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東晉總結(上)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東晉總結(上)

東晉能綿延超過一百年,屬實是個異數。

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從秦到清,大大小小一二十個,國祚也有長有短。長壽如漢、宋者,都跨越了三百年以上;短命如秦、隋者,享國不過二三十年。而短命王朝集中出現的時代,正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包括後面的隋)。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東晉總結(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從三國鼎立開始,到劉裕代晉,剛剛好二百年。在這二百年里,中國大地上建立了幾十個政權,卻無一例外活不過百年。時人儘管對北方的那些胡族政權譏諷為「胡無百年國運」,卻不得不承認,由漢人建立的魏蜀吳西晉,也沒有一個能撐過六十年。

時間再往後推二百年,此後的南北朝和隋,除了北魏以外,也沒有一個國家能撐過六十年;由北方人建立的東西魏和北齊北周乃至於隋,甚至連一個撐過四十年的都沒有!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東晉總結(上)

在這個背景下,東晉能享國一百零二年,就很值得玩味了。

讓我們把時間跨度再拉大一點,去看看千年後的另一南方政權——南明,你會更驚詫東晉屹立百年不倒是個奇蹟。

南明王朝開始的足跡和東晉幾乎無二——皇室被包圓,宗室王爺逃到南京繼位,無數士大夫南渡……然而,在南京的弘光政權卻只存在了一年就土崩瓦解,整個南明政權也以永曆帝被殺而告終,全程不過十幾年。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東晉總結(上)

如果再算上南宋的話,你會更加驚奇的發現——在這三個由中原王朝偏安南方的政權里,東晉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人口,都是絕對的劣勢,可偏偏它居然能存在於江左百年;南宋之時先後面臨兩大北境強敵,卻比東晉撐得更久;而到了南明,儘管各方面似乎都佔有絕對優勢,卻在二十年不到的時間裡迅速分崩離析。

這,不能不讓我們好好玩味。

(由於我們的專欄是《兩晉南北朝人物誌》,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主要以分析東晉為何能撐一百年為主,兼論南宋、南明的國祚長短。)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東晉總結(上)

東晉之所以能撐一百年,個人認為主要有這幾個方面因素:統治中樞、權力制衡、荊揚關係、民心向背、北方局勢。

1、統治中樞

首先說統治中樞的問題,個人認為,這是東晉王朝草創之際沒有出現南明式問題的最關鍵因素。前面說過,司馬睿和弘光帝一樣,都不是皇子,司馬睿和皇室的關係甚至比弘光帝更遠;然而司馬睿能坐穩江山,弘光帝卻只能幹一年,其最重要的因素就在此。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封的王爺不少,這些朱子朱孫最後成了南明內訌的主力。早在崇禎剛死的時候,南京的大臣們就為誰來做皇帝爆發過激烈爭執。後來儘管弘光帝上位登基,皇位卻始終不穩,屢次遭到臣子們的挑釁。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東晉總結(上)

弘光死後,南明更是徹底陷入混亂,前有魯王和隆武帝爭權,後有紹武與永曆互相攻擊,中間還摻和了個靖江王。結果是清兵未至,南明已經因內訌而奄奄一息。

再看看南宋,你就會發現統治中樞的一元化有多麼重要——靖康之難以後,只有一位皇子逃了出來,他就是趙構。他成了當時天下各地官兵義軍的毫無疑問的統帥,而後無論是西軍也好,禁軍也罷;宗澤也好,岳飛也罷,都只能向他效忠。因此,在南宋草創之初,其統治核心是最穩固的,也就避免了夭折的命運。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東晉總結(上)

也許有人要問了,司馬睿也不是獨苗啊!因為儘管之前因為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死了一堆,卻也還有很多宗室南渡而來。司馬睿繼位之初,就有所謂「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的讖語,也就是說和司馬睿一起來的至少還有四位王爺。

可問題偏偏就來了,司馬睿面臨著一堆競爭對手,卻順利脫穎而出,成為了基本無爭議的皇帝;弘光帝從一開始就面臨著各種詰問,短短一年就搞出了南明三大案,最後到死也糊裡糊塗。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東晉總結(上)

這就不得不談到第二個問題——權力制衡。它不但能解釋司馬睿之所以不受其他宗室威脅,也能解釋日後的東晉門閥政治。

2、權力制衡

我們之前專門介紹過王導,大家也應該對「王與馬,共天下」這句話不陌生。而王導對司馬睿最大的作用,我之前說過,在這裡也再次強調一遍——他代表著當時的世家大族向司馬睿宣布效忠。而世家大族,正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為強大的政治力量。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東晉總結(上)

獲得了王氏支持的司馬睿迅速獲得了荊揚二州,也使得其他宗室徹底失去了爭奪統治權的希望。而作為司馬睿帝業的最大奧援,王氏家族也賺得盆滿缽滿,成為了堪與司馬睿平起平坐的第一豪族。

花無千日好,人無百日紅。王氏家族的鴻運很快就被庾氏家族取代,隨後又有譙國桓氏、陳郡謝氏相繼而出。這些世家大族成為了東晉的支柱,也在一定時候成為了政權的敵人,比如王敦和桓溫父子。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東晉總結(上)

但是東晉的政治體系卻在這裡存在一個極為精巧的制衡關係,那就是各大家族之間的互相牽制制約。王、庾、桓、謝這幾大家族,相互之間聯姻不斷,卻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矛盾,活脫脫一部中國版權力的遊戲。

比如王敦作亂之後,王氏家族的權力就逐漸向庾亮交接;而庾亮因為蘇峻之亂下野後不久,桓氏又上位了;等到桓溫尾大不掉的時候,謝安又出山鎮撫住了桓氏;等謝安功成身退以後,王國寶這個活寶又出來做跳樑小丑了……歷史就在王庾桓謝之間,毅種循環。

兩晉南北朝人物誌-東晉總結(上)

很多人都在感慨,說晉朝大概是中國封建王朝里皇權最衰微的,這個觀點我贊同。但是在皇帝多是少年郎、還出了倆弱智的前提下,晉朝依然能延續一百五十年,這就不能不說是因為權力的制衡所帶來的奇景。

當然,這種權力的制衡終究是脆弱的。世家大族對整個東晉王朝來說既是維持穩定的良藥,又是隨時可以一針斃命的毒藥,尤其是在大族子弟們成為荊州上游統帥的時候。

那麼,晉朝的上游統帥,對這個王朝的興衰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咱們下回再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