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流動的組織,中醫對於人體血液的認識

流動的組織,中醫對於人體血液的認識

血液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素有「流動的組織」之稱。不論是現代還是古代,對於血液的重要性都有一定的認識,同樣不論中醫或是西醫對於血液同樣重視。現代醫學認為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漿內含血漿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種營養成分以及無機鹽、氧、激素、酶、抗體和細胞代謝產物等。有運輸、調節人體溫度、防禦、調節人體滲透壓和酸鹼平衡四個功能,對於機體的生命活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流動的組織,中醫對於人體血液的認識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醫認為食物及水進入胃中,胃如同倉廩,首先儲藏這些食物,在胃中陽氣的作用下,先將食物研磨,緊接著就是脾臟發揮作用,將食物進一步腐熟,將有用的營養向上輸送,其中較粗的部分進入小腸進行下一步的分清別濁。脾氣升提食物中的精華,進入心肺,心是五臟六腑之中陽氣最旺盛的,將這些精華變為血液,所謂「奉心化赤」,心主管血脈,主血脈的血便是血液,其中不僅僅包含了促進血液運行,其中也包含了影響血液生成的因素。最後心臟將血液注於肺中,」肺朝百脈「,更摻呼吸清氣,排出濁氣,自然界的清氣與血液相合,營養全身的皮、肉、筋、骨、五臟六腑。

流動的組織,中醫對於人體血液的認識

《黃帝內經》對於血液的生成早有論述,在《營衛生會》中有:「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其中的中焦、上焦,是指胸腹腔的部位劃分。

血液的正常運行離不開經脈,離開了經脈就是瘀血,所謂「離經之血」。「何謂脈?壅遏營氣,令無所避」,脈便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周而復始,運行周身,「如環無端」。血液的運行需要陽氣的推動,脈道的正常,同樣需要陽氣來溫煦,因此在治療瘀血的時候,張仲景喜歡使用桂枝,如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氣湯、溫經湯等,並不是桂枝能夠活血化瘀,而是桂枝可以使血液運行更加流暢,「血得溫則行,遇寒則凝」,臨床上見到許多心血管疾病都是冬季高發,與血液的此種特點密不可分。

流動的組織,中醫對於人體血液的認識

血與氣的關係密切,氣常無形,但是發揮著能量的作用,推動血液的運行,同時也維護血液,不使之溢出,同時血為氣的能量提供著後勤保障,兩者相互影響,發生病變同樣關係密切。常見氣滯血瘀、氣血兩虛、氣虛血瘀、氣不攝血等,就很容易理解了。

流動的組織,中醫對於人體血液的認識

由血液的生理作用可以倒推出血液不足(血虛)的種種癥狀。血不養頭則見頭暈目眩,頭中隱痛;血不養目則眼乾眼澀,視力下降;血不榮面則面欠血色,唇無血色,舌質淡白;血不養心則心慌心悸,失眠難寐,記憶力下降;血液不養肌膚,則皮膚枯燥,甚則瘙癢;血不養肌,則肌肉萎縮;血不養筋則筋脈拘急,時有抽動;血不容胞宮則月經量少,色淡,經後時有小腹疼痛。

中醫認為人體惟氣血而已,氣為陽,血屬陰,陰陽相合,方能稱之為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