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優秀的主持人,了解中國節日文化就是在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

優秀的主持人,了解中國節日文化就是在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

在中國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是悠久歷史文化的積累,作為從事主持人職業的人,想要把自己的文化底蘊打造出了,就要想辦法深入了解這些傳統節日。

【1】元宵節正月十五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亦稱「燈節」。當夜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中國民間少有的狂歡之夜。

提起元宵,人人熟悉。元宵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及山植等各類果料,食用時煮、蒸、炸皆可。人們把這種食品叫湯糰或湯圓,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2】寒食節

寒食節是每年四月四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傳說這個節日是紀念介之推的。介之推是當年晉國的賢臣,侍奉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追逃往國外,介之推不提艱難困苦跟隨重耳流亡;曾經割自己腿肉熬湯,獻給重耳。

重耳作了國君後,開始還銘記介之推,擔是時間久了就把他淡忘了,介之推於是和年邁的母親回到家鄉,隱居在山中。有一天,晉文公發現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獎賞這個割股奉君的賢臣非常內疚,親自跑到他隱居的山中尋找,但是只見山巒重疊,就是不見介之推的影子。

他想介之推是個孝子,如果放火燒山,他一定會背著母親出來。於是,命令放火燒山,結果火一下蔓延數十里,連燒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沒有出來。火熄之後大家進山察看,才發現介之推和他的老母親相抱在一起,被燒死在深山中。

這事傳出來,人們尊敬和懷念介之推,以後便在他被燒死的這天紀念他,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節的前一天。因為介之推是被火燒死的,大家在這天都不忍心開火,寧願吞吃冷食,所以這天叫寒食節。

【3】七夕節中國情人節

「年年有個七月七,天上牛郎會織女」。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傳說,國內家喻戶曉,在國外也久享盛名。有關資料載,西周時的《詩經·小雅·大東》講的就是牛郎和織女,但其中所說的牛郎織女僅是銀河系裡的兩個星球。

到了西漢,《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才把牛郎織女人格化,傳說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並演繹成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它給人們的啟迪是勤勞、誠實、智慧和對愛情的忠誠,歷來受到人們的熱愛以至廣泛流傳。

在我國的歲時節令中,七月七地稱謂最多,有七夕節,乞巧節,女兒節等,也被人們稱作中國愛情節日、情人節。象徵百年好合的百合花最受歡迎,可見人們對這個節日的重視。

本文分享到這裡,關於元宵節、七夕節和寒食節,這些傳統節日你了解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思婚禮主持 的精彩文章:

婚禮策劃師:不使用這五個技巧,你策劃的婚禮鐵定漏洞百出
婚慶行業原來有這樣的四大特徵,你知道是什麼嗎

TAG:博思婚禮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