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既然藝術來源於生活,那麼是生活更完美還是藝術更完美呢?

既然藝術來源於生活,那麼是生活更完美還是藝術更完美呢?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藝術,欣賞藝術,醉心於藝術,是因為很多藝術為人們呈現了一幅完美的理想的令人神往的狀態。顯然,藝術比生活更完美。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生活又是充滿矛盾的。喜怒哀樂,陰晴圓缺,相生相伴,循環往複。生活中有很多美好,但又有很多缺憾;生活中有很多精彩,但又有很多無奈。

藝術來源於生活,卻不是原封不動的照搬生活。藝術是擷取生活中的真善美融入藝術家的思想情感藝術地表現出來,因而它往往更典型,更理想,更完美。

藝術是一個「化繁為簡」提煉生活的精華的過程,哪怕作品的畫面顯得哀愁憂慮,但也是感動人的,宗旨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藝術就是在表達完美,也是完美的,很簡單的道理,藝術是允許有一切想像力的存在的,正所謂「越想像,就越完美」,

藝術來源於生活這一藝術理念,即使藝術通過豐富的想像力和誇張的表現手法而變得完美無瑕,終究藝術還是不能脫離於生活,因為完全脫離於生活的純粹的藝術是不存在的,藝術要有生活的影子,才具有真實感,這樣表現出來的完美,才不會太虛無縹緲。

現實里的生活,人人無比困惑,這樣那樣的不如意,這樣那樣的窘迫,為生活而四處奔波,為生活而殫精竭慮,雖困惑,但還得面對生活,生活的本質就是不完美。

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可以自由自在地表達,生活卻禁錮在社會道德法律的範疇之內。藝術是完美的,而生活必定不完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筱暇愛美麗 的精彩文章:

《天龍八部》最後,段譽出家為僧,喬峰自殺身亡,而虛竹結局如何
你認為《紅樓夢》里的趙姨娘應該被同情,還是應該被鞭撻?

TAG:筱暇愛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