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以類聚?看《紅樓夢》里的同類王熙鳳和趙姨娘的關係

人以類聚?看《紅樓夢》里的同類王熙鳳和趙姨娘的關係

作者:宋執群

(一組宋朝服飾圖片)

文學大佬歐陽修那令人抓狂的一生,就像一枚硬幣,正面是迷人的偶像,反面是迷亂的色鬼。那麼,在百感交集之後,就讓我們忘掉他噁心的污點,記住他美好的奉獻吧。因為對於這樣的文學巨匠,欣賞他的作品,應該比糾纏他的為人更加重要。何況,一個人的私情,是局外人永遠都不會懂的。

(一)風流詞人發明「偷情」暗號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這首千古流傳的名詞《生查子·元夕》,是北宋大文豪歐陽修記錄元宵節約會偷情經歷的。也有人認為它出自南宋女詞人朱淑真之手,但因為人們怕這首詞敗壞了女子的德行,而讓歐陽修當了背鍋俠。但我以為,還是出自歐陽修的原創比較靠譜。原因很簡單,文如此人,只有閱女無數的歐陽大人,才能把一次的約會偷情寫得如此生動出彩。而一個閨房中人,即便風流放蕩,也不大會如此露骨地把它訴諸筆端的。

這首詞是對唐朝詩人崔護《題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模仿之作,致敬之作。

從漢代開始,元宵節就成了中國「情人節」。自此之後,平常沒有機會出門接觸異性的年輕女孩到了這一天,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走出家門賞燈觀景,尋找帥哥美男。這樣的詩情浪漫節日自然能給附庸風雅的文人墨客打上雞血,使他們寫下無數關於元宵節的香艷佳作。

歐陽修這首《生查子·元夕》之所以能脫穎而出,被人們吟誦千年,是因為他發明了極具浪漫色彩的約會、偷情暗號。想想看,當一個人收到情人發來的微信——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他該多麼激動、興奮、幸福和想入非非啊,恨不得馬上就把太陽攆下山去。我們家鄉有一個段子很能說明情人們此時的心情。說是有一位等待黃昏時進入家門新娘的新郎,他焦急地等待著太陽能早點落下山崗。後來他都等得有些絕望了,就跺著腳罵道:「這不要臉的太陽要是再不落山,恐怕就不落山了吧?」

(二)他是情場狩獵者,作品也很原生態

說只有歐陽修有生活,有體驗,也有能力寫出《生查子·元夕》這樣的詞,是有依據的。因為他天生就是一個情場狩獵者,作品也寫得充滿原生態。

南宋葉夢得的《避暑錄話》就記載了這位喜歡帶人上車老司機的風流韻事:說是歐陽修在當揚州知州時,曾修建了一座避暑山莊平山堂,其華美壯麗冠絕江淮,位居淮南地區第一。

每當暑期來臨,他就會帶領一眾賓客入駐遊樂。他派人從郊區邵伯鎮採擷來上千枚荷花,分插在百餘個精美的花盆中,擺放在賓客遊樂的路途上。如遇花盆旁置有酒杯,賓客則需端取那杯酒,並讓一與荷花相伴的美妓取一支荷花給他相傳。然後,傳到誰,誰就摘掉一片花瓣,到摘到最後一片花瓣時,那賓客就要將杯中的美酒飲盡。這樣的夜宴往往要進行到深夜,直到所有人都沉醉戴月而歸。

無獨有偶,彙集宋代的稗官野史《宋稗類鈔》也有一則記載,說是歐陽修在當汝陰(今安徽阜陽)知州時,與當地兩個非常美貌的妓女打得火熱,並把那兩個妓女洗腦成了自己的腦殘粉,從此無視其他的流行熱歌,只演唱歐陽修填詞的情歌。後來,離任後的歐陽修一直忘懷不了那兩個骨灰粉,以至數年後專程從揚州返回汝陰尋找。可遺憾的是,已經物是人非,佳人已不復見,惹得大詞人在和當地的官員游湖時睹物思情,禁不住含淚輕吟道:「柳絮已將春色去,海棠應恨我來遲。」

正因為有許多這種他樂此不疲的艷獵生活,歐陽修駕輕就熟地寫出了許多活色生香的原生態情愛詩詞。比如這首描寫新婚生活的《南歌子》:

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等閑妨了綉功夫。笑問雙鴛鴦字、怎生書。

再比如這首描寫男歡女愛全過程的《系裙腰》:

水軒檐幕透薰風。銀塘外、柳煙濃。方床遍展魚鱗簟,碧紗籠。小墀面、對芙蓉。

玉人共處雙鴛枕,和嬌困、睡朦朧。起來意懶含羞態,汗香融。素裙腰,映酥胸。

如果僅有諸如此類的風流韻事,那對歐陽修來說也算不得什麼。因為風流浪漫本來就是宋代文人的標配。王安石、歐陽修、蘇東坡等等文壇大V也都個個風流成性,眠花卧柳,情債纏身。

沒辦法,這就是宋朝人貪圖享樂的生活基調,就是宋朝文人競相追求的時代風尚。

這不,據說歐陽修參加工作,做翰林學士(皇帝辦公廳秘書)時,他的上司西京留守(西京長安軍政長官),北宋大臣、文學家,吳越忠懿王錢俶的兒子錢惟演為了表達對他的愛意,不僅在工作上照顧不讓他累著,而且還特別讚賞他那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甚至縱容他尋歡作樂。說是有一次歐陽修和同僚們去嵩山遊玩,結果遇上了大雪。

沒想到,到了晚上,他的領導,皇帝辦公廳主任錢惟演竟善解人意地專門派使者從洛陽趕來慰問他,還帶著大廚和一眾歌妓為他們助興,並且告訴歐陽修說,這樣的天氣正應了詩人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美妙情趣,你們就好好在嵩山賞雪吧,至於工作嘛,我會安排那些不會享樂的人去干。

後來他被貶官的時候,還念念不忘洛陽時聲色犬馬的生活,深情地寫詩回憶道:「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意思是說,雖然我現在被貶到了早春二月都沒有花開的窮山惡水。但我曾經在洛陽享受過那麼美妙的醉卧花叢的生活,雖到了這落魄的晚年,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嗟嘆的了。

(三)他可能是唯一因為生活作風被貶的文人

但歐陽修在偷情的征途上走得太快,也太放肆了。就像發洪的河水不願意接受河道的約束,早已跑偏的歐陽修再也不想接受道德的規範。他進而彎道超車,偷吃窩邊草,不僅把同行們遠遠甩到了身後,還踏破了人倫的底線。

江南柳,葉小未成陰。人為絲輕那堪折,鶯憐枝嫩不勝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閑抱琵琶尋。堂上簸錢堂下走,恁時相見已留心。何況到如今。

這首《望江南·江南柳》原本只是歐陽修借柳抒懷,描寫一位少女情態、情懷的普通詞作,沒承想,後來它竟然牽扯出了一場「亂倫」案件。

歐陽修有一個外甥女叫張氏,與家裡的男僕私通。事情敗露後,張氏出人意料地供出了自己少女時代住在外祖家的時候,曾與舅舅歐陽修有過一段不倫之戀。

雖然後經審理,那個張氏的母親並非歐陽修的親妹妹,而是歐陽修姐夫的前妻所生,倆人並沒有血緣關係。但當時的歐陽修已經是位高權重、名滿天下的社會名流人,而且他的道德文章,更是天下學子的楷模。所以,這個案件一出就將歐陽修牢牢釘死在道德的恥辱柱上。於是,這個位極人臣的大文豪就因一首寫給少女的情詩被逐出朝廷,貶謫滁州。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後來他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更不堪。

事情是這樣的:歐陽修妻子的堂弟蔣宗孺犯了案,遭到彈劾。蔣本來希望身為副宰相的歐陽修能幫自己開脫一下,沒想到歐陽修卻上書要求儘快依法處置。蔣對此恨恨不已,就揭露出歐陽修和大兒媳吳春燕有染。

這種亂倫,自古至今都是為人們所不齒的醜聞,何況在尊崇儒家綱常的封建時代。所以,這個「亂倫」事件一直被歐陽修的政敵抓住不放,直至告到皇上那兒,險些對他造成致命打擊。幸虧當時的明神宗不予相信,方才不了了之,使歐陽修再逃一劫。

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曆新政」,歐陽修參與新政,成為改革派幹將,提出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但在守舊派的阻撓下,新政很快夭折。至慶曆五年,范、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上書分辯,正好被保守派抓住把柄。他們重提歐陽修此前涉嫌「亂倫」的道德污點,致使宋仁宗不得不將他貶為滁州太守,可能成了史上唯一因生活作風被貶的文人。

這真讓人感嘆,天才有時也是一股毀滅的力量啊,既能把人推向巔峰,也能把人打入深淵。比如歐陽修,他無休無止的縱慾,就如同他那無休無止的創作一樣,也是由他那曠世的才華引發的。

(四)他的傷風敗俗硬是被曠世的才華翻盤

歐陽修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從翰林學士、樞密副使一路做到了位極人臣的參知政事(副宰相),是政治革新的幹將。同時,他還是詩文革新的主將,開創一代文風,領袖文壇,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正是有了他這個先驅,後來才有了「中國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才有了蘇東坡、黃庭堅、秦觀等一干文化巨人。可以說,正是歐陽修奠基了宋代文化盛世的基礎。

那麼,這個節操碎了一地的人是怎樣實現人生翻盤的呢?答案只能是由於他那曠世的才華。

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二十三歲的歐陽修興意闌珊地走出皇宮崇政殿的殿試考場。讓他悶悶不樂的,並不是他名落孫山了,而是沒有成狀元。致使他此前精心謀劃的一場表演,成了一個羞於示人的笑柄。

此次參加進士考試前,他已經在國子學的廣文館試、國學解試中雙獲第一名,成為監元和解元,後又在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就像中千萬彩票大獎一樣的「連中三元」。這傢伙,把歐陽修得意得不行,直覺得在即將到來的殿試中,那「狀元」肯定也是唾手可得。於是他特意做了一身「狀元袍」,準備放榜時穿上顯擺。歐陽修在廣文館複習備考時有個學友,叫王拱辰,也獲得了殿試資格。一天晚上,他發現了歐陽修準備的狀元袍,就搶先穿到了自己的身上,還得意地大叫:「快看,我高中狀元了,看我的狀元袍!」沒想到,殿試那天,還真是王拱辰中了狀元。

那天的考試由宋仁宗趙禎主持。放榜後,歐陽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進士及第。為什麼說他差點成了狀元呢?原來是主考官大詩人晏殊認為他的鋒芒過於外露,怕他將來做官時不會迂迴,想預先挫矬他的銳氣,才故意沒讓他奪魁的。

有趣的是,後來在他自己做主考官時,也犯了一個類似的「錯誤」。

那是嘉祐二年,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這正好有利於他按照自己的政治文學理想來選拔人才。在這次考試中,歐陽修看到了一份平實流暢,說理透徹的好答卷。歐陽修覺得只有自己的學生曾鞏才會有這種優秀的文風。為了避嫌,不好把自己的門生取第一,就把這份卷子判為第二。結果試卷拆封后,才發現這份卷子的作者叫蘇軾,是一個遠在四川的外省青年的傑作。

蘇軾考中進士後,給歐陽修寫了一封感謝信。這封信讀得歐陽修渾身冒汗,連連叫好。歐陽修覺得蘇軾的文章寫得太贊了,表示自己以後會避讓他三分。足見一代文學巨匠的博大胸懷。

今天,歐陽修最為人們樂道的是他的詞作。其實,他的詩文也取得了極高的成就。比如,人們在表達別有用意時,最喜說「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句名言就出自他被貶滁州時寫下的不朽名篇《醉翁亭記》。

至於他的詞,被普遍認為是他擴大了詞的功能,改變了詞的審美趣味。他用自己的創作實績開闢了宋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抒發自我感受的新境界,使南唐詞在北宋出現了轉折,並影響了這個文學體裁在此後一個朝代的演變和發展。

還是讓他的作品說話。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浪淘沙·少把酒祝東風》

這是一篇惜別的詞。用通俗易懂的詞語營造了一組新穎絕妙的意象:把懷念寄托在春花之上,從今年花追憶去年花,再想像明年花;用今春、去歲和來年三個不同時空春花的不同情狀暗喻物是人非的命運遭際,把懷人惜別之情展現得綿長而深邃。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仍然是一篇充分展示了世俗魅力的借景抒情詞。明代戲曲理論家沈際飛是如此批點這首詞的:暮春時節,風雨黃昏;閉門深坐,情尤怛惻。個中意境,彷彿是詩,但詩不能寫其貌;是畫,但畫不能傳其神;惟有通過這種婉曲的詞筆才能恰到好處地勾畫出來。尤其是結句,更臻於妙境:「一若關情,一若不關情,而情思舉蕩漾無邊。」(《草堂詩餘正集》)

歐陽修正是以這種雅俗共賞的詞作激起了聽眾的共鳴,拓展了人們對情感,尤其是對愛情的想像空間。

據說,一次歐陽修在出使遼國時,接待他的官員請來當地的一位歌妓來為晚宴助興。官員特別囑咐歌妓說,這位貴賓歐陽修是位大名鼎鼎的詞人,一定要好好獻唱。歌妓只是含笑不語,大家都擔心她身在遙遠邊疆,可能沒見過什麼世面。誰知等她一開口,唱的竟全是歐陽修的歌詞。由此可見歐陽修的詞在當時的影響多麼深遠。

所以,連王國維也認為「永叔(歐陽修)、少游(秦觀)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永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於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

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六十五歲的歐陽修病逝於潁州(今安徽阜陽),度過了既放蕩無形,又豐富精彩的一生。

他那令人抓狂的人生,就像一枚硬幣,正面是迷人的偶像,反面是迷亂的色鬼。那麼,在百感交集之後,就讓我們忘掉他噁心的污點,記住他美好的奉獻吧。因為對於這樣的文學巨匠,欣賞他的作品,應該比糾纏他的為人更加重要。何況,一個人的私情,是局外人永遠都不會懂的。

【作者簡介】宋執群,生於一九六零年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梅雨》《望海門》,長篇文化散文《錦上姑蘇》等。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之寫乎 的精彩文章:

老農鄙視子路:你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哪個是你的老師?
鬧市覓幽:三台讀書好去處——老西街悅讀書吧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