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在高手如林的民國藝壇,他仍屬鳳毛麟角

在高手如林的民國藝壇,他仍屬鳳毛麟角

搶購點擊3800多張《中國古代繪畫高清電子圖庫》

搶購點擊工筆畫學習資料,白描稿、繪畫步驟等

趙叔孺是郎世寧之後

畫馬的一代大家,

有「一馬黃金十笏」之稱。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

出身於寧波世家望族的海上名家趙叔孺,

以書法、繪畫、篆刻與

鑒定這「四絕」馳譽大江南北,

當時藝壇高手如林,

但像趙叔孺這樣素養全面

且造詣高深者仍屬鳳毛麟角。

趙叔孺:(1874-1945年),浙江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原名潤祥,字獻忱、叔孺,後易名時棢,號紉萇,晚年自號二弩老人,以叔孺行世。曾任福建同知,民國後,隱居上海。金石書畫、花卉蟲草、鞍馬翎毛,無不精擅,尤擅畫馬,可稱「近世之趙孟頫」。

|畫馬得嬌妻

趙叔孺5歲起就愛好書畫,

尤以畫馬最佳,被稱為神童。

「立者、卧者、嘶者、

下飲者、倚於樹者,有所見,

默識神會之」。

1881年,趙叔孺畫作趙叔孺年方8歲,

他父親在春節里大宴賓客,

席中有一位長輩林穎叔,

聽說叔孺小小年紀就能畫馬,

要他出來相見,當眾揮毫表演。

叔孺領命,

很快畫出了一幅神駿的奔馬,

座中賓客傳看,都十分驚詫,

紛紛讚歎。

林穎叔對趙叔孺非常賞識,

第二天就請了媒人到趙家說媒,

把女兒許配給叔孺。

趙叔孺17歲迎娶林家女兒,夫妻恩愛。

畫一匹馬得來一個嬌妻,

這是趙叔孺的一段佳話。

而趙叔孺的藝術造詣,

也得益於林家頗多。

他的岳父林穎叔酷愛金石書畫,

收藏極為豐富,

翁婿二人志同道合。

趙叔孺在岳父家遍觀所藏精品,

專心致志鑽研唐宋元明古迹,

苦學金石書畫,不出3年,

便已是成績斐然。

|活躍於印壇

更值得稱道的是趙叔孺的篆刻,

他兼浙皖兩派之長,

得前輩趙之謙的精髓,

又精研古金石學,

另成一家,

營造出典麗恬靜的氣象,

時人推崇其為二百年來第一。

他在給印友的印譜上題序時,

總是把相關知識和自己的精闢見解寫上,

舉凡篆刻的起源、

印章的由來、印譜的收集等,

都能曆數其年代沿革,以教後人。

趙叔孺活躍於海上印壇之初,

正是吳昌碩聲譽如日中天之時。

自51歲起,趙叔孺每逢元旦,

黎明即起,焚香靜坐,

隨後自刻紀年印一方。

如此直至去世前22年間,從未中斷。

|良師益友

在對學生的教導上,

趙叔孺不贊成學生單純傳承老師的心得,

而主張學生根據各自的稟賦和素質,

確立研究上的側重點。

其眾多學生紛紛成才,

也驗證了趙叔孺的育人方法十分成功。

回顧二十世紀的印壇,

同出趙叔孺門下的

沙孟海、方介堪、陳巨來、葉潞淵,

以各自的成就和藝術風貌獨樹一幟,

而陳巨來在篆刻上的成就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趙叔孺60歲和70歲壽辰時,

其親友及門人曾發起兩次祝壽活動。

這兩次祝壽活動,是慶生宴,

更是眾多藝壇名流的大聚會,群賢畢至。

1942年和1944年,

趙叔孺率領學生,

先後在上海舉辦「趙叔孺同門金石書畫展覽會」,

堪稱藝壇盛事。

1945年,趙叔孺72歲,

因染感冒,惡化為肺炎,

醫治無效,當年3月17日在家中過世。

趙叔孺繪畫作品欣賞

純羊毫大中小白雲、純狼毫勾線大中小

¥198元全國包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筆畫 的精彩文章:

12歲臨《紅樓夢》,90歲時上網寫博客,活到102歲
她是張大千一生最近的紅顏知己,卻與丹青作伴一生

TAG:工筆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