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時尚達人必備的經典品-條紋衫,雖簡單但不凡!

時尚達人必備的經典品-條紋衫,雖簡單但不凡!

真正經典的東西是很難被創作出來,它得屈就於當代潮流,經得起過時或是鄙夷的體驗,由長時間的累積獲得經久的地位與高漲的人氣。

經典通常產生於簡單的想法。比如說法式條紋衫(Breton top,直譯為「布里多尼上衣」),這原本是法國漁夫所穿的衣服,由手工編織者們採用羊毛緊密地編織成條紋毛衣,讓漁夫免受海洋上的風與浪。當法國的時尚居於國際時尚界的權威地位時,法國之前任何普遍的東西都代表了它法式的經典風格。喜愛法式優雅簡約風的人,當然也對這法國具有代表性的條紋熱擁,現在的它成為世界各地衣櫃里的主要經典品。

在設計風格上,條紋衫減去了以往精緻的工藝,為穿著者們帶來了簡約清爽,睡衣、校服、運動休閑服、或是其他場合的裝扮幾乎隨處可見。它在不同的領域襯托出不同令人深刻的形象,無論是皇室成員,還是明星、歌星、藝術家、設計師等。它的優點在於它的平等性,是少數單品中既能看上去像中產階級,又有點波西米亞風的時尚感,這也是人們一直喜愛它的原因。

它的粗簡與實用,經歷了漫長且有趣的歷史過程後,成為時尚達人的必備品。

時尚初期

17世紀時期,這法式條紋衫是作為航海人員出海捕鯨時所穿的保曖實用性服裝。

1858年,條紋衫以規律性的設計被用作法國海軍的水手制服(不過不是軍官),並規定所有的水手都必須穿上它。萬一發生緊急事故,可以很容易地在水裡辨別。這水手的條紋衫規定條紋要有21條寬為2厘米白色條紋或者是21條寬為1厘米的藍色條紋的大身,袖子有15條白條或14-15條藍條。對於使用靛藍的說法,有一種據說,是為了抗海水的鹹味。因為此染料價格昂貴,所以交替著白色來減少染料成本,不過更多的因素還是它有明顯的識別性。還有一個因素,它之所以稱為「Breton top(布里多尼上衣),是因為19世紀中期,法國海軍所在地是在法國布里多尼地區,當時由拿破崙統治。傳說用21根條紋是代表拿破崙擊敗英國的次數,當然這個說詞只是片面的,目前暫未被證實。

1889年,被標稱為」條紋衫鼻祖「的Saint James時裝公司開始為海軍生產條紋套衫。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它至今依然是許多名人愛穿的品牌,它區別於其他條紋衫主要是以16條寬為0.8厘米的條紋規格特徵,他們用比例的結合傳達出一種運動、旅行及活力的感覺。

1923年,美國藝術家傑拉爾德(Gerald Murphy)為了乘船的物資,前往法國馬賽購物,並為自己與他的客人購買了條紋水兵衫。自此之後,這條紋衫成了藝術家們喜愛穿的服裝,比如說畢加索,他就是條紋衫的「粉絲」。借藝術家的魄力,條紋衫開始跨入時尚界,之後成了一種持續至今的潮品。

藝術家傑拉爾德

然後是可可·香奈兒的助力。二戰期間,香奈兒小姐在法國多維爾看到附近海岸工作的漁民穿著條紋裝,她便汲取了他們的著裝靈感,將其運用到她1917年高級定製系列中,改製成一件短款的條紋衫,並作為海邊度假的時尚品。不過剛開始因為條紋的負面形象,很少有人會將它視為時裝。直到1930年,香奈兒小姐穿著自己改造後的條紋衫,並搭配一條簡單的高腰長褲,才引起時尚界的關注。借《可可·香奈兒的傳奇一生》作者的描述「可可·香奈兒自己一直就是最好的模範廣告,她為女性推廣了褲子、小黑裙、平短髮、長串珍珠..."同時,這件法式條紋衫也傳達了一種雌雄同體的中性形象,宣言女性的獨立與自由;並開拓出街頭風或者工人階級的文化走向高級時尚的潮流。

二戰後,結束了軍需用品,商店裡呈現出許多被滯留的軍用品,這些用品引起了青少年的興趣。他們不想局限在父母輩的觀念里,於是他們穿上了這水手條紋衫,搭配著牛仔褲。借這種自由混合的水手形象,與當時波西米亞風潮恰當地融為一體。在50年代與60年代間,條紋衫成了披頭士們反主流文化的普及形象。

在好萊塢影片與名媛的影響喧囂下,條紋衫成了大眾心目中最佳的潮品。

1953年首次出現在好萊塢影片《飛車黨》中。

1956年出現在影片《甜姐兒》里奧黛麗身上。

明星金格爾·羅傑斯(Ginger Rogers)穿著海軍服引起關注。

名人碧姬·芭鐸(Brigitte Bardot)經常穿條紋衫。

1960年影片《精疲力盡》中珍·茜寶(Jean Seberg)穿著條紋衫,使條紋衫與這部以表現個性為主的法國新浪潮電影關聯在一起。

中國與蘇聯友好那段時期,國外的水兵條紋衫也引入我們中國。一部《海魂》的電影海報最早刊登了它,以片名取名為「海魂衫」,當時這部影片中的男主穿著這圓領條紋衫,頓時迷倒無數青年。能有一件海魂衫,成了當時無數孩子的期望,成為60年代-80年代青年人的主打品。

2009年影片《時尚先鋒香奈兒》里主角穿著現代版的條紋衫。

英國凱特王妃在運動場合也總是穿著不同的條紋衫。

美國歌星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在演唱會的條紋衫。

設計師舞台對條紋的鐘愛

20世紀60年代,YSL先生受《精疲力盡》這部劇的啟發,將經典條紋推入到他最早的系列作品中。

法國鬼才設計師高提耶(Jean Paul Gaultier)可謂是條紋衫的大使,他的同名品牌中幾乎每次系列有它的風格。他說他從小就喜歡穿航海相關的風格衣服,也因此在他的職業設計生涯中多次更迭這水手條紋衫。

法國巴爾曼(Balmain)品牌2009年秋冬系列上出現了條紋衫。

美國休閑職業品牌J. Crew2013年春夏系列中的條紋衫。

法國另一個條紋衫的傳統形象

很多對條紋衫流行的說法是基於法國的水手服或漁民,但法語中除了因地稱為」Breton top"外,還有一個有趣的叫法「Chandail",它也有密切的聯繫。"Chandail"直譯為「羊毛套衫」,常佩戴一頂貝雷帽,有著」洋蔥約翰尼(Onion Johnnies)「的法國傳統形象。據說,19世紀20年代,一位生居在法國西北的約翰尼發現了英國是比法國更有利可圖的市場。因為19世紀去往法國巴黎的陸路很糟糕,需要走一段漫長且艱難的旅程,但是穿越英吉利海峽要比陸路之行更便利。於是當時條紋襯衫與貝雷帽裝扮的他們,騎著掛滿洋蔥的自行車進行買賣,成了在英國人眼中的傳統法國人。因而,」Chandail「是marchand d"ail(大蒜商人)的衍生詞,也成了條紋衫的另一綽號。

如果說混亂的條紋是無序的標誌,那麼它的勻稱性就是對秩序的強制。

受制於時尚的奇思妙想與工作、休閑場合的穿衣習俗,人們穿條紋衫稀鬆平常。但歷史上有過一段禁止普通人穿條紋,將條紋衫標記為社會邊緣化的人或是排斥者,比如那些目無法紀的犯罪者、精神失常者、癱瘓者都被要求穿條紋。中世紀藝術也經常用條紋衫來描繪如妓女或劊子手類不光彩的買賣者,還有攪亂社會秩序的反派者。

一本《The Devil』s Cloth: A History of Stripes 魔鬼織物:條紋的歷史》的書講述了關於小丑、流浪藝人、瘋子及麻風病人最初是如何被定義成穿寬條紋的,具有貶低、貶義或惡魔的形象。

囚犯用黑白條紋」綁住「是便於與普通平民區分,在此書中描述是在1310年法國北部有一名鞋匠被判死刑。據當地檔案記載,當時這位鞋匠被抓時穿的是條紋服裝。有人猜測他這殘酷宿命可能是歸因於他穿條紋被質疑為當地某神職人員的一名成員。這事件與另一則案例有關聯,它是關於托缽僧(Carmelite,12世紀末13世紀初流入法國)僧侶習慣性穿棕白條紋的斗篷制服。據稱,他們是受啟於先知-以利亞(聖經里先知人物之一),傳說他在一輛火車上憑空消失,只留下一件褐色條紋的斗篷。古老封建的法國人將他們昵稱為-「異類的難兄難弟」,所以不管托缽僧走到哪都會被驕奢的上流人嘲笑或是歐打。他們的行為舉止也激怒到了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四世,後來命令他們放棄他們的條紋斗篷,但他們拒絕了。隨後長達二十五年威脅、承諾及談判,持續到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教皇頒布了禁止所有人穿任何條紋服裝的命令,否則視為違法的危險人員。

除了宗教背景外,條紋衫也被體現在墮落者或被拋棄的人,像僕人、妓女、雜耍員、小丑扮演者、劊子手、麻風病人、異教徒、及所有壞蛋人身上。中世紀文學作品中,也有將斑馬紋的怪物視為魔鬼野獸。有一傳說,發生在1764年至1767年間,有一條背上帶有寬條紋的狼形怪獸,出現在法國某鄉村,以捕食人類為生,這種怪獸稱為「熱沃當野獸」。在《魔鬼織物》書中,作者認為中世紀年代的眼中,角色與背景之間的特質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分解背景與前景的層次感,把觀者培養成對圖形的具象理解。卡通漫畫速記中的竊賊常被描繪成穿寬條紋;20世紀初巴黎街頭文化中的Apache戲劇性舞蹈者也被穿上條紋(這Apache舞蹈是體現當時皮條客與妓女的激烈拉扯)等等。

雖然條紋衫曾被邊緣化為社會異類,但是它仍是一種時尚宣言,它的大膽與冒險的內涵體現出一種考驗社會界限寬容性的意願。從法國與美國國旗的來源、身份的象徵上,推測條紋與被征服、被剝奪聯繫在一起。在法國與美國革命期間,法國三色國旗視為「叛逆」,美國國旗上的紅色細條視為「解放」的象徵。這具有革命性有力的象徵,使條紋不再局限於僅對危險與地位低下的內涵聯想。到了18世紀,條紋被列入西方時尚流行的行列。在維多利亞時代,海濱場景的繪畫經常描繪有女性穿黑白或藍白條紋的的夏季服裝。藍白水平條紋編織的羊毛衫,讓人的腦海閃現出航海的圖像。

當然,條紋的另一負面映象也依然保持著,只是用比較醒目粗廣的寬度,還有直條與橫條配對組合表現,來避開國際時裝的標籤,用於監獄或是病房的制服。

總之,經過時間的洗禮,條紋衫從過去到現在不同的吸引力一直經久不衰,使其成為無年齡無性別無階級的最堅實的衣櫃必備品,它廣泛的條紋設計也總令人興奮。

2019年春夏時裝周街拍照

2019年春夏時裝周街拍照

本文由「忘了跡」原創編輯,原創不易,請經許可轉載並標明出處!

寧是時尚知曉者,也不做時尚迷糊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忘了跡 的精彩文章:

時尚流行易變,但時尚有一種傳統不變

TAG:忘了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