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比起鬨誘和別哭了,孩子更需要的是「共情」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比起鬨誘和別哭了,孩子更需要的是「共情」

家長似乎天生就對孩子的哭鬧很抗拒,孩子一哭鬧,許多家長就會感到很煩躁,不知道為什麼孩子總要哭。其實,生氣、難過、發怒、失望等負面情緒都是正常情緒,每個人都會有,孩子也一樣。每當孩子哭鬧的時候,許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哄孩子,恨不得孩子能夠立刻停止哭鬧,總是對孩子說「別再哭了,你再哭我就生氣了」。但往往父母在說完這些話之後,孩子哭得會更厲害。孩子想在外面再玩一會兒,媽媽非要帶著她離開,孩子肯定會不開心,還是想要買芭比娃娃,媽媽不允許,孩子肯定會傷心難過……其實這都是孩子最本能的反應,只要讓孩子發泄出來就好了。

如果你不讓孩子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孩子會以為自己的情緒不被接納,爸爸媽媽不關心自己、不愛自己。這些情緒埋在孩子的內心深處,會成為一顆定時炸彈,總有一天孩子會通通爆發出來。所以當孩子哭鬧發脾氣時,父母不要立刻就去阻止,而是讓孩子把情緒發泄出來,安靜的陪在孩子身邊就可以了。等孩子心情平復之後,才能更好的孩子進行溝通。

也有的父母會對孩子進行哄誘,試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然這種方式有時候能夠達到一定效果,但是從長遠來看,這隻會讓孩子在自我的情緒管理上形成一種錯誤的意識,孩子會覺得如果我想要什麼東西,只要用哭鬧的方式就能夠得到。生活中還有許多父母會在孩子哭鬧時,給孩子不停的講道理,雖然父母是在以理服人,但卻忘了要「以情感人」,也就是「共情」。「共情」,簡單來說,就是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是一種能深入他人主觀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能夠設身處地的體驗別人的感受,做到將心比心。共情是親子關係的基礎,也是家庭幸福的基礎。

為什麼父母要懂得與孩子共情呢?這是因為共情能夠讓孩子把父母當成自己的盟友,而並非旁觀者。大家可以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因為小朋友不願意自己玩,9歲的朋朋沮喪的回到家裡,這個時候朋朋的爸爸這樣和他說:「別人不和你玩,你非得和他玩嗎,你都是大孩子了,有必要為了這種事難過嗎」?因為孩子總是習慣性的會相信父母所說的話,所以朋朋可能就會這樣認為,爸爸說的是對的,我太像個小孩子了,這就是為什麼別的小朋友不願意和我玩的原因,我這個人真是太差勁了,沒有人願意和我做朋友。

爸爸可能也是關心兒子感受的,或許他只是想讓孩子變得堅強一點,不要對小夥伴兒的拒絕太敏感了。然而朋朋的爸爸卻犯了很多家長們經常會犯的一個錯誤,讓自己對孩子的期待變成了與孩子交流的障礙,他不但沒有與孩子產生共情,還對孩子進行指責,說出自己的建議。結果他的好心卻產生了反作用,朋朋更加傷心了,也更加膽小。當我們嘗試著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時,他會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支持,也知道我們是與他站在一起的,如果我們能夠盡量不去批評他,不忽略她的感受,或許他就能允許我們進入他的內心世界,告訴我們他自己的感受與我們分享他的看法。

很多時候孩子像你訴說某件事情或者表達某些情緒,僅僅是為了傾訴或者發泄,而不是為了聽你對他說大道理,被你批評教育或者讓你給出建議,就像你在工作生活中如果遇到不良情緒,比如被老闆批評時,你對朋友或者家人傾訴,也並不是為了讓別人對你講道理,說一些同情或者安慰的話,或者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而只是想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因為如果有人願意聽你訴說,理解你的情緒,讓你有機會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這就可以了。

「共情」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陷入尬聊的局面,前幾天朋友帶著孩子去上舞蹈班,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就是不想去,朋友想到要理解孩子的感受,於是對孩子說,「你不想去上舞蹈班,媽媽可以理解,但是我們不能不去,結束了後媽媽就帶你去看電影好不好」?孩子非但沒有好轉反而還哭鬧了起來,朋友覺得很疑惑,不是說要與孩子產生共情嗎?為什麼我這麼做了卻沒有效果?

其實朋友這種方法之所以沒有產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她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的,將共情當成了停止讓孩子哭鬧的工具,孩子其實都是很敏感的,對於這種帶有目的性的共情,他們自然不會領情,真正的共情是與人一起感受情緒,就比如當一個人掉進了一個地洞,他在下面大聲說「我被困在裡面了,這裡太黑了,我想出去我受不了了」。共情是在我們知道了之後,會理解他在下面的感受,知道他在下面無助的感覺,而不是站在洞口對他說,「你真可憐,你也太不小心了」。

對於孩子來說,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說「我能理解你」這些聽起來很「對」的話,而是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確實是真的理解他,即使是他現在處於負面情緒中,他仍然不會被拋棄和拒絕。哪怕是父母的一個理解的眼神,一個擁抱或者無言的陪伴,孩子都能夠更快的從負面情緒中恢復過來。

家長在為孩子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不要自以為是的覺得是為孩子好,也許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可能只是父母的一廂情願,不要等到孩子有天對你大聲說:」別再說你是為了我好,你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這樣的話時,你才想起共情這件小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媽育兒的小助手 的精彩文章:

情商低的孩子,通常都出自於這三種家庭,父母要注意避免了
養兒有三忌,養女有五忌,家長懂得這些,孩子以後少走彎路

TAG:媽媽育兒的小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