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游壽:隨感錄

游壽:隨感錄

游壽:隨感錄

隨|感|錄

文- 游壽

游壽:隨感錄

游壽(1906-1994)

字介眉、戒微,福建省霞浦縣人。著名教育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詩人和書法家。原黑龍江省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等。游壽是李瑞清、胡小石這一金石學派的重要繼承人,是我國學者型書家的代表之一。與江南的蕭嫻並稱為「南蕭北游」。

其高祖游光繹為乾隆進士,翰林院編修。父遊學誠曾為福寧府中學堂監督,一生致力於教學事業,為文教界名儒。游壽於1920年考入福州女子師範學校,1928年入南京中央大學文學系,1934年考入金陵大學國學研究生班,入胡小石門下。畢業後在四川女子師範大學、中央大學任教。曾在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中央圖書館金石部從事研究工作,並任四川國立女子師範學院、中央大學教授。1949年後歷任南京大學、山東師範學院、哈爾濱師範大學教授。

NO.1

福建自古是海口,接觸外來風氣早。我幼年沒有受封建束縛(父親雖是舉人,漢學家。)未滿六歲進小學,不穿耳,更不說裹腳。幼年是個頑童,不能正襟危坐寫字,八歲時還從樹上爬到屋脊眺望全城風景,當然不受小學老師歡迎。父親卻是五縣文教領袖,因之雖是頑童,而相當得家庭感染。父親會繪畫,篆、隸、真、草、行五種書體均工,我玩耍睏乏回家,便看父親畫畫,寫篆隸,自己卻從不握筆作書,以耳食略能作短文,思慮速而能安排全文結構,因之老父取其長處,而責其短。

到了中學,是福州省立女師,由於福州清末出了幾位有名科第人物,他們都妙於真楷,而我所讀的是師範,尤著重楷書。女生宿舍,清早研墨、背古文,然後寫一張寸楷,吃早飯上課,(當然有的人梳辮子、粉飾衣服,我這頑童就不好此。)由於小楷寫不好,受語文老師的關懷的呵。(1980年回福州,同班老友告訴我,鄧老師一直關懷我,他是鄧拓同志父親,解放後到北京,活到九十多歲。他是有名舉人,而極接受新文化。)於是第一次暑假回家,就從父親學顏平原(顏真卿)正字,不到二年,就趕上,有時替下一班同學捉刀。

游壽:隨感錄

1948年,攝於南京玄武湖(前排右三為胡小石先生,右一為宗白華先生,後排左一為游壽先生)

游壽:隨感錄

到進入大學,由於我有一點古文字家學基礎,對新出青銅時代文獻感興趣,多選修金文、甲骨、音韻課,也隨時觀胡小石師的用筆。這是我學書過程。由於從幼不好好寫字,我的字是生澀的,不是嫻熟的,但我從來未沾染流俗劣帖,而且執筆是正法,五指全用力,掌虛而直、腕平,大字懸肘,可以說得書法正宗。

一切學習,都當從正確入手,求「取法上乘」。我曾學顏書,後來學大篆(寫鐘鼎文字)、漢隸,著重學《韓勑》(禮器)、參《倉頡廟》和《流沙墜簡》,行書曾寫黃山谷,後來感到草野,又學鍾繇諸表,雖非原來之跡,但漢人韻味,非唐、宋人之工巧可比。楷書(真書、今隸異名,實為一),對《張猛龍》、《張黑女(張玄)》下一點功,由於流俗都寫顏,我決心學北魏,以變顏的熟。

另外,我曾鉤摹了《甲骨文前編》,大約在大學三年級,當時《前編》一部是三百元銀元,一般學生買不起,只好去鉤,是小石老師借給的,用蟬翼箋,日本軍閥入侵時,在南京被盜去。又曾參預二個收藏豐富的圖書館,整理過舊存碑帖,但都只煙雲過眼。

游壽:隨感錄

書求百跡傳其寶;文有真宗得其神。

從我自己寫字體會,可恨幼年未肯立下基礎,在十七歲時稍懂,由於中學語文老師啟發,頗自喜,告訴父親,父親說:「你幼少時肯聽語,豈止如此!」但一年之後父親去世了!因之進大學後才努力,補過去錯誤。

以此,我近年在教寫字時,從五、六歲小孩教他,他很快就把筆握好,教他看上乘書法,他們即領會上乘字。由於兒童樸素純正,寫字會上正軌。如果已受非真正學習,那他要改去舊陋習較為困難,而且先入為主,眼中無高景,就流為「買賣字」,比館閣也望塵莫及了!

寫字不止是手寫,有人以指畫,或有雙手同時寫,這是別才,非眾人能事。但有一點當注意的,即是有藝術、學問修養,這就是「買賣字」、「書卷氣」二個分野。前人說:「退筆成冢,何如讀書萬卷。」這就說明寫字是從學習的背後襯出來的。即是一個工農,他也有自己專業、樸拙力量捧出書法。不是道士揮筆畫符咒,草草了了,搖首晃腦自鳴得意。還有一種通病,我己也有過,正書寫不好,於是亂寫草隸,左右踢跤,故作態嚇人,或是未學正書,而炫耀於「筆飛墨舞」,亂作狂草。這都是學書當知戒律。

游壽:隨感錄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我不是寫字的人,大部分時考研文字,字書是要自己疏放虛浮性格去寫字,另外中年微有肺病和神經衰弱,醫生囑我養魚、看花,但家貧自食其力,便去靜心寫字,果有效果,此足以和同志們一提。

NO.2

「書」,也就是「寫字」。寫字一定要給對方即大眾以美的感觀,所以「字」歷來就講究法度。我以為「法」是在熟練中不斷形成、提高的。前人對你口傳心授,自己親自去實踐,在實踐中熟練,在熟練中提高。如果只有口頭傳授而不去實踐、領會,也無從提高,所以說「書法是實踐中提高」的。

文字是人民大眾的交際工具。作為交際工具,只要寫出來能讓人看懂就可以了。書法作為藝術,體現文化情韻,這就要講究藝術的修養。杜甫有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於書法,亦是此理。多看歷代各書家的筆跡、拓本,廣見鐘鼎、碑帖,增長自己的內在力量。前人曾說「筆頹萬支,何如讀書萬卷」。

游壽:隨感錄

游壽 哀江南賦並序

這說明「寫字」不只是寫字,而且要加強文化學習。經常看到一些學者或政治家,他們並不常寫字,偶然下筆,卻風神不凡,使人折服。亦有一些「司墨」者,寫一輩子字,寫得也端端正正,卻似「死在紙上」。舊社會賬房先生,成天寫字,可是沒有見出過幾個書法家。他們這種字,人們管它叫「買賣字」。

書法既然有法,就必然要有師傳。可是高明的書法老師,從來不教學生學自己的字。因為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可資師法的書法名家多得很,為什麼非要把學生迫促在自己的小藩籬下?

學書人要手、眼並重。一輩子沒見過名家的手跡和好的碑版,所見到的只是一些「買賣字」,還要自詡是「能寫之手」,是很可憐的。要成為書壇高手必須從童年就教他執筆,還要給他看一些上乘的法書(名家的手跡印本和碑刻),使他具有較高的韻致和眼力。

游壽:隨感錄

游壽 題大興安嶺鮮卑石窟摩崖祝文

我們要發展書法事業,當然要從童年抓起。童年能書,是難能可貴的,但不能動輒就稱為「家」。少兒學書採用什麼範本最好?應注意一些什麼問題?這些問題《書苑》是否可以組織討論?

我們生長在建設高度文明的時代,領導上積極培育書法人材,出版了許多前人的好的書范,可是由於缺乏真正內行的指導,同時也印行了一些舊時流行的「鐵釘頭」一類的「書范」。對這種東西許多人都說不好,可是卻大量流行。最叫人痛心的是,印了一些普及本,買回一看,卻是某某臨書。由於是描塗上紙的,原來的勁健、韻致都失掉了。

「書」與「畫」,是兩個不同的名詞。過去常常合在一起稱謂「書畫」,那是因為一來書畫同源,二來過去能畫者,必定能書。古時候都是先讀書寫字,如發現有繪畫之才,後來才學畫。近代有些人只畫畫,不寫字,大概他們以為書法已送進博物館,不必去學了。「書」與「畫」都用指尖執筆、運筆,但「書」的用指要五指並用(有人反對這一點,大概未有練字的實踐),用三指握管,無名指、小指緊跟中指後面。這是寫字執筆的基本知識。我曾看到過一本畫冊,畫中的王羲之在教子執筆作書,王羲之竟三個指頭握在筆桿上端,讓兩指翹起。還見到一次畫展,有一幅畫,畫面上的懷素作書,大、中二指握管,三個指頭如蓮花瓣翹起。初看我以為畫的是道士點聖水,細看方知是懷素作書。我們也未見懷素作書,不過,從我個人習書的實踐中認識到,這不是寫字的姿勢。作這幅畫的人還是一名名畫家,倘將這樣的執筆方法擴大開去,是要使下一代受到不良影響的。

游壽:隨感錄

游壽 創作「曇花之現」

NO.3

寫字本是社會交際工具,同時又是藝術,它是受社會制約,而又有個性。什麼是社會制約,如三代的青銅時代各種書法,為記述帝王貴族事件,無論頌功、盟會書事,列國與王朝往來,幾乎一千年以上。列國書法即使多種變化,都是莊嚴持重。兩漢隸書,是徒隸工匠記號,從莊嚴中解放出來,它是放達疏縱,是人民大眾共同慣用的,體現出人們樸拙豪邁的風格。到東漢末年,儒生的書法,變了典雅流美,以鍾繇為代表,介在真、行之間,而有隸的氣骨。在隸書的末代,鍾書最富有韻味。後來南北政治分裂,北朝多襲隸風,而持獷悍,南朝承鍾書之餘韻,王導、羲、獻父子推揚其致,極流暢之趣。隋統一政權,集南北佳書,而著重妙楷。唐初習其流風,奏章重真楷,並以科第餌人,因之楷隸之豪邁,一變為館閣之規矩。下及清代將千餘年。所以謂書法是受社會制約的。

游壽:隨感錄

游壽《學習寸得》手稿,寫於1993年。

什麼是個性呢?前人評:「鍾書如鴻戲天衢,王書如虎卧鳳閣」。王書出於鍾繇,而各有個性,當然歷代名家書法,都有個性。倘沒有個性,就不成家了。

近百年來時代特點,個性突出,帝王沒有了,看文件的不問什麼書法了,也不討好權貴了,各從所好。二十世紀的新中國書風,正如唐人詠薔薇花的詩句:「狂蔓及四鄰」。是極端的個性表現,各自命是創造性的時代書法家。

我呢?是什麼都不成的書寫,幼年沒有規矩的訓練,我的學書過程是不足道,更不上法了。由於自己學習專業,便注意書法,經過多次改定。情性所好,初學顏書,後寫漢隸、好看崢嶸之筆。有家學的底子,後來受師友熏陶,略有所悟。中年以後,涉世稍廣。由於多病,學書一是養病,二是養性。摒去萬慮,集中精神,懸臂運腕,全部精神凝聚於五個指端,緊握筆管。這就我寫字的過程,沒有什麼鴻寶、秘訣等欺世宏論。

游壽:隨感錄

游壽 題拓(此拓當是游壽在李庄與曾昭燏一同整理善齋青銅器安陽青銅器時所拓)

由於我是治先秦文獻,接觸金石資料,又曾校理二處收藏相當多的金石拓本,多閱些名家書筆法。我的老師輩,胡小石、吳瞿庵、汪辟疆,我都精心看他們的寫字,當然胡老師作書的磅礴之氣給我啟發最多。而在我進中學時,看老父親寫壽序,舊時經師醇篤景象,打下我的性質。因之在大學時,雖字寫不好,一位老經師理學家(王伯沆,周法高岳父)謂我力學,自適名家。現在已是風燭殘年,這許多往事,正自愧無成,卻來相問,實在無以對。

另外我說不是法的道理,如果以書法是藝術,凡是藝術必求「醇」。我幼年未下工學書,而學的碑帖較多,中年以後也未全部精力於寫字,我的字始終是一個「生」,我希冀的「醇」,卻未做到!雖然許多老友以賤書有「金石氣」,非儕輩所及,這不過是專業所影響。

游壽:隨感錄

游壽 友好良朋

對於學書,卻有新的體會,寫字必定從幼孩學起,因為他天資乾淨,沒有受庸俗干擾,從他執筆開始,坐著端正,緊握五指,以三指為正,後兩指支撐,給他們看端正好字范。到他們會執筆,給他們懸腕寫寸楷,以隋妙楷,或初唐諸名家,上至鍾、王,這樣他們眼中有上乘書法的基礎,以後篆、隸、行、草,隨他們年齒學習前進,當然書法可觀。即使作為交際工具,字也能寫地端正流美,給人以快感,千萬不能教十二、三歲小孩寫草書,而又亂吹捧什麼小書法家。尤以當父母師長,把兒童作為四方招搖的「奇貨」,實是有失體統。我是中材下愚之人,我體會是這樣的。

對於會寫字的青年,按照前人的話說:「退筆成冢,何如讀書萬卷」,寫字要有韻味。樸拙有樸拙之韻、流美有流美之趣。到了俗而且熟,那就無醫可療。我不喜歡發表寫字,可以說我不了解寫字的竅門。有些人往往來問我竅門,使我不知如何回答,由於一些人,不去學,而到處找竅門,終於空空如也。

- end -

轉載聲明: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投稿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書畫高清資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傾仰情深——趙孟頫手札高清大圖全集

起居佳勝——蘇軾手札大全

雖遠為慰——王羲之傳本手札墨跡十三帖

極感遠意——黃庭堅手札大全

名家訪談

【對話名家】補硯齋訪談錄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上)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下)

經典專題

《石渠寶笈》特展布重量級展品搶先看!

「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展覽作品欣賞

不愛江山愛丹青——宋徽宗 趙佶 書法專輯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國展學術論壇實況報道

推薦展覽

事茗——東一書畫雅集

陳忠康精品書法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最全記錄)

"守正——全國百家楷書邀請展」

"望岳——南嶽紀游書畫展

傅志偉篆刻展

山房寫字——廖偉夫書法作品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西泠丰神 浙派正宗——懷玉印室舊藏西泠六家篆刻
傅志偉精臨米芾《蜀素帖》卷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