們眼中,牛頓被奉為「科學之神」,就像他的墓志銘上所寫的那樣:

自然和自然的法則隱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出世吧,

於是一切豁然開朗。

可是,在這位科學巨匠身上,卻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一面。比如,他雖然活了85歲,但卻終身未娶,當了一輩子的單身漢,而從他的生平來看,他征服了科學,卻沒有征服任何一位女性。

再比如,上個世紀70年代,當人們對牛頓的頭髮進行化學分析時,發現其中汞含量超出了正常值50多倍,而這指向了一個不爭的事實——牛頓是一位資深鍊金術士。

從1669年開始,牛頓就開始接觸鍊金術並開始了相關的實驗。在15世紀,英國王國曾經命令禁止民間製造白銀、黃金等貴金屬,因此,牛頓的煉金行為顯然是在秘密狀態下開展的。他購買了大量煉金書籍和設備(牛頓去世時留下藏書 1896 冊,其中與鍊金術有關的書籍169種),在家中搞起了煉金實驗。

經過無數次失敗,他終於早出了一種名叫」軒轅十四銻「的晶體,當時的鍊金術師們相信,這是製造」點金石「的原料。有了」點金石「,下一步就是製造黃金了。可1677年,他的實驗室突發大火,許多儀器和實驗資料都毀於大火之中。儘管牛頓此後仍然沉迷於鍊金術,可最終還是沒能有新的突破。

鍊金術在歷史上名聲並不好,這種發端於歐洲中世紀的化學思想認為,人們可以通過一定手段,是可以將賤金屬轉化為貴金屬的,比如黃金。但現代科學已經表明,這種方法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所以,鍊金術其實是一種」偽科學「。

因此,鍊金術也被稱為是」唯心主義泥潭「,然而很不幸的是,當時還不到30歲的牛頓,就已經陷入到了這個」泥潭「之中了。

而關於牛頓為何要沉迷於鍊金術,現在主流的觀點是:當時的化學還和鍊金術摻雜在一起的,而牛頓想通過學習鍊金術,把化學從鍊金術中分離出來,變成一門單獨的科學。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更加」功利「的解釋,那就是為了獲取黃金。牛頓在劍橋大學教授時,年薪只有100英鎊,作為一個貧苦家庭出身的青年人來說,通過鍊金術發財致富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看到這裡,大家是否會想到《絕命毒師》之中的老白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攻滅太平天國後,手握幾十萬大軍,為何不選擇造反?

TAG:真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