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真實的他,一身好武功被忽視,比呂布猛得多!

歷史上真實的他,一身好武功被忽視,比呂布猛得多!

說起董卓,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殘暴嗜血、愚蠢好色,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三國演義》中董卓就是這樣的一個形象,演義中的董卓被刻畫成了一名愚蠢的軍閥、嗜血的劊子手、殘忍的暴君、好色的惡鬼,最後中了司徒王允的美人計,與貂蟬、呂布談起三角戀愛,被王允和「吃醋的」呂布聯手殺死。而歷史上真實的董卓究竟什麼樣子呢?

年輕時期的董卓「性粗猛有謀」,董卓與羌人的豪帥交朋友,這些頭領來拜訪,董卓殺了耕牛請他們吃飯。當時耕牛有重要,不言而喻,這樣的「偉大友誼」你能不感激涕零?後來董卓帶兵平定叛亂,皇帝的賞賜自己一分不要,全都分給手下的軍官和士兵用來收買人心,一手拉,一手打,靠著「胡蘿蔔 大棒」,董卓很快成為西北軍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如果說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拉響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導火索」,那麼董卓之亂就像一腳踹翻了「火藥桶」,讓局勢徹底陷入動蕩。董卓大局觀出眾,戰略眼光準確,控制了洛陽之後,立即開始收買人心。董卓上台後為在「黨錮之禍」中獲罪的人進行平反,恢復他們的名譽和待遇,這件事讓董卓迅速收買了人心。等到這件事結束之後,董卓已經基本掌握了中央的主要政治力量,整個東漢王朝都已經在董卓的控制之下了。

這樣一個目光長遠,運籌帷幄的人完全沒有《三國演義》中那個愚蠢的董卓的影子。但是《三國演義》中對董卓的描寫並不是完全錯誤,董卓到了後期,隨著權力的增大,野心的增長,邪惡一面的董卓暴露出來。後來他就滿滿變成了焚燒洛陽的那個萬人唾罵的董卓,最後被王允和呂布聯合殺死。此時的董卓死不足惜,死有餘辜。

勇氣和野心是董卓兩大閃光點,但是董卓最厲害的還是他的武力值。董卓能一步一步混到「尚父」太師,要說沒有一點武力根底,根本不可能。董卓生長在在隴西地區,靠近少數民族西羌的居住區,那裡民風彪悍。年輕的董卓在這種環境熏陶下,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後漢書》中就記載他「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射,為羌胡所畏」。

什麼意思呢?董卓膂力過人,而鞬是指裝弓箭的器具,一般人都是背一鞬,可董卓卻比別人多一鞬,因為他可左右開弓。對比一下《三國志》對幾個狠角的記載:呂布是「騎馬射箭技藝嫻熟,體力超過常人,號稱飛將」,張遼更簡單,只有「武力過人」,典韋也只是「外貌體型魁梧,力量超過常人」,再看董卓,年輕時武藝高強,力大無窮,還有一手好箭法,簡直全能型人才。

董卓再起只是個兵馬掾,這個位置,決定了董卓不得不常常衝殺在一線戰場上,三國之中,能在這樣的肉搏戰中活下來的,都是一些出名的武將,如樂進「跟隨曹操戰呂布,先登作戰立功」,曹仁「率十幾員戰騎,沖入周瑜千軍萬馬中解救牛金等人」,還有張遼的「合肥八百破十萬」。

後來呂布刺殺董卓時,最多四十歲左右,正值巔峰時期,而當時的董卓至少快六十歲了。而且董卓還曾在鳳儀亭用呂布的方天畫戟投擲呂布,勇武可見一斑。如果董卓也是四十歲左右,呂布還真不一定能捶得過他。

(參考資料:《後漢書·董卓傳》、《三國志》)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育老師小明 的精彩文章:

關羽戰敗時,手下四散逃命,趙雲戰敗時,為何兵士不離不棄?
趙雲死後,留下二子一女,他的妻子是誰,你知道嗎?

TAG:體育老師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