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端午節的白米粽 人間有味是清歡

端午節的白米粽 人間有味是清歡

大家好,我是方圓,歡迎收聽... ...

耳機里傳來了一位熟悉女性的聲音,依舊如銅鈴般地清脆悅耳。每晚十點,她的聲音和窗外的月光總會伴我入眠。

06年的初夏,窗對面的高三宿舍已經人去屋空,除了留下幾床涼席和若干書籍之外,地上還有幾片粽葉。是的,每年的端午佳節,大多都是莘莘學子突破自我、檢驗成績的時候。粽子在此時此刻,不僅是家人給予孩子的一份關心,另外還帶著一種祈福的意願。

從漢字的發音上來說,粽等同於中,家長希望吃了粽子的孩子都能夠高中。

端午節的白米粽 人間有味是清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來源:頭條號高考前的學生在毛坦廠鎮的神樹前祈福

那年正讀高一,需在周日下午返校,臨走前帶上了奶奶用塑料袋裝好的粽子。它們在搖搖晃晃地車廂里,隨我奔赴幾十公里外的校園。殊不知,這預示著身處異鄉的端午,便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有時想想,人生就是這樣地有味,某些事情的發生總是在不經意之間。然後悄然地影響著味,給它帶來細微的變化,如同烹飪一般,一勺勺毫不起眼的佐料,決定著味的走向。當然,這味比起食物的味,無論身在何處,前者總是在變化,而後者卻早已定格。人生大抵是如此吧,故鄉與異鄉的差異在於帶給人生的味不同,但多有嚼勁。而食物的味多半是故鄉的,無論走哪,總是不能忘卻。如同胎記一般,想抹去,但大多數人都不願做到。

奶奶包的粽子,善用本地盛產的糯米,雖不像越南糯般的雪白,卻也粘性十足,香軟可口。外加一顆糖棗,或者少許綠豆,總給人一種清爽淡雅的感覺,吃起來倒也是別有一番風味。以致後來每吃到服務區里的嘉興肉粽,總感覺有些油膩塞牙,大不習慣。

端午節的白米粽 人間有味是清歡

來源:頭條號安徽六安當地盛產的白米粽

從家到校園,大約幾十分鐘的車程,到了宿舍,便把粽子放在盛滿涼水的盆里,置於床底陰暗通風處。這種保鮮的方法大概可以讓粽子多存放2-3天。當晚上聽著熟悉的聲音,聞著粽葉散發出來的清香,再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眼前便呈現出一幅極美的畫。黑白著色,思緒為筆,雖色彩單調,卻很有味。而味是源於景的自然,自然又更突出了這味的醇厚。你想啊,人們總是在追尋著遠方,大海,高山,湖泊以及各種各樣地美景,它們就如同這一味味的佐料,加進人生,使之有味。

高雅者,想變得更為清淡;

隨心者,想變得更為無求;

... ...

美好總是十分的短暫,此份也不例外。第二年,我便插班去了本地有名的毛坦廠中學。它位於大別山深處的一個小鎮上。雖環境有異,但人情風俗也偶有相同。學業的忙碌快讓我忘記了端午佳節的存在,直到某天放學回去。看見了房東老爺爺正在打理著和我老家在端午節中同樣使用的艾草,而後又收到了同學媽媽帶過來奶奶包的粽子,才意識到,原來這味還在,它並沒有因為物理距離的增加而遠去。遲到並不意味著錯過,反而因為時間的延長和思緒的增加,讓這味變的比以前更加醇厚。

端午節的白米粽 人間有味是清歡

來源:頭條號端午節當中使用的艾草

只可惜學業實在是太過忙碌,而且毛坦廠中學並不是高考考點。國家雖規定放假三天,但我們也只能跟平時一樣,偷得半日空閑。儘管我們並沒有真正的當節過,但房東老奶奶還是我行我素般地忙活了起來。跟過冬至一樣,她會在廚房裡花上半天時間,做點可口的食物讓我們這群學生解解饞,順帶過下節。

山中的廚房,大鍋灶居多,木柴燃燒時發出的爆裂聲,跟鍋里水開發出的咕嚕聲,遙相呼應,此起彼伏。房東老奶奶用筷子叉出發黑的野豬肉,放在砧板上,切成片狀。同時房東老爺爺把鍋洗凈,倒入香油,並多塞兩根木頭進入鍋洞。煮爛的豬肉在冒煙的油中,霹靂吧啦的作響。高熱的香油壓出了豬肉深藏的香味,頓時令人食慾大增,口水潤唇。

端午節的白米粽 人間有味是清歡

來源:頭條號毛坦廠多見的柴火灶台

就這樣,在野豬肉帶來的香味中,我順利地進入了大學。很快,天性活潑的我適應了無拘無束的大學生活,並在校外的一間咖啡館謀到了一份服務員的兼職。活計大體輕鬆,偶爾需要過夜看店。老闆姓孫,是位很有氣質的中年婦女,還在咖啡館的隔壁開了一家元祖蛋糕店。端午節的時候,咖啡館的倉庫堆滿了粽子,到了中秋節,就會換成月餅。大學的生活,總體輕鬆,但還是跟高中的時候一樣忙碌,只不過以前忙的是專註學業,隔絕外界,現在忙的是接觸外界,附帶學業。

端午節的白米粽 人間有味是清歡

來源:網路馬鞍山元祖食品華飛店

不知不覺又到了這一年的端午。那時候的快遞還沒有如今這麼發達,家裡的小鎮上也只有一家快遞網點。媽媽打電話說奶奶想寄點粽子過來,我說算了吧。路上的時間太長了,收到後大概率是不能下肚了。還好,宿舍的同學們總會在這個時候組織下聚餐。幾杯啤酒下肚,也算是沖淡了裡面的鄉愁。更令人欣慰的是,晚上在店裡入眠時,清香依舊,月光仍在。只不過我早年花10塊錢買的收音機已不見「屍首」了。但遠去的電波如同自帶色彩的佐料一樣,仍影響著人生的味。

除了同學們相聚帶來的些許慰藉,老闆跟毛坦廠中學的房東老奶奶一樣,也沒有閑著。除了親手包了些粽子分發給我們幾個學生,還附帶了一盒鹹鴨蛋和一盒綠豆糕。這大概是南京一帶的風俗,在我的老家是沒有的。鹹鴨蛋和綠豆糕都很好吃,我的舍友很鄭重其事地跟我說到。

在每至節日收禮物的習慣中,我成功地步入了社會。跑到了離家幾百公里外的上海,和同學一起居住在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打工仔。

端午節的白米粽 人間有味是清歡

來源:百度地圖當年居住的上海外環內的城中村

這個房子實在是太小了,連個電飯鍋都放不下。我跟睡在上鋪的同學抱怨到。

別著急,等發工資了,咱們換個大的。他叼著香煙,倒是不急不慢的說到。

我想煮個粽子吃,都沒有辦法。邊撕開手裡的快遞袋,邊向他展示了一下。

他低下頭看了看,沒說話。一會,又點著了一根煙。吐出的煙圈雖沒有成型,卻是越飄越大。

後來,八平方米的小房子換成了八十平方米的大房子,奶奶包的粽子換成了街邊叫賣的嘉興肉粽。綠油油的艾草一直都沒有在出租屋裡出現過,冒著黃油的鹹鴨蛋也不在像以前那麼下飯了,透著香氣的綠豆糕時常塞進牙縫。

有時候,一個人煮點粽子,鍋里傳來水開的咕嚕聲,好似一首催眠曲,讓你憶起過往。再看著旁邊一瓶一罐的佐料,或許我燒出的菜肴,沒有川菜的麻辣,也沒有本幫的香甜,更沒有淮揚的鮮美和粵菜的精緻,但大抵是有味的。髮際線越往後的我,時常這樣安慰自己。

粽真的能中嗎?大概率是心中所願罷了。但沒有粽,卻怎麼都聯想不到中。

那天,我又收到了沉甸甸的包裹。

故鄉,異鄉,在食物的味道里放大了距離,在人生的味道里,它們的畫像又變得愈加清晰。我想,這味,終究是清歡的。

同學問我為啥,我笑著說有味。

那夜雨曉寫於滬西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如果覺得好看,請順手點個"贊"吧!

閱讀毛坦廠中學系列文章,請點下面鏈接。

難忘的毛中歲月

難忘的毛坦廠中學歲月(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