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軍各軍種的電文都由恩尼格瑪密碼機(也稱為啞謎機或迷式密碼機)傳送,因此破譯恩尼格瑪的密碼是當時英國情報部門的首要任務。為此他們甚至建造了名為「炸彈」的早期機械式計算機,在30年代曾破譯過商用恩尼格瑪密碼的波蘭專家幫助下專門從事此項工作。但是德國軍用型號恩尼格瑪機的複雜程度早已今非昔比,工作進展緩慢,英國人急需獲得恩尼格瑪密碼機的實物和密碼本。

實物是自己送上門來的,由於一系列陰差陽錯的巧合,1940年初英國人成功獲得了U-33號潛艇攜帶的恩尼格瑪機的轉子。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德國U-33號潛艇

U-33號屬於VIIA級,是德國最早建造的10艘中型潛艇之一。自1938年起,該艇就由海軍上尉漢斯·威廉·馮·德雷斯基(Hans-Wilhelm von Dresky)指揮。

戰爭爆發後,U-33號隸屬於第二潛艇艦隊,1939年她進行了兩次戰鬥巡邏。第一次巡邏中她擊沉了兩艘合計5627噸的英國商船,返航時又用甲板炮擊沉了一艘漁船,英國飛機兩次攻擊都被她潛水躲過了;第二次巡邏中她在布里斯托爾海峽布下了12枚水雷,然後突然變身漁船殺手,兩天內連續用甲板炮擊沉了5艘英國漁船。獲救漁船水手稱U-33號在毫無警告的情況下向他們開炮,而他們倉皇逃生時德雷斯基在潛艇指揮塔上指指點點嬉笑自若,品行十分惡劣。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U-33號艇長德雷斯基上尉

11月23日,U-33號遇到了5天前剛被英軍在北海俘獲的德國貨輪博爾庫姆號(Borkum),此時已被改名為巴薩姆號(Bussum),歸於荷蘭名下。德雷斯基向其發出停船聯絡的旗語,英國人當然不會遵從,疑心漸起的德雷斯基命令向船首前開炮以逼迫其停船,巴薩姆號卻轉頭撞向潛艇。德雷斯基下令對船體開炮,貨輪很快起火,接下來潛艇潛入水中發射了3條魚雷,竟無一命中,於是又浮出水面對貨輪的水線打了四炮。看到巴薩姆號開始下沉,U-33號就心滿意足地離開了。等他們走遠後,巴薩姆號的水手拚命堵漏搶修,終於把船開到岸邊擱淺,但這艘船也報廢了。之前布下的水雷也有了戰果,一艘2473噸的貨船和一艘9456噸的油輪被炸沉。

1940年2月5日,U-33號離開威廉港執行其第三次致命任務。這次她將前往蘇格蘭西部格拉斯哥附近的克萊德(Clyde)河口佈雷。當時克萊德河口是英國重要水上交通線所在也是英國艦隊的主要錨地之一,英軍艦艇巡邏密集,被稱為「獅穴」。此次行動由德軍高層甚至可能是由希特勒本人親自指定,大膽和危險程度不下於U-47號突襲斯卡帕灣。出航前一天為全艇人員舉行了盛大的踐行宴會,鄧尼茨親自到碼頭為他們送行。一般來說為防止泄密,近海佈雷的潛艇是不允許攜帶密碼機和密碼本出航的,但這次可能是由於過於興奮導致的疏忽,U-33號帶著全套密碼設備溜走了。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U-33號的任務地點和葬身之處

出航後U-33號需要圍著英國北部繞一圈,先向北穿越北海,然後向西進入大西洋,再折向南抵達目標。由於希望得到惡劣天氣的掩護,潛艇一路在驚濤惡浪中掙扎前行,艇員飽嘗暈船之苦。VIIA級潛艇內生活條件惡劣,40多名艇員擠在142X10英尺的生活空間里,食物永遠帶著柴油味,由於不洗澡每個人身上的氣味都很感人。艇上的兩個廁所只有一個拿來使用,另一個用來堆補給品,出航後不久廁所的氣味就滲透到每一個角落。海水不斷從指揮塔傾斜而下,為了節省燃料,沒有開啟暖氣設備,艇內既陰冷又潮濕。當潛艇接近作業區域的時候,艇員們都充斥著一種解脫感。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破浪前進的U-33號

2月11日午夜,U-33號開始潛入克萊德灣,德雷斯基的計劃是在天明之前就位,接下來的白天里潛艇將在水底潛坐待機。12日凌晨後,瞭望員發現一艘船的側影正在附近經過,德雷斯基判斷那是一艘正在出海的巡洋艦,決定不驚動她,在一邊悄悄通過。不久之後,響起了「警報」的叫喊,瞭望員報告一艘驅逐艦正向他們高速接近。德雷斯基立刻命令下潛到潛望鏡深度,開始機動躲避。

U-33號兩次看到的其實都是同一艘船,英國海軍830噸的拾穗者號(HMS Gleaner ,也可譯為格林納爾號)。這艘船最初是作為勘測船服役,戰爭爆發後被改裝為掃雷艦,安裝了兩門4吋單裝炮和若干挺機槍,不帶掃雷設備時可以攜帶40枚深水炸彈。當時她正由休·普萊斯(Hugh Price)海軍少校指揮,在阿倫島南部的一個三角形海域巡邏。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英國海軍拾穗者號掃雷艦(J82)

這種黑暗中的巡邏既無聊又枯燥,曾折磨U-33號的惡浪同樣折磨著這艘排水量不大的掃雷艦,船上其實沒有任何人看見黑暗中的潛艇。2時50分的時候,一名始終專註的ASDIC(英軍對聲吶的命名)操作員向艦長報告聽到了柴油發動機的聲音。艦上立刻拉起警報,憋悶已久的英國水兵衝上甲板,幾分鐘內四吋炮組和深水炸彈發射組都已就位,探照燈開始掃射海面。然而在同樣專註的德國水兵幫助下,德雷斯基操作潛艇通過幾次機動脫離了接觸,目標丟失了。

拾穗者號的甲板上,水兵們的熱情和體溫都在寒風中慢慢流失。探照燈的光柱在海面上盲目划過,但所到之處都只見黑沉沉的大海。最後他們打著寒顫擠在一起,認為U艇已經逃遠了或者乾脆就是一次誤報,只有ASDIC仍在一個扇面接一個扇面不斷掃描著周圍的海底。

大約半小時後,ASDIC操作員大聲宣布再次建立聲吶接觸,探照燈又一次被打開。這次一隻潛望鏡拖著長長的白色尾跡幾乎立刻出現在探照燈光下,拾穗者號開始加速的時候潛望鏡在海面上消失了。但此時為時已晚,ASDIC已牢牢抓住了潛艇。3時36分,拾穗者號轉向右舷追逐目標,輪機艙開到全速。3時40分,ASDIC操作員報告他們已騎在潛艇正上方。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戰前拍攝的U-33號

當第一束聲波打在潛艇外殼上的時候德雷斯基就下令深潛,U-33號直衝而下。這招是德國潛艇躲避深水炸彈攻擊的常用伎倆,但問題是克萊德河口水深只有55米,U-33號不久就撞到了海底。德雷斯基命令關閉引擎,坐潛在海床上。據倖存者回憶,42名德國官兵擠在一起,人人汗流浹背,艇內寂靜無聲,除了英國軍艦越來越大的噪音只有ASDIC的聲波如催命符一般不斷打在艇殼上。

3時53分,一聲巨響打破了沉寂,潛艇在連續的衝擊波下晃動不止。拾穗者號扔下了4顆深水炸彈,準確地在潛艇周圍爆炸,其中一顆離右舷相當近。一些管道和閥門在衝擊中破裂,螺栓像子彈一樣在艇內亂飛。船上的燈全滅了,應急燈亮了起來,壓縮空氣很快泄漏到接近危險水平。

海面上,英國水兵們正在用僵硬的手指準備下一組深水炸彈。對英國人來說不幸的是,由於深水炸彈爆炸的影響,ASDIC系統癱瘓了,也就是說此時此刻拾穗者號是聾的,對德國潛艇的動向他們一無所知。

U-33號的總工程師弗里茨·希林(Fritz Schilling)海軍上尉向德雷斯基建議浮出水面,或者加速逃離現場,不管怎樣都必須離開此地。當時U-33號的3個艇首發射管里都裝著水雷,只有尾部發射管里有一條魚雷,也許她可以浮出水面高速轉向逃向外海,當英國軍艦追來時用艇尾魚雷管孤注一擲,然後再次下潛躲避?但德雷斯基決定留在原地不動,也許英國軍艦會因為混淆了潛艇和海底而放棄攻擊。

在德國水手們死氣沉沉地等待中,拾穗者號的ASDIC恢復運行,很快他們就驚喜地發現潛艇還在原處。4時12分,深彈落水的濺落聲再次傳來,這次拾穗者號只投下了一顆深水炸彈,但是很準確地炸破了潛艇的主油箱,情況越發危急了。

攻擊後的拾穗者號再次變成了聾子,她只能一邊慢慢繞著圈子一邊準備下一次攻擊。這也是U-33號最後的機會了,人人都期盼德雷斯基能採取行動,但最終他仍然選擇不動如山。

十分鐘後,拾穗者號再次建立了聲吶接觸,潛艇還在原處。這種打固定靶的機會實在是太罕見了,絕對不容錯過。4時40分,5顆定深在35—50米不等的深水炸彈被投入水中,一連串水下閃光再次照亮了海面,接著如山一般的水柱衝天而起。

U-33號徹底撐不住了,耐壓殼被炸破了,海水開始涌了進來。德雷斯基下令立即上浮並鑿船,指揮塔下擠滿了又冷又怕的德國水兵。德雷斯基和希林兩人在潛艇狹小浸水的通道里飛跑,在要害部位和機密設備上安裝炸藥。關鍵的恩尼格瑪密碼機的轉子被德雷斯基拆下來交給了三名水兵,命令他們在棄船後盡量向不同方向游開並遠離潛艇,然後將轉子扔進海底。為了保證艇員都能安全離艦,已被點燃的導火索又被掐斷,當所有人都鑽出去後,德雷斯基和希林又回到潛艇里再次點燃了導火索。

深彈扔下後,拾穗者號又以12節航速兜起了圈子,並用探照燈搜索海面。5時22分,潛艇突然出現在明亮的探照燈光下,拾穗者號的四吋炮立刻開火,同時轉向準備撞擊。但是英國人很快發現U艇艇員正高舉雙手在甲板上集合,於是四吋炮在發射了5發炮彈後停火了,拾穗者號在距潛艇250米外轉為平行。5時30分,一陣連續的輕微爆炸震動整個潛艇,煙火從指揮塔中衝出來,德國艇員紛紛跳進冰冷的大海。爆炸後U-33號以40度角向船首方向下沉,幾秒鐘後就消失在海面上。

現在我們必須介紹一下恩尼格瑪密碼機了。要把它的結構和原理完全說清楚恐怕需要一本專著,這裡我們只能簡單描述一下,以便大家了解德國人到底丟失了什麼,而英國人又得到了什麼。

恩尼格瑪密碼機是一種結合了機械和電子系統的加密和解密設備,很多國家都曾採用過類似的系統,而以德國在二戰時期的軍用密碼機最為知名。

恩尼格瑪密碼機經過鍵盤打出的信號要經過一套名為轉子的機電系統,這是恩尼格瑪的核心部分。轉子看上去就像一個26齒的齒輪,中部有隨機對應26個字母的觸點。二戰初期德軍所用的密碼機裝有一組共軸的3個轉子,當鍵盤輸入的時候,轉子就會開始旋轉,以此改變輸入的字母。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三個轉子和中軸,中間一圈圓點就是觸點

假設鍵盤輸入A,在輸入時最右側的轉盤開始轉動,最終對應為G。而此時代表G的觸點和第二個轉盤代表S的觸點接觸,則A變成了S。S又和第三個轉盤代表R的觸點接觸,則A變成了R。

轉子和密碼機上的防跳爪結合,形成不規則的轉動。這樣如果再次輸入A,隨著第二個轉子的轉動,這次變成了Z和第三個轉子的B對應,所以即使輸入相同的字母,最終輸出的結果也不相同。

在第三組轉子上德國人又設置了一個叫反射器的結構,將兩個觸點連接。比如第一種情況最後的R和F連接,則第三個轉子的F觸點和第二個轉子的V觸點連接,再和第一個轉子的Q觸點連接。這樣一來當電流最終到達輸出端的時候,最初輸入的A已經按A-S-R-F-V-Q的順序變成了Q。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安在一起的三個轉子

戰爭初期德國三軍和情報部門使用的都是三轉子密碼機,但陸、空軍給每台密碼機配置了5個轉子,海軍則多達8個,分別用編號表示不同的轉子。這樣電報員在使用時就可以決定裝入哪三個轉子,以及三個轉子以何種排序方式裝入。42年後德國海軍的密碼機升級為同時使用四個轉子,解密難度再次增加。

前面說過在輸入的同時轉子開始轉動,如果轉子的起始位置變化則字母間的對應也在變化,所以德軍每次收發報前都會按規定改變轉子起始位置。

如果加密僅依靠轉子,那麼仍可能被數學方法破解。30年代波蘭密碼人員就是通過仿造的恩尼格瑪機和「熱愛和平」的德國情報軍官向法國情報部門提供的操作資料和轉子線路圖破譯了商用恩尼格瑪密碼。於是德軍又在軍用密碼機上加入了稱為線路板的部分,這個東西的作用是通過接線將鍵盤輸入的字母直接變成另一個字母輸出,可由電報員隨時改變設定,比如打A的時候出N,然後再通過轉子加密。

發送的信息在輸入前也必須進行變化,德國陸軍和空軍都使用5字編碼,海軍使用4字編碼。也就是說電文在發送前會重新編碼,以前的一個字母變成4個或5個字母組合再進行發送。

以上加密手段,包括一段時間內使用的轉子序號、轉子排列方式、每天每次發報前各轉子的起始位置、線路板連接方式、字母編碼都被記錄在密碼本上,隔一段時間更換一次。德國海軍所用的密碼本就是用水溶性染料印刷的,扔進水裡就自動失效了。

只要使用完全相同的設置,收信的恩尼格瑪密碼機就能將收到的信息重新轉換一次,獲得正確的解密電文,當然還需要人工翻譯字母編碼。

德雷克斯讓水兵們丟棄的轉子就是這麼個東西。

潛艇沉沒後拾穗者號立刻放下兩隻救生艇搶救落水者,但海上風大浪高,手劃的救生艇行動十分緩慢。兩艘拖網漁船也及時趕到現場加入搜救,後來驅逐艦金斯敦號(HMS Kingston)也趕來了。42名德國艇員全部被撈起,但由於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造成的失溫,只有17人活了下來,最後趕到的金斯頓號撈起的22人中只有兩人幸免於難。

總工程師希林在爆炸時被潛艇指揮塔的爬梯撞傷後落入海中,很走運地被拖網漁船救起,成為生還者之一。兩名攜帶轉子的水兵完成了他們的任務,6個轉子被丟棄到海底。但是第三名水兵弗雷德里希·庫姆普夫(Friedrich Kumpf)卻失敗了,他被救起後告訴另一名倖存者海因茨·羅特曼(Heinz Rottmann)他沒有處理好轉子。羅特曼立刻搜查了庫姆普夫的衣袋,什麼都沒有,轉子已落入了英國人的手裡。



U-33號潛艇在其第三次戰鬥巡邏中戰沉,其殘骸至今仍留在原處。殘骸近乎垂直地坐在海底,保存得相當完整,甲板炮仍在指揮塔前。在其短暫的戰鬥生涯中U-33號共擊沉和擊毀了11艘船,共22931噸,其中6艘是漁船。這也是艇長德雷斯基的個人戰績。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至今油跡仍從U-33號殘骸中滲出

漢斯·威廉·馮·德雷斯基海軍上尉不在生還者之列,他並不是一位特別受部下愛戴的指揮官。一些手下認為他處事優柔寡斷,U-33號的最後一戰證明這種指控並非出於個人恩怨。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U艇戰俘在加拿大合影,左起第七人為希林上尉

包括希林上尉在內的倖存者被交給警方審訊,後來被轉移到加拿大的戰俘營關押直到戰爭結束。陣亡的德國水兵被以軍禮埋葬于格林諾克公墓,後被移至斯塔福德郡坎諾克蔡斯的大型戰爭公墓。

丟失的轉子,U-33號潛艇與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故事

埋葬U-33號陣亡水兵的公墓

拾穗者號掃雷艦繼續執行巡邏和護航任務,在整個戰爭歲月里她再沒有得到過一次向潛艇開火的機會,倒是救起了不少潛艇攻擊後落水的受害者,該艦於1950年被出售並拆毀。

英國人曾試圖進入U-33號殘骸的內部,但克勞德河口水流十分湍急,潛水員作業非常困難。水下調查的結果一直保密到上世紀70年代,現在我們知道英國人一共獲得了三個轉子,其中兩個編號為VI和VII的可能就來自失職的庫姆普夫。

繳獲的轉子立刻被送到布萊奇雷莊園的研究機構,極大推動了密碼破譯工作的進展,自此英國人開始能夠判讀部分德軍密電。但由於線路板和密碼本的缺失,英國人破解密碼的時效性和準確率仍然較差。直到1941年5月9日英軍從被俘的U-110號潛艇上繳獲了全套密碼機和密碼本,恩尼格瑪的秘密才最終完全暴露在英國人面前。

就這樣,一台被疏忽大意帶上船的密碼機、一個偶然聽到柴油發動機聲音的ASDIC操作員、一個在寒冷和恐懼中失去了正常意志力的水手,一系列的巧合給英國人帶來了1940年情報戰爭最大的戰利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