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專訪東華軟體董事長薛向東: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融合是大趨勢

專訪東華軟體董事長薛向東: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融合是大趨勢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作者 / 馬關夏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APP,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最近這兩年,互聯網行業一個大的趨勢就是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融合。」當與《深網》談及目前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時,東華軟體董事長薛向東說道。

十年前,人們到一般的醫院裡就診,需要辦理一張就醫卡,挂號、拿葯、付費這些流程都憑藉這張就醫卡進行,當然,就醫卡的作用也僅限於醫院之內。如今,大家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掛上各大醫院的號,醫院的檢查結果也能通過手機查詢,而通過微信支付就能輕鬆完成付費。

在東華軟體董事長薛向東看來,醫院就診體驗的改變,正好反應了消費互聯網技術為傳統軟體行業帶來的革命性變化。而隨著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加速融合,包括東華軟體在內的傳統軟體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成立於2001年的東華軟體,是一家應用軟體開發公司。2006年上市後,東華軟體用了10年時間讓自己的市值漲了18倍,成為國內軟體業上市公司的一個傳奇。在東華軟體的發展歷程中,有幾個重要的里程碑,首先是上市帶來的發展機遇,其次是2012年政府全面推動信息化帶來的發展機遇,東華軟體的市值在2015年一度達到頂峰。而近年來產業的數字化升級,又給東華軟體帶來了第三次躍升的機遇——在信息化領域積累的技術、產品、B端的客戶資源等優勢,成為產業數字化升級的重要參與者,而這個過程中的一個最大變數,就是擁抱互聯網科技以及和產業鏈合作夥伴的協同。

東華軟體深知在產業數字化升級過程中,擁抱互聯網科技以及和產業鏈合作夥伴協同的重要性。於是東華軟體選擇接受騰訊的投資,2018年5月28號,雙方宣布將圍繞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新需求,重點在醫療雲及醫療互聯網應用、智慧城市、能源雲、金融大數據四個方向與東華軟體開展深度合作。

2019年5月,就在東華軟體與騰訊宣布合作的整整一年之後,東華軟體董事長薛向東和東華醫為董事長韓士斌接受了《深網》專訪。

互相補足短板

2017年,薛向東和Pony(馬化騰)共同出席貴州一個扶貧雲的簽約活動,當時東華軟體的扶貧雲軟體正是基於騰訊雲的架構,Pony的務實和在騰訊雲等技術研發上的投入給薛向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後,雙方決定深化合作。

作為典型的傳統軟體服務提供商,東華軟體在自己的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產品和B端客戶資源。以東華軟體旗下專業服務醫療、衛生等大健康領域IT業務的全資子公司東華醫為為例,資料顯示,東華醫為已累計為全國500多家醫院、醫療集團、衛生行政部門、醫保部門和保險公司等機構提供解決方案。在多年的醫療信息化積累上,東華醫為支撐了約幾十億人次的診療服務、超過幾萬億元的醫療資金交易,並為各醫療機構生成1億多份電子病曆數據。

而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既需要互聯網,又需要C端的流量。在薛向東看來,騰訊C端積累的用戶資源以及雲、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風控等技術,能夠提升東華軟體的產品和服務,幫客戶創造更高的價值。

另據東華醫為董事長韓士斌介紹,大數據和AI賦能是目前醫療行業亟需解決的痛點,在韓士斌看來,大數據能協助醫療診斷,AI則能減輕工作量,大數據和AI結合的智慧醫療方案能讓醫療資源更加普惠。而大數據和AI能力恰恰是騰訊的強項。

韓士斌透露,目前東華醫為正在開發一套醫療知識庫體系,這個知識庫體系是一個類似於「AI 大數據」的產品組合,東華醫為希望藉助騰訊AI的外力,加強交流合作。

當然,雙方的合作並不只是對東華軟體有利,薛向東認為,東華軟體在B端和G端的客戶和產品積累,也能加速騰訊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的融合。

「騰訊也要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去融合。我們東華這麼多的客戶群,我們在這一行業積累了我們的產品,比如醫療,圍繞醫療幾乎全線產品,HIS、RIS、PACS、HRP,有幾十種產品。我們在銀行也是這樣的,銀行的信貸、指標、融資、績效考核、小微貸,還有大總帳,都可以跟騰訊底層的技術有機地融合起來,幫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薛向東詳細解釋道。

「所以跟騰訊的合作就是一拍即合的事了。」薛向東說道。

1 1>2的合作效應

薛向東表示,在談客戶時,與騰訊的合作能夠體現出很大優勢。

「我去見一個客戶,一個省農村信用聯社理事長,我就跟他講了東華軟體在銀行方面和騰訊的合作,在華夏銀行和別的銀行做的案例。包括企業微信,企業微信不單單是辦公,也有社交功能,可以把企業微信和銀行的客戶場景結合起來。現在銀行可以把企業微信融入到銀行客戶經理跟客戶的貸款、風控和客戶服務融合。領導一聽,覺得特別好。」薛向東舉例說道。

騰訊入股東華軟體後,雙方的合作上升到戰略層面。對於騰訊而言,這種戰略層面的合作,也已上升到了整個集團的層面。

2018年3月,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公開說:「我們只做連接器、做底層的東西,用雲、AI等這些基礎設施來幫助客戶。甚至,我們可以把系統集成也讓給所有合作夥伴。」馬化騰所說的「連接器、底層的東西,助手」指的正是企業級服務市場。

在去年的騰訊「雲 」峰會上,馬化騰再次表示:「賦能這個詞也太霸道了,傳統行業用戶以及合作夥伴才是主角,而騰訊只是助手,扮演的是助力的角色。」

而在近期剛結束的2019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在大會致辭中分享了當前產業發展中發生著三個重要的演化。其中提到,從「開放生態」演化到「生態開放」。騰訊將不止於「以開放來促成生態」,更會「以生態方式來進行開放」。騰訊將與合作夥伴、投資公司生態夥伴一起,共同為產業升級提供最優方案。

「一個是我們產品要進行雲化,另外我們也希望通過騰訊的雲端,C端的能力,能夠更聚焦一些,助力互聯網醫療有所發展。」韓士斌表示。

在韓士斌看來,醫療產業的雲化是必然趨勢,騰訊雲的強大能力正是他所看重的。

產業互聯網的應用落地

去年七月底,騰訊與東華醫為聯合發布了「一鏈三雲」戰略,即健康鏈、衛生雲、醫療雲、健康雲。由醫療機構、個人和公司共同參與形成「健康鏈」的聯盟鏈,再通過區塊鏈技術,提供面向G端(衛健委、醫保局)的衛生雲、面向B端(各級醫療機構)的醫療雲和面向C端(患者、醫生等)的健康雲服務。

當時的產品邏輯是,在基礎層,由騰訊雲提供計算、存儲、網路、安全等能力;在平台層,騰訊微信、企業微信作為平台提供連接能力,騰訊覓影、騰訊睿知等提供AI工具;在應用層,則是面向G端(衛健委、醫保局)的衛生雲,面向B端(各級醫療機構)的醫療雲,面向C端(患者、醫生等)的健康雲以及雲HIS、智慧醫院、互聯網 醫療健康等六大聯合解決方案。

對於「一鏈三雲」戰略提出的細節,韓士斌透露「實際是在騰訊投資之後,我們就緊鑼密鼓地在跟騰訊團隊在談,在探討到底醫療怎麼落地這麼一個過程,在探討過程中,前前後後需要花三個月的時間打造出「一鏈三雲」的終端解決方案,痛點就是互聯互通,能夠合法合規,有序的可信的去數據流轉。」

隨著與騰訊合作的深入,「一鏈三雲」在過去一年間也在很多領域實現了落地。韓士斌介紹「今年3月1號,東華醫為和騰訊聯合發布上線了iMedical Cloud雲平台,另外在雲平台上六大解決方案之一的雲HIS也上線了,現在有幾家醫院正在上面部署,未來還有很多醫院要挪到上面來。我們為醫院提供整個內部系統的雲端系統解決方案。」

此外,薛向東也向《深網》透露,「一鏈三雲」中的醫療雲過去一年在河南、浙江、安徽等全國各地的多家醫院實現落地,衛生雲在山西省衛計委等部門實現落地。

薛向東介紹,「跟騰訊合作一年來,騰訊的技術、解決方案加上東華在行業內的積累,有機地融合起來。將來會迸發出非常好的商機,能幫助客戶創造巨大的價值,對整個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也會產生非常好的推動作用。」

東華軟體最新發布的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營收84.71億元,凈利潤8.06億元。亮眼的財報表現,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東華軟體積極擁抱產業互聯網的選擇。

「我們也非常高興能有這個機會跟騰訊站在一塊,推動產業的發展。」薛向東最後表示。

東華軟體與騰訊的合作,是技術驅動產業數字化革命浪潮中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和樣板——互聯網科技公司在這一輪技術變革中,承擔著助力者的角色,發揮互聯網大數據和技術優勢,而傳統信息化服務商承擔實施者角色,渠道和解決方案等能力,傳統產業仍然是主體和核心,產業鏈的優勢互補協同讓雙方成為命運共同體。

近期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英國最大獨立微晶元公司CEO:在中美技術戰中「選擇中國」
關於5G商用牌照發放 你必須了解的五大問題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