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洞察號」在火星呆了128個火星日,探究火星「內心深處」奧秘

「洞察號」在火星呆了128個火星日,探究火星「內心深處」奧秘

據報道,2018年11月份登陸火星表面的美國宇航局(NASA)「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首次探測到火星上可能發生的地震。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布里登斯廷在推特上寫道,該局在火星著陸的「洞察號」探測器向地球發來了第一條錄音,收錄了火星表面的風聲。

美國航天局的「洞察號」傳回的第一張照片。

當地時間11月26日14時54分許(北京時間27日3時54分許)美國航天局的「洞察號」無人探測器在火星成功著陸,執行人類首次探究火星「內心深處」奧秘的任務。

NASA稱,在檢測到地震信號之前,「洞察號」已經在火星表面上呆了128個火星日(每個火星日約等於地球時間的24小時40分鐘)。與數十年前的「海盜2號」相似,「洞察號」在這段時間裡所「聽」到的震動基本都是火星表面的風聲,直到4月6日,它才檢測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信號。科學家們相信這個信號意味著火星上發生了一次地震,這也意味著人類首次檢測到了火星上的地震活動。

他寫道:「緊急消息:在此之前人們從未聽過火星上的風聲!您聽一聽「洞察號」收錄的火星聲音,火星風吹過我們的探測器。最好戴耳機或者使用低音炮聽。」

該條消息還附上了20秒的錄音鏈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網站解釋說,藉助被用於研究火星地震的高敏感度地震計進行的收錄。

12月1日,地震計記錄到太陽能電池板因風振動的聲音,隨後探測器將錄音傳回地球。未來地震計將被安裝在火星表面。

「洞察號」探測器被用於研究火星的地質結構,其於5月被發射升空,11月26日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已傳回來自火星的圖片。

洞察號正在執行探測火星內部聲音的任務,這可能是其第一次取得重大進展。不幸的是,所謂的「火星地震」級別太低,無法幫助科學家更多地了解火星的構造。但這證明,火星上的確存在活躍的地質活動,而且洞察號可能在未來探測到更多的地震。

洞察號於2018年5月發射,其任務目標相對簡單:靜靜地留在火星表面上,聆聽火星地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洞察號配備了極其靈敏的圓頂地震儀,該地震儀由法國航天局(CNES)製造。事實上,該儀器非常敏感,必須密封在真空中,這樣它才能捕捉到火星地殼中最微小的震動。

洞察號在2018年12月19日小心翼翼地將這個綽號SEIS的地震儀安置在火星表面上,自那以後,它就一直在探測地震情況。第一個信號出現在4月6日,證明火星至少有可能發生地震。洞察號任務團隊非常確定,地震來自火星內部,而不是由風或其他外力引起的。

到目前為止,洞察號還發現了另外三個地震信號,但都比4月6日的地震弱得多。地震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對建造地震儀的團隊來說,能探測到地震信號已經是巨大成功。

SEIS首席調查員菲利普·洛農(Philippe Lognonne)表示:「我們等了好幾個月才探測到首個信號。終於有證據表明,火星仍然處於地震活躍狀態,這太令人興奮了!一旦我們對它進行更多研究,並對我們的數據進行建模,我們將分享詳細的結果。」

科學家們認為,火星地震的原因與地球上的地震活動有些不同。地球上的許多地震都是板塊構造活動的結果,板塊在不斷地移動和相互摩擦,這種運動部分是由地球內部深處的熱量驅動的。

而在溫度較低、地質活動較少的火星上,地震被認為是由火星岩石地殼內部裂縫中較小的運動引起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火星變冷,岩石收縮並釋放能量,可能導致某些震動。這可能和導致月球地震的機制相同。20世紀60、70年代,美國宇航局阿波羅號宇航員在月球表面行走時發現了地震現象。

最終,洞察號任務團隊希望利用該探測器的地震探測技術來弄清火星的地質構造。地震波可以穿過火星上不同的岩石和物質,這些信號提供了有關火星內部結構的重要信息。這就像給火星做超聲波檢查一樣。

雖然4月6日的火星地震級別太低,無法幫助科學家實現這一目標,但美國宇航局希望很快獲得更多數據。洞察號首席研究員布魯斯·巴納特(Bruce Banerdt)表示:「我們一直在收集背景噪音,但首次探測到地震信號正式開啟了一個新的領域——火星地震學。」

與此同時,洞察號的其他大型儀器仍然存在問題。這艘探測器還配備了自錘式鑽子,用來鑽探火星表面,以測量其內部溫度。不幸的是,2月28日,洞察號的鑽頭(綽號「鼴鼠」)在砸向地面時卡住了。

在鑽探過程中,鼴鼠可能撞上了某種高密度岩石,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排除故障,以便鼴鼠能深入到行星內部。但現在,鼴鼠依然紋絲不動。美國宇航局希望更快找到解決方案,以便讓這兩種探測器上的主要工具儘可能多地了解這顆紅色行星。

據國外媒體報道,雖然距離成功降落火星只有幾天時間,但「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所產生的太陽能電力已經打破了紀錄,達到了4588瓦時。

雖然「洞察號」探測器只在火星上呆了幾天,但其已經讓競爭對手相形見絀。

12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洞察號」探測器的口吻發了兩條推文:

我很愉快!在我來這裡的第一天,就打破了第一個記錄,產生的電力比以前任何火星表面的機器人都要多。我正在一片沒有岩石的沙地上曬太陽。

我已經逐步進入了工作流程。這是忙碌的幾天,現在我發出一張新的沒有相機鏡頭蓋的火星照片。另外,我的機械臂相機還能看到新的景象。

這讓人覺得「洞察號」並不是一個螺母和螺栓的集合,而是一個漫遊在荒涼火星上的無害狗形機器人,從事科學研究,增進人類知識,外加享受生活。

兩條推文向公眾傳遞了有趣的消息:首先,不斷出現的照片引人注目。這表明人造機器正在火星上努力工作,感覺永遠不會變老。

其次,「洞察號」探測器已經打破了一項紀錄。它吸收太陽能的能力已經擊敗了此前的移動火星探測車。在登陸火星的第一天,Insight產生的能量比火星表面的任何其他交通工具都要多,達到4588瓦時。相比之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達到2806瓦時,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為922瓦時。

「洞察號」項目經理湯姆·霍夫曼(Tom Hoffman)說:「在火星上的第一天就創造了我們的第一項『世界紀錄』,這太棒了。」「洞察號比我們之火星任務產生了更多電力,這比我們即將完成的工程任務還要好。」我們在第一階段產生的4588瓦時電量意味著我們現在有足夠的電力來完成這些任務,並繼續我們的科學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秘宇宙解碼 的精彩文章:

神秘昆蟲腹部竄出4條絨毛觸手:散發費洛蒙吸引雌性

TAG:探秘宇宙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