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每次出征打仗,為什麼都帶張飛,而不是關羽?

劉備每次出征打仗,為什麼都帶張飛,而不是關羽?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劉關張三人意氣相投,結拜為異姓兄弟。這是小說《三國演義》的故事,歷史上雖然三人沒有結拜,但是關係親如兄弟,《三國志》有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只是讓人奇怪的是,劉備每一次出征,身邊帶著的總是張飛,而關羽一次也沒有。

公元195年,陶謙病重,臨死前把徐州交託給劉備。陶謙去世後,劉備成為徐州牧,令關羽領一支人馬獨自戍守下邳,張飛則跟隨劉備坐鎮徐州;

公元199年,因為「衣帶詔」事件,劉備背叛曹操逃離許都,離開時還順走了曹操5萬人馬。重新佔據徐州後,劉備令關羽守下邳,張飛則跟著自己守小沛。後來曹操親征徐州,劉備和張飛投奔袁紹,關羽來不及逃跑,被曹操俘虜了。

公元212年,張松事件敗露,劉備與劉璋反目成仇,開始強攻益州。軍師龐統中箭身亡後,劉備調張飛率軍入蜀,而關羽則坐鎮荊州;

公元218年,曹操擊敗漢中張魯,漢中作為益州門戶,劉備自然不允許被曹操侵佔,因此兩方在漢中發生了大戰,張飛跟隨劉備左右,而關羽繼續坐鎮荊州。

就感情來說,關羽和張飛都是劉備最親密的兄弟,沒有親疏之分;就能力來說,關羽和張飛同樣被稱為「萬人之敵」,沒有高低之說。然而,不論劉備在哪裡打仗,身邊總是帶著張飛,而並非關羽,這是為什麼?原因其實很簡單,只有兩點。

1.個人能力

雖然關羽和張飛的武力都被贊為「萬人敵」,但是在其他方面卻有差異。關羽除了是位勇將外,還是一位能力爆表的統帥,憑一己之力,對抗曹孫所有名將,要不是後方反叛,荊州未必會丟失。劉備有看人識人的本領,知道張飛沒有統帥能力,但是作為先鋒大將很不錯,因此一直讓他呆在自己身邊,這也是為什麼劉備選魏延為漢中太守的主要原因。

2.性格因素

俗話說,性格決定人生,關羽和張飛在這方面差異很大。關羽性格高傲,不喜歡士族,與同事的關係都不太友好,可是卻對底層人頗有愛心,比如愛兵如子,與百姓關係很融洽,這種情況適合單獨領兵;而張飛與關羽恰恰相反,他尊重士族,與同事的關係都不錯,但是對底層人的態度很差,所以劉備才把張飛帶著身邊。

正因為兩人不同的性格,導致不同的結局。關羽惡言孫權,與東吳關係緊張,導致襄樊之戰時被偷襲。因為與同事關係處理不當,導致麋芳、傅士仁不戰而降,結果落下「敗走麥城」的下場。而張飛因為不尊重底層人,經常打罵士兵,結果落下被部下殺害的下場。

參考文獻:《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宋朝沒有唐朝強大,為什麼趙匡胤能和李世民並稱唐宗宋祖?
司馬懿提拔兩人結束三國,一人滅蜀漢,一人破東吳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