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實驗證實音樂對早產兒的腦發育有益

實驗證實音樂對早產兒的腦發育有益

人類在出生前就能聽到音樂,而且重症監護室的早產兒的耳朵特別敏感。隔音罩移除過早,突然冒出的聲音和在寂靜間的轉換,可能會帶來出乎意料的傷害,導致新生兒壓力過大和徹底損害正在發育的大腦。


現在,在懷孕第32周之前出生的所有兒童中,大約有一半會被診斷出患有發育性腦部疾病,包括注意力或情緒障礙。


在這個關鍵時期,許多研究表明,音樂暴露可以幫助穩定早產兒的心率和呼吸,同時也可以改善他們的食慾和睡眠。

音樂是組織聲音的藝術,瑞士的研究人員希望能夠確認它對早產兒大腦的保護功效。他們在新生兒ICU中測試音樂效果,是該領域裡的首例雙盲研究;初步結果表明,他們的思路是正確的。


在非常早產的嬰兒中——其中一些幾乎是提前四個月出生,那些每日接觸專門為他們特製的音樂的嬰兒,大腦功能似乎比那些沒有接觸過音樂的更好。


「我們希望在適當的時間以令人愉快的刺激來充實每一天:伴著音樂醒來,伴著音樂入睡,以及在清醒階段與之互動的音樂。」共同作者、日內瓦大學(UNIGE)和日內瓦大學醫院(HUG)的神經科學家Lara Lordier解釋道。。


為了進行實驗,團隊招募了24名足月嬰兒和39名早產兒。

在早產兒中,只有20名接受了音樂干預,每周5次,每次八分鐘的舒緩背景音樂;由鈴鐺,豎琴和印度耍蛇人的長笛演奏。順便說一句,耍蛇人的長笛對新生兒來說是最舒緩的聲音。


音樂專為嬰兒的不同時段而設計,如醒來時或餵食時間。


父母、音樂製作者和護理人員都不知道哪個新生兒接受了治療。在實驗期間,耳機被放置在所有嬰兒身上,但是對照組的耳機里沒有音樂且對外部聲音開放。


通過對所有三組兒童進行功能性MRI檢查,研究人員發現了他們預期到的結果。聽音樂的嬰兒的神經網路具有更高水平的功能連接,其大腦網路與足月嬰兒的大腦網路更相似。


大腦顯著性網路之間的聯繫尤其值得注意。這一系統在信息評估和向適當的行動區域傳遞的過程中至關重要。

在那些每天聽音樂的早產兒中,該部位的神經活動受到全面加強,通過聽覺、感覺運動、前額、丘腦和前軀網路傳播。


不幸的是,反過來也是如此。那些沒有接受音樂治療的早產兒的功能連接性能比足月嬰兒差,這在顯著性網路中最為明顯。


作者解釋說:「在出生後早期,早產兒的環境與足月(子宮內)嬰兒的環境有很大不同,不同的請求響應和感覺刺激。」


在重症監護病房,寶寶常常被門打開和關閉的聲音以及突然響起的警報聲,驚嚇到不知所措。這些突發事件可能會耗盡對大腦發育至關重要的能量儲備。


撫慰性的音樂可能是徹底淹沒噪音的完美方式。

「出生時,這些嬰兒的大腦仍然不成熟。因此,大腦發育期間必須繼續呆在重症監護室里,而比起母親的子宮內,保育器仍然是非常不同的環境。」PetraHüppi解釋說,「腦部不成熟,加上令人不安的感覺環境,解釋了為什麼神經網路無法正常發育。」


當年的參與者現已經長到六歲,研究人員最終將能夠驗證NICU音樂療法對認知的增益效果是否與他們早期的掃描結果相一致。


該研究發表在PNAS上。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十萬個冷知識(四十四)
伸懶腰會受傷嗎?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