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放下執念,放過自己早課第56期

放下執念,放過自己早課第56期

佛家

阿彌陀佛...

文 | 雲谷禪師誦| 雲谷禪師

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不是光,不是電,而是我們的「念」。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

有一次,鏡虛禪師帶著剛出家的弟子滿空,四處參學。一路上,滿空滿腹牢騷,不停嘀咕,嫌自己背負的行囊太重,不斷的要求禪師找個地方歇息。鏡虛禪師卻一直沒有鬆口答應,還是精神飽滿的繼續前行。但是,他決定找個機會給滿空一些啟示。

一日,師徒倆路過一個村莊,正巧迎面遇到一位姿態美麗的婦女。鏡虛禪師突然上前握住婦女的手,和她說話。婦女大驚,大叫了起來,驚動了鄰居,鄰居聞聲出來一看,以為禪師輕薄婦女,於是齊聲喊打!

身材高大的鏡虛禪師掉頭就跑,滿空看著禪師不顧一切的跑了,於是也拔腿就跑。師徒倆一口氣跑過幾條山路後,鏡虛禪師見後面沒人追上,在一條寂靜的小路上停下腳步休息。

鏡虛禪師回頭看見滿空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於是關心的問道:「背著那麼多的行李,又跑了這麼遠的路,還覺得重嗎?」

滿空答:「師父!很奇怪,剛才一路奔跑的時候,一點也沒感覺到行李很重!」

同樣的行囊,滿空在開始的時候覺得很重,一路上煩躁的很,到了後來奔跑的時候,卻沒有感覺很沉,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所在意的點不同。一開始滿空覺得行囊重,是因為他的全部心思都在行囊上,因此行囊變成了一塊巨大的石頭,壓著他透不過氣來。而當被人追趕的時候,因為急於逃脫,他將心思放到了自己身上,早已將行囊很重這件事拋到雲霄之外,便不覺得行囊重了。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

我們生活在這個嘈雜的世界中,難免會被形形色色的事物所蒙蔽,也難免會生起貪心、嗔恨心等等,會執著於某樣東西,某件事情,從而影響了自己的內心,生起煩躁之心。

如果你覺得生活太累,被壓得透不過氣來,那麼你應該好好想想了。或許應該停下來好好問問自己: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是不是自己太過專註於心外之物,從而讓自己的心蒙上了灰塵。

其實,人生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皆繫於心,心若安然,又有什麼是真正過不去的呢?心如蓮花不著水,又如日月不住空。身在紅塵之中,事來則應,事過則無。

有這麼一則小故事。

一個苦者對禪師說:「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覺得很痛苦。」

禪師聽後說道:「沒有什麼東西是放不下的。」

苦者又說:「可我偏偏就是放不下。」

聽著苦者的回答,禪師並沒有說話而是走到了他的身邊,拿起一個茶杯,放在了他的手中,年輕人拿著茶杯,禪師就這樣不停地往茶杯中倒著熱水,直到水溢了出來,苦者被燙到急忙鬆開了拿著杯子的手。

禪師說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無法放下心中的執念,只是因為我們心中還有貪戀。如果真得因為這些貪念傷的體無完膚,痛徹心扉,那麼自然也就捨得放下了。放下是一種覺悟,更是一種成長

別再執著,別再糾結,放下執念,放過他人,也饒過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道 的精彩文章:

做人別太過,做事別太絕早課第50期
說話如水,要「軟」;做事如山,要「硬」曾國藩第4集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