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7大中國高科技被BBC評為世界之最,華為5G名列榜首!

7大中國高科技被BBC評為世界之最,華為5G名列榜首!

新智元報道

編輯:鵬飛

【新智元導讀】中國工信部發放5G牌照,預示著中國進入5G商用元年,也為華為帶來了利好消息。華為對此回應:全力幫助中國運營商建設5G。而就在不久前BBC將華為5G評為7大中國高科技世界之最榜首;英國運營商EE率先使用華為設備開通歐洲首個5G網路!

危難重重的華為,眼前似乎出現了曙光。

央視新聞6月6日消息稱,工信部開始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5G商用元年序幕正式拉開。

對此,華為方面回應:自2009年以來,十年時間裡華為在5G技術與產品研發上已累計投入了20億美金。當前已具備從晶元、產品到系統組網全面領先的5G能力,也是全球唯一能夠提供端到端5G商用解決方案的通信企業。華為已在全球30個國家獲得了46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發貨量超過10萬個,居全球首位。

而就在5月27日,華為5G剛剛被BBC中文網評為「7大領先世界的中國科技」之首;緊接著5月29日,英國電信運營商EE首次在英國開啟5G試運行。使用的5G設備,來自華為。

除了英國,華為正計劃擴大與俄羅斯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合作,進一步推動5G網路的建設。

華為回應:全力支持國內運營商建設好中國5G

以下是回應全文:

華為公司自2009年起著手5G研究,已累計投入20億美金用於5G技術與產品研發,當前已具備從晶元、產品到系統組網全面領先的5G能力,也是全球唯一能夠提供端到端5G商用解決方案的通信企業。

截止目前,華為共向3GPP提交5G標準提案18000多篇,標準提案及通過數高居全球首位,向ESTI 聲明5G基本專利2570族,持續排名業界第一,其主導的極化碼、上下行解耦、大規模天線和新型網路架構等關鍵技術已成為5G國際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華為已實現全系列業界領先自研晶元的規模商用,包括全球首款5G基站晶元組天罡、5G終端基帶晶元巴龍以及終端處理器晶元麒麟980。

在全球5G的商用步伐上,華為公司也已位居前列。早在2018年2月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華為就已完成全球首個5G通話,並推出了全球首個5G終端。當前,華為已在全球30個國家獲得了46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發貨量超過10萬個,居全球首位。

為迎接中國5G商用,華為已做好了充分準備。

在工信部IMT-2020(5G)預商用系統組網驗證中,華為率先完成5G獨立組網(SA)與非獨立組網(NSA)的全部測試項目,覆蓋了5G商用的所有主流頻段,單用戶下行測試峰值超過1.8Gbps,Sub 6GHz單小區下行峰值超過14.5Gbps,eMBB業務下用戶面單向時延低至2ms,不斷刷新業界記錄。

同時,華為提出的單一無線接入網、4G/5G共站同覆蓋、智能電源等技術,將有力降低5G建設與運營成本。

從去年4月份開始,華為已經在中國40多個城市與中國三大運營商開展了5G規模商用試驗,包括城區、室內、高速公路、地鐵等多場景實測,均已達到商用標準。

中國運營商當前在用戶規模、網路能力、總體收入等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華為公司將一貫秉承 「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持續加大基礎領域研究投入與產品技術創新力度,盡己所能,全力支持中國運營商建好中國5G。

中國的通信發展史是一場波瀾壯闊的探索歷程。

過去四十年,我國通信業經歷了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的探索歷程,其中進步與成果來之不易。

現在,面向「5G引領」的關鍵歷史機遇,華為將持續支持中國運營商,並與各界產業夥伴通力合作,共同為5G產業創新貢獻力量,打造5G數字經濟新引擎。

向敢於探索、砥礪前行的中國通信人致敬!

海外重重阻隔,華為在英國結果

此前,華為的5G之路一直磨難重重。根據新智元不完全統計,目前對華為進行限制的國家包括: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捷克、荷蘭、紐西蘭、韓國等。可謂是層層設卡,步步為營。

但在歐洲,形勢卻大不相同。英國、法國和德國都已表態不會限制華為技術或者設備。目前英國4大電信運營商EE、沃達豐、O2、Three UK均與華為簽訂了5G合約。

其中,Three UK的合約金額為20億英鎊,約175億人民幣;另一邊,O2宣布與華為簽署了在倫敦200個地點測試設備的合同,新一輪測試將替換已有的諾基亞設備;EE則率先推出了歐洲首個5G商用網路。事實上,這4家電信運營商佔據了英國近87%的市場份額!

在多方的不斷圍剿下,華為終於在英國開花結果,拿下了重要一城。

BBC直播:記者SIM卡流量瞬間用光

5G的速度被認為將會是現在4G網路的20倍。5月30日,英國最大電信運營商EE率先在歐洲推出商用5G服務,覆蓋包括倫敦、曼切斯特在內,6個城市中的部分地區,BBC第一時間體驗了首個5G新聞直播。

第一次體驗5G網路直播的BBC記者、61歲的Rory Cellan-Jones,並沒有意識到5G將是一個效率如此高的流量殺手。

他像往常一樣帶好裝備,連上移動網,走上街頭開始進行直播。然而直播剛開始沒多久,信號便中斷了整整15分鐘。

當直播重新開始後,Rory解釋說:原來是因為5G太快,流量套餐瞬間被用光。接著他將鏡頭轉向身後一台白色的設備,底部印有華為logo:

華為的底氣:一家輸出技術暴力的發動機

一直低調的華為老總任正非,近半年來頻繁出現在鏡頭前。5月21日,面對央視採訪,任正非說:「華為在5G技術方面,別人兩三年肯定追不上。」

任正非哪來的底氣敢說出這樣的話?

人才最重要

任正非熟悉德國、日本戰後經濟建設能夠快速恢復的原因。他坦言:一切都可以失去,但人不能失去!人的素質、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過去是,現在是,未來還是!

華為重視人才到什麼樣的地步呢?舉個例子。2008年在北電倒閉後,全球電信設備製造商便由華為、愛立信以及諾基亞三分天下。

面對北電寶貴的遺產,大量設備、技術、客戶資源和員工,三家公司採取了不同的策略:諾基亞搶設備、愛立信搶資源,華為只要人才

在華為看來,設備、客戶都不如人才重要。為了留住人才,華為甚至開出了比領導還高的工資。這些人才留在華為,接下來他們的老師、同學等也隨之進了華為。人才有了,設備、資源也就有了。

研發肯投入

華為在科研經費上從不吝嗇。2018年華為的研發投入超1000億,占營業額的14.7%。相比而言,另一家同樣非常注重科研投入的蘋果公司去年的研發投入僅占營業額的5.1%。

華為高管表示,華為每年將20%-30%研發費用投入到基礎研究領域。十年來累計研發投入近4000億人民幣,加上去年總共投入5000億!敢這麼做的企業全世界也沒幾家,在科研經費的投入上華為位列世界第五。

危機意識不間斷

任正非特別喜歡談論「下一個倒下的就是華為」。

今年一月份的媒體採訪會上,記者問了一個問題:「華為目前的技術儲備能否抵抗來自美國的壓力?」任正非說了一句話:「十多年前就有預計,我們已經準備了十幾年」。

堅定的人才戰略、瘋狂的研發投入以及深刻的危機意識,造就了一個不斷輸出技術暴力的發動力:華為。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2018年12月5日,使用諾基亞設備的英國O2發生重大通訊事故,信號中斷達12小時;日本軟銀的4G信號網也陷入癱瘓。類似斷網事故一直蔓延了使用諾基亞和愛立信設備的11個國家!

相比而言,使用華為設備的運營商表現穩定。這就是為什麼O2能下定決心,要用華為設備替換已有的諾基亞設備。

BBC評世界領先的中國7大科技,華為5G名列第一

華為只是中國科技水平發展的一個案例。作為世界上最大通訊設備生產商、第二大手機生產商、5G通訊技術全球技術領軍公司,華為在5G技術方面,掌握了最多的專利。

近年來,突飛猛進的中國的科技水平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可。5月27日,BBC中文網站刊登消息,評選中國領先世界的7大科技,華為5G名列榜首。

其他上榜的技術分別是:

超級計算機

中國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和「神威·太湖之光」連續5年佔據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榜首。中國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三號」有望在2020研製成功。

「墨子號」科學實驗衛星

2016年8月,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墨子號」,負責此項目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說,量子通信「原理上確保身份認證、傳輸加密以及數字簽名等的無條件安全」。

此外還包括人臉識別應用、口徑達500百米的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月球背面登陸和基因編輯。

中國科技,正在走向世界前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智元 的精彩文章:

DeepMind揭秘雷神之錘3背後AI真相:碾壓人類只是個開始
為什麼谷歌微軟亞馬遜搶著把AI研發中心放在台灣?

TAG:新智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