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比科幻小說還玄,我國「人造太陽」拉開大幕,溫度可達兩億度

比科幻小說還玄,我國「人造太陽」拉開大幕,溫度可達兩億度

北極星核電網訊:由於與太陽發光發熱的原理相同,受控核聚變實驗裝置又被稱為「人造太陽」,是人類尋找能源出路的希望,被譽為終極能源。6月5日,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裝置主機線圈系統在成都成功實現交付,這標誌著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人造太陽」總體安裝正式開始,中國人離實現聚變清潔能源的夢想又跨近一步。

核聚變,顧名思義就是要利用原子核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人類最早發現的核聚變反應是太陽內的核反應。最著名的人工核聚變反應就是氫彈爆炸。即將建成的中國新一代核聚變實驗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由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承建,規模大、參數高,採用更先進的結構與控制方式,有望將等離子體電流從我國現有裝置的1兆安培提高到3兆安培,等離子體溫度將超過2億度。而這個研究院科研人員的目標,是把來自太陽的能量和蘊藏在氫彈中的巨大能量,緩慢、安全地釋放出來。

該裝置是中國開展聚變堆核心技術研究的關鍵平台,將積累大科學工程裝置設計、建設和運行等方面的寶貴經驗,大幅提高我國聚變研究手段和能力,為我國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實驗與運行以及自主設計建造未來聚變堆提供重要技術支撐,為我國深度參與聚變國際合作、自主設計建造未來中國聚變堆奠定堅實基礎。

該裝置是我國第一個具有偏濾器位形的大型托卡馬克裝置,利用德國ASDEX裝置主機3大部件改建而成。具有由相應的線圈和靶板組成的偏濾器,可以運行在雙零或單零偏濾器位形。對開展高約束模(H模)物理和邊緣物理研究及提高等離子體參數是非常關鍵的。該裝置1999年正式動工建設,2002年獲得初始等離子體。

HL-2A自運行以來,有多項重大進展:2003年,在首輪物理實驗中成功實現第一次偏濾器位形運行。2009年,實現中國第一次高約束模(H模)放電。高約束模的實現是一個裝置綜合水平的重要標誌。這項重大科研進展是中國磁約束聚變實驗研究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同時,在大功率加熱中,等離子體離子和電子溫度都大幅度增加。

自古以來,試圖靠近太陽的人好像結局都不好:夸父逐日,最後饑渴而死;伊卡洛斯和代達羅斯飛向太陽,用蠟粘合的翅膀卻被陽光熔化,墜海而死。但他們的英名都永傳後世,成為人們追求希望的象徵。

「人造太陽」這項研究,我們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學術水平,已經從在國際上跟跑、並跑,逐漸向領跑過渡,在某些方面已經達到國際領先地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圍繞在人造太陽周圍的科學家們,他們的英名將永遠載入科技歷史的殿堂中,與夸父和代達羅斯並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軍武 的精彩文章:

川普中東行騙!借伊朗危機賣高價導彈,三國家上當,一土豪掉坑
緊要關頭伊朗內鬥:讓賢者被毒殺,兒女進監獄,美國獲利

TAG:鐵血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