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人類未來能移居火星嗎?研究者:解決七大難題或可實現

人類未來能移居火星嗎?研究者:解決七大難題或可實現

面對地球環境和資源變得越來越不容樂觀,尋找下一顆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為人類未來的星球移民計劃提前著手準備,是人類必須付諸實施的行動。而事實上,我們的科學家早已開始了未雨綢繆的計劃。

想要在太陽系之外尋找到一顆與地球環境相似、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以人類目前的太空科技水平,無異於「蜀道之難」的下一句。所以人類便把希望寄予在了太陽系之內的其他類地行星上。

太陽系內共有4顆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而與地球環境條件最為接近的行星,便是火星。

火星不但自轉周期與地球極為接近,為24小時37分22秒,而且上面儲存著大量的水冰。

根據「鳳凰號」和「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對火星的探測分析數據,火星上實則存在著大量的固態水,尤其火星極冠和高緯地區的凍土裡,存在著大量的乾冰和水冰,甚至還可能存在有地下水系。研究者分析指出,僅火星南極極冠的冰全部融化,就可以讓火星整個表面充滿水,並且水深可達11米之深。

火星大氣雖稀薄,但二氧化碳卻佔95.97%,這為氧氣的獲取,有機物的轉化,以及提升火星表面溫度,提供了本源。

火星上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大約1/3強,這為在火星上進行ISRU(資源的就地利用,全稱為:In-situ Resource Utilizatio)技術的研究和實施提供了便利。

另,火星土壤和礦石里的鐵、硫、鈣等含量都比較豐富,可就地取材,用於建築材料。

對於人類生存條件而言,火星上的這些優越特點,足以讓它成為寄予人類厚望的第二個備選星球。

理論和計劃總是要付諸實踐才能檢驗其合理正確性,才能驗證其成功率。很多時候,理論的提出輕而易舉,實踐起來卻是舉步維艱。人類欲移居火星,實踐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第一大難關便是所面臨的太空高能粒子輻射。

火星不像我們地球那樣,有強大的磁場和濃厚的大氣層保護,可以抵禦來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的轟擊。

由於火星質量小,引力只有地球的1/3,這就使它在早期的演化過程中,加快了散熱速度,以及冷卻固化的速度,同時也加快了偶極磁場消失的速度,導致它周圍的大氣層無法像地球那樣被濃厚地保留下來,而只能留下稀薄的一層。

沒有磁場和大氣層的保護,便無法抵禦太陽在大耀斑時發射出的高能粒子流,也無法抵禦高能宇宙射線。所以人類未來想要在火星生存,首先要建立的就是輻射防護盾。活動範圍越大,輻射防護盾的覆蓋面積也會隨之增大,而這需要高昂的特殊材料才能勝任。

第二,火星自轉軸非常不穩定。

由於火星的兩顆衛星的質量非常小,且兩顆衛星的公轉周期和速度,以及與火星的距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導致火星的自轉振動非常強烈。火星的周期歲差為5萬年。火星的自轉軸極不穩定,稍有擾動,就會出現劇烈擺動。如果人類未來在火星建好了家園,一旦火星受到外部因素的擾動,極軸突然出現大角度偏移,那麼人類在火星上辛苦創造出來的一切成果,都會瞬間崩摧,到頭來白忙一場。有不少科研者分析指出,地球上曾經出現的冰河世紀,或許就與地球極軸曾經突然出現大偏移有關。

第三,火星很可能會在溫度提升的時候出現地陷現象。

人類欲在火星建立家園,必然會想方設法首先提升火星表面的溫度。而一旦火星表面的溫度得到提升,地下冰層就會被融化,並被擠出火星地面。空虛的地表內,在沒有原來固態冰的支撐下,就會坍塌下去。這為人類未來在火星實施建築又增加了一層難度。

第四,火星表面溫度的提升,可能會重啟冰河世紀。

火星表面溫度增加,地下冰層融化,水從地表下滲出,而這將會大大增加光的反射率,導致火星表面從太陽那裡本來就獲得的不多的熱量,會更大幅度地減少。如果沒有辦法及時大量彌補熱量的流失,火星的下一個冰河世紀就會被重啟。

第五,與地球一樣,存在著被小天體撞擊的可能性。

地球早期,曾多次遭遇過小天體的撞擊。而6500萬年前的恐龍消失事件,或正源於小行星對地球的撞擊。即使現在,也無人敢保證,不會有小天體正向地球迎面而來。在太陽系中,火星也一樣,也存在著被小行星撞擊的可能性。更何況火星沒有大氣層(非常稀薄,聊勝於無)的守護,更增加了小天體撞擊的幾率。火星上的一些盆地和隕石坑,或正是早期被小天體侵犯的證據。

隨著空間高科技的發展,人類或可通過各種高科技手段規避外來小天體對地球的撞擊。在未來建設火星家園的時候,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建立起實施監測的網路系統。這與在地球上建立全面的防護和監測系統相比,難度可能會增加幾倍。

第六,火星的徹底改造,可能會覆蓋掉尋找遠古進化留下的證據和線索。

當人類對火星改造的越徹底,火星遠古進化留下的證據和線索,也會被抹去的越多。在火星被徹底改造後,人類再也無法對曾經的懷疑進行求證。比如,火星上究竟存沒存在過生命形式?火星是否演化出過智慧生命體?如果火星曾經像地球一樣演化出過智慧生命體,是什麼導致了他們的徹底消失?

所以在火星環境的改造過程中,何去何留,必須仔細斟酌考慮,否則會給我們留下永久的遺憾。

第七,火星的改造必須謹小慎微,有時候可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有人說生命產生於偶然,而水木並不太認同這樣的說法。地球生命的出現真的是源於偶然嗎?地球智慧生命的出現,真的是進化而來的嗎?試想,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的存在,是因為地球正好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地球的環境條件又恰好適宜生命的繁衍發展,而智慧生命的出現,所需要的演化條件更是苛刻,豈是「偶然」能夠恰好滿足這一切的?換句話說,人類簡直就是地球「定製」出來的物種,地球的生存條件簡直就是為人類「量身打造」的。

而要把火星改造成像地球一樣的環境條件,實則如同複製地球為人類「量身打造」的環境一樣,可謂是必須謹小慎微,有時候可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或者說,不慎弄斷一根網絲或漏接一根網絲,都有可能導致整張網的崩潰。因為所有的自然環境條件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

比如,如果過量升溫火星表面溫度和濕度,不但會催化火星上一些物質的化學反應,生成不利人類生存的氣體(比如氯化物),還會導致硫化物與氧氣的反應,導致酸雨降落。

看來,火星改造任務,對人類而言,可謂是任重而道遠,更與人類未來太空科技的發展程度緊密相連。為了我們人類未來的新家園,讓我們全人類共同努力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木長龍探索宇宙 的精彩文章:

量子理論分析探討:人類科技或早已發展到現在的上千倍
所謂的「靈感」,或來自宇宙中漂浮著的無數意識碎片

TAG:水木長龍探索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