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激勵」中國打造自己的半導體「生態系統」

美「激勵」中國打造自己的半導體「生態系統」

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道美媒稱,在華為等大公司面對失去獲得美國技術的威脅之際,中國正在推進本國晶元產業的發展。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6月4日報道,中國在過去幾年裡一直毫不掩飾自己希望發展本國的半導體產業,而專家們稱,最近的事態發展給這一努力賦予了新的緊迫性。

總部在中國的半導體行業研究機構芯謀研究公司的分析師顧文軍通過電子郵件告訴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華為事件的確刺激了中國國內晶元產業的發展。」

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生產自己所使用半導體的40%,到2025年再提高到70%。

上月,中國政府宣布為本土半導體企業和軟體開發公司減稅。

根據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目前中國使用的半導體只有16%是在本國生產的,而其中又只有一半是由中國企業生產的。換句話說,中國仍然依賴于海外、主要是美國的技術。

除了北京的支持之外,這一事實也推動中國的科技企業行動了起來。國際數據公司賦能技術和半導體項目副總裁馬里奧·莫拉萊斯說:「我預計目前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只會鼓勵未來5年內中國在包括軟體在內的技術領域的投資。」

芯謀研究公司的顧文軍認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以與日本和韓國等其他國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營造自己的半導體「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美國將只能發揮很小的作用。

顧文軍對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稱:「目前,全球產業體系是由美國主導的,也許會出現一個平行的生態系統……美國在其中將不佔主導地位。這對於美國產業的長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他補充說:「如果美國長期封鎖中國產業,這將會激勵中國帶頭建立另一個生態系統,這相應地將對美國半導體產業造成長期不利影響。」

一些美國公司已經報告說對華為公司被列入美國黑名單的潛在後果感到擔憂。

報道也指出,儘管取得了各種進步,但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不會很快超過其競爭對手。國際數據公司的莫拉萊斯說:「這並非易事,它將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但鑒於持續迴流到該地區的人才將推動更多創新和提升產業規模,我不會低估中國的生態系統。」

最終,中國也許能夠擺脫對於美國技術的依賴。

康特波因特研究公司的研究主管尼爾·沙阿說:「如果中國作為一個整體有能力獲得合適的人才資源、企業和合作的話,那麼在無法獲得美國技術的情況下,未來10年它應該仍將走在建立本土半導體產業的道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莫斯科舉辦故宮文物展 克里姆林宮博物館展品將「回訪」故宮
全球航空公司利潤預期被下調 因為這兩個因素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