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額爾瑾:中國和韓國的端午節,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額爾瑾:中國和韓國的端午節,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中韓兩國的民間風俗節日中,都有「端午節」,但兩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從時間維度來說,中國的端午節較早,而韓國的較遲。從活動內容來說,韓國的端午節仍有許多方面是延續了中國的實質內容的。

中國式的端午節,起源很早。從根本上說,這一節日,是中國古代農耕社會「觀象授時」活動的產物。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紀念屈原早得多。

「五月五日」在古代的祭祀學中,就吉凶本質而言,是「惡月惡日」 ,於是就有了此日生子「不舉」的講究(《史記· 孟嘗君傳》)。由於孟嘗君在世年代與屈原相當,因此,基本可以肯定,屈原是知道「端午日」的特殊性的。

屈原以端午之日自沉汨羅,遂使「五月五日」的宗教祭祀活動有了新的對象、新的軌道。漢代《風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亦因屈原。」又曰:「五月五日續命縷,俗說以益人命。」《續齊諧記》:「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輒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襄陽風俗記》:「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其妻每投食於水以祭之。」(《太平寰宇記》)《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這就是南方民間的端午節,因為屈原之死,從而被賦予了新的內容與形式。這是中國式端午節的一大轉折。

現代人組織的祭祀屈原活動(新華社 郝同前攝)

而在屈原沉江之前,端午節的活動就已經和春秋之末的吳臣伍子胥之死相關聯,或者與更早的晉臣介之推之死相關聯。但是,最終還是定位在紀念屈原之上。自南北朝以後,中國式的民間端午節基本定型,未見有顯著的變化。

中國的端午節,起源於三代的觀象授時,反映的是農耕社會的氣象需求,以及對人的安危生死的關注,屈原則給這一節日塗上了憂國憂民的色彩。

端午節在後來的發展中,祭祀的色彩仍然明顯。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云:「五月俗稱惡月。」又云:「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四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宋范致明《岳陽風土記》載:「瀕江諸廟皆有船,四月中擇日下水,擊畫鼓,集人歌以櫂之,至端午罷,其實競渡也,而以為攘災,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際設神盤以祀神,為酒肉以犒擢鼓者,或為草船泛之,謂之送瘟。」

然而,因為中國是多民族國家的特色,因此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端午節的節日色彩越來越多,祭祀色彩已經不是主流。

在中國不同的地域上,不同的民族中,端午節呈現出特別豐富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五月五日為通行的端午節時間,湖南、湖北、四川一帶則稱五月五日為小端午,五月十五為大端午,端午節俗活動在十天以上。「五日競渡,楚俗所同。至十五日名曰大端陽。食角黍、飲蒲酒如前。十三、十四、十五三日,龍舟尤勝,與他郡異。」

四川華陽縣對於五月五日,「俗謂之『端陽』」;對於五月十五日,「俗謂之『大端陽』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五月)初五日為『龍舟會』。士女皆泛菖蒲、雄黃酒,懸蒲、艾於門以辟邪。親友咸以角黍相饋遺,近水居民則為龍舟競渡。相傳屈原以是日沉江,故為角黍、龍舟以吊之。十三日為『關帝會』,二十八日為城隍生日,鄉鎮士女駢集喧闐,市為之哄。」(丁世良,趙放《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彙編· 西南卷》)

至今流行於台灣近海地區的五月初五至初七舉行的扒龍船活動則是集紀念屈原、辟除邪惡、祈求人壽年豐為一體的儀式。

苗族的龍船節雖然摻雜著紀念屈原的內容,但「龍船節從祭祀活動到競賽場面,都標誌著苗族舉行這一活動是為了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業興旺……整個活動更像是一次群眾性的禳災祛病、除污去毒的衛生運動」(李廷貴,張山,周光大《苗族歷史與文化》)。黔、湘一帶的苗族是日還舉行傳統的賽馬、鬥牛、踩鼓和「遊方」活動(徐傑舜,徐桂蘭《中國奇風異俗》)。

雲南開化彝人「五月五日正午走馬,以角力射柳為節」 ,而且,地方文獻稱此俗傳自明永樂時代的宮廷(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

藏族青年男女「於是日到郊野遊樂,進行賽馬、對歌、丟手帕、搶帽子等活動」(葉大兵,烏丙安《中華風俗辭典》)

從這些列舉出的習俗來看,端午節發展到後來,更趨向是一個節日,以祭祀為主題,過節為主要目的。

元代王振鵬《龍池競渡圖》,台北故宮藏

韓國學者著手研究江陵端午祭始於上世紀60年代,任東權、崔常壽、任皙宰,李杜鉉、張籌根等學者開始對江陵端午祭進行田野調查。任東權於1966年寫成《江陵端午祭——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資料》一文。韓國根據學者們的調查報告,於1967年把江陵端午祭指定為韓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第13號。70年代,金善豐、崔喆、李輔亨、徐淵昊等學者,以鄉土文化為出發點,對江陵端午祭的祭祀和巫歌進行了研究。

在古時江陵一帶,關於江陵端午節最早的記載,源於在江陵出生的許鈞。江陵端午節當時祭祀的對象是朝鮮三國時代統一了三國的金庾信將軍。出生於新羅時期的金庾信將軍自幼在溟洲,在江陵南部的禪智寺任職時鑄得名劍一把,一舉統一了高句麗和百濟,死後被奉為大關嶺山神,守護當地的百姓。據說在壬辰倭亂的時候,敵軍以為樹立在大關嶺的松樹是士兵,就不敢貿然侵犯。於是人們就將五月五日這一天定為祭祀大關嶺山神的日子。

還有一種就是城隍神的故事。《大關嶺國師城隍神》中記錄到:相傳古時候一個有錢人家的閨女去石泉打水,飲了一瓢映著太陽倒影的水,不久就產下一子。但是家人將未婚便生子視為恥辱,就將小孩棄至後山鶴岩下。數日後生母去探望,以為孩子早已死去,沒想到看見鶴正在撫養孩子,她以孩子是天賜之子為由,抱回家中。數年後孩子成為國師,回故鄉後建立「神福寺」。據說至今國師的浮屠仍在此處,現在尚存的崛山寺也是他所建的廟宇。人們在他死後將其奉為守護江陵地區的「國師城隍神」。所以在端午祭這一天,人們也會祭祀城隍神。

還有說法是韓國端午祭的起源與水稻和水有關,每年農曆5月正月是漲水的季節,為了防汛,在此期間要守護祭祀,於是慢慢形成了這個節日。水稻是韓國最主要的農作物,大米是韓國人的主食,如果水稻收成不好,後果可想而知,所以要想盡辦法讓水稻好好生長,以期豐收。

而另據《東國歲時記》記載,韓國風俗有「按漢制」一說。也就是說,在古時,作為中國附屬國的韓國,韓國的端午節是按照中國的端午節引入的,即韓國的端午節日活動從漢朝開始基本上都是按照中國的習俗來進行。

被引進韓國後的端午節雖然承襲了中國傳統,但是為了更好地讓端午節在韓國這片嶄新的國土生根發芽,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傳說也隨之改變。因此從祭祀的對象上,中韓之間就不是同一個人。中國的端午節帶有早期的祭祀色彩,而韓國的江陵端午節則帶有很強烈的巫俗色彩。

韓國江陵端午祭,圖片來源:kampoo.com

韓國式的端午祭,「是在插秧結束之後緊接著舉行的大慶活動,有點具有播種慶祝活動的性質」。「端午民俗是從部族國家時代開始起源的,是從播種儀禮出發、具有強調辟邪進慶的信仰的意味,以後,與鞦韆、摔跤等民俗藝能相結合,具有節日祝祭的形態特徵。」(趙春鎬《韓國端午風習的特徵》)可見,韓國的端午節,總的來看,「是以神話為中心的祈願豐年和安寧的賽神和祭儀,……具有豐農祈願、災厄防止、世俗的解放等功能。」(趙春鎬《端午的起源和由來》)

具體到某一地區,情況可能有些差別。例如,江陵端午祭是韓國現存的鄉土神祭中規模最大的、最具代表性的端午祭活動。除了大關嶺山神金庾信,其餘的神,如梵日國師神、滄海力士神、草堂里夫人神、蓮花夫人神,都是江陵地區出身的,或是為江陵甚至江原道社會作出過貢獻的神。

慶上北道的慶山市慈仁地域,其端午節所祭之神不同於江陵。據記載,「九世紀前後,新羅時代,倭寇曾到慈仁的天山,圍城而寄居,騷擾當地居民。韓將軍與他的妹妹,一起到柳堤,排開『女圓舞』、俳優雜戲等遊戲場面,來誘引倭寇,一舉而殲滅。」(趙春鎬《慶山慈仁端午祭的特徵》)以後,慈仁居民為其設祠,於端午節祭祀追慕,而「女圓舞」「斬倭戲」也一直流傳下來。此外,俳優雜戲、巫堂賽神、摔跤、盪鞦韆、拔大河等民俗活動也一樣保存和流傳著。

「具體強調端午節日活動的時代,是朝鮮時代。端午日,承政院做成帖子,送交宮中。宮中將觀象監用硃砂寫的天中符籍下發給諸大臣,其內容如:『五月五日,天中之節。上得王祿,下得地福。蚩尤之神,銅頭鐵額,赤口赤舌。四百四病,一時消滅。急急如律令。』」此外,君王還向大臣分發「端午扇」,百姓還要食用多種飲食,目的都是「強調疾病預防」。(趙春鎬《端午的起源和由來》)這類由政府主持的端午節,看來與民間活動的形式雖有不同,但在時間與目的等方面都是一致的。

粗略比較中韓兩國的端午節,有這麼幾點不同。其一,中國的端午節,實質是古代夏至節民間化的一個結果,是夏至節的一個變格,其歷史更古老;而韓國的端午節並非從夏至節演化而來。其二,中國的端午節祭的「主神」主流觀點上多是屈原,而韓國式端午節祭的主神較為晚出,又不止一人,甚至有所謂「十二主神」之說。其三,中國的端午節的活動內容與形式上政治和倫理色彩較濃,而韓國的端午節的則具有原始宗教與雜戲的意味。

但兩者也不是完全沒有關聯的,就節祭的名稱而言,韓國新羅時期對端午節的稱謂之一是「水瀨」 ,《說文》上有「水瀨」乃「水流沙上」,稱端午為「水瀨」,說明這一日的祭祀活動多是在水邊或水上進行。這恰恰表明,韓國人最初的端午節祭是模仿過中土南方的端午節祭的。

「戌衣」,韓語意為「車輪」 ,具體指太陽,推測是指太陽神。韓國人不僅此日要祭太陽神,還要吃車輪形的「山牛蒡餅」之類。其用意是要接受陽氣。而山牛蒡餅是用艾草作為原料的,艾草在中國古代既是草藥又是祭祀用品,因此韓國的端午節從源頭上看仍能找到很多中國的祭祀元素。

端午節日,在中國,是與正旦、上元、寒食、清明、中秋、重陽、冬至諸節成系列的重要民俗節日。而《高麗史》卷84「禁刑」條載,當時已將元正、上元、寒食、上巳、端午、重九、冬至、八關、秋夕等日選為世俗節日予以傳承。朝鮮時期,端午和正初、寒食、秋夕、冬至合稱「五節享」 。

毋庸贅言,韓國端午節祭既在這一系列之中,不可能一開始就全然是本土性的。可以這麼說,我國的端午節是由祭祀慶典轉變為節日慶典,而韓國的祭祀活動則是由中國傳入,在歷史長河的演變中逐漸轉變為節日慶典。

來源:觀察者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時報排頭兵 的精彩文章:

英勇頑強敢打硬仗 指揮有方善打勝仗
朝鮮發言人狂罵博爾頓:「戰爭狂人」「歹徒」「人間廢品」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