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柳葉刀最新公布我國23種常見致癌因素,防癌你要解鎖這個新技能

柳葉刀最新公布我國23種常見致癌因素,防癌你要解鎖這個新技能

小微曾在上周的文章中指出,吸煙或者二手煙會引發肺、腎、胃、肝、喉、食道等多部位的腫瘤,是不折不扣的人類健康殺手。其實,不僅是吸煙,在我們的生活中某些不健康生活習慣造成的危害,也不亞於吸煙!

不久前,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赫捷院士和陳萬青教授在《柳葉刀——全球健康》發布了一項重磅研究成果,專門針對中國人群,分析了23種主要致癌風險導致的不同癌種在我國的發病比例。更牛的是,還分析了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因各種致癌風險導致的患癌比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下面,就與小微一起了解些這些致癌因素。

23種常見致癌因素

行為因素(4種)

分別是:吸煙、二手煙、飲酒、缺乏鍛煉

飲食因素(7種)

攝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纖維、鈣

攝入過多:紅肉、加工肉類製品、腌菜

代謝因素(2種)

分別是:體重超標、糖尿病

環境因素(2種)

分別是:PM2.5污染、紫外線輻射

感染因素(8種)

1種細菌:幽門螺旋桿菌

6種病毒: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乳頭狀瘤病毒(HPV)、EB病毒(EB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人類皰疹病毒8型(HHV-8)

1種寄生蟲:華支睾吸蟲(肝吸蟲)

對照一下,小微不禁心中一慌,命中了好幾種,不知道您中了幾招?

各省市致癌因素導致患癌風險比例

這份研究使用了中國大陸31個省978個縣級監測點2014年成人癌症死亡率數據。研究指出,2014年20歲及以上成人中,有103.6萬人死於23種主要致癌因素引起的各類癌症,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約為229萬人)的45.2%,其中男性51.2%,女性34.9%。

具體到各省市致癌因素風險佔比,在所有的31個省市中,男性第一位的致癌因素均為吸煙。而在所有的31個省中,有14個省,女性第一位的致癌因素是水果攝入量低;有7個省,女性第一位的致癌因素是乙肝病毒感染;其他幾個省,女性致癌因素第一位包括吸煙、超重和人乳頭瘤病毒感染。

如下圖所示,黑龍江、廣東、吉林和湖北四省男性癌症患者中超過54%歸因於此次公布的23種致癌因素,上海、新疆和西藏三個省則低於43%。黑龍江、吉林、天津、內蒙古和寧夏五省女性癌症患者中超過40%歸因於此次公布的23種致癌因素,上海、雲南、江蘇、福建和江西五省低於33%。

報告分析,由於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快速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如缺乏鍛煉和大量攝取高熱量食物等,這個數字預計在未來幾十年將大幅增加。面對身邊這些隱形殺手,我們該如何積極應對呢?

解鎖科學防癌新技能抑癌衛士基因檢測

有人說,既然知道了這些致癌因素,在生活中注意避免不就OK了?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研究已經證明,癌症是遺傳因素(基因)和後天因素(如23種致癌因素)共同導致的,僅僅是避免外在致癌因素是不夠的。

在我們人類的基因組裡,有一類基因叫腫瘤抑制基因,也叫抑癌基因。正常情況下,抑癌基因可以抑制細胞的分裂增殖能力,預防癌症發生。但如果它發生突變,細胞的分裂、增殖就會失去控制,導致人體很容易出現癌症。如果通過基因檢測了解自身抑癌基因是否存在突變,再注意避免外在致癌因素,便能有效降低癌症發病風險。

微分基因推出的《抑癌衛士易感基因檢測》服務,分為男、女兩版,可分別檢測男性8種、女性11種高發癌症,通過檢測與癌症顯著相關的三個抑癌基因(TP53基因、CYP1A1基因、XRCC1基因)上的風險位點,依據基因檢測結果評估受檢者對自身腫瘤發生的抑制和修復能力,幫助受檢者評估腫瘤的發生風險,提示受檢者對該疾病的關注程度。

同時,在檢測報告中,從運動、飲食、生活、體檢等多角度給出每種癌症的預防指導建議,從而幫助受檢者科學預防癌症,降低患癌風險。

此外,微分基因利用全球領先的高通量測序平台,結合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單項或多項腫瘤疾病(覆蓋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等男女高發癌症)易感基因檢測服務。

只有雙管齊下,重視內外致癌因素,才能有效避免癌症的威脅,希望您看過之後也能get到這項防癌新技能,享受健康生活!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分基因 的精彩文章:

孩子到底更像誰?爸媽不用爭論了,做個測試就知道了

TAG:微分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