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食材、美食、菜系

食材、美食、菜系

本文根據2019年江蘇卷高考作文題目而作,系原創。若覺可讀,請點贊打賞;若覺敗筆,不接受批評。

2019年江蘇卷高考作文:物各有性,事猶是,人亦然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酸甜苦辣咸,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百味紛呈。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

一塊巴掌大小的豆腐方干,幾粒晒乾的蝦仁,一小塊雞脯肉,再加上香油、淮鹽等輔料調味品。單個看上去這些東西平淡無奇,在菜市場都能買到。但這些東西要是落到一個揚州廚師手裡,些許時間就會做成一道名菜:大煮乾絲。

同樣,一個普普通通、去盡菜腥、沸水燙熟的白菜心,一碗如開水般清澈見底的雞湯。單個看上去很普通,但將兩者組合起來,便成為川菜中的一道名菜:開水白菜。

若干個普普通通的食材調味品,經由廚師精巧的廚藝轉化,變成一道道令食客們垂涎三尺的名菜,而一個地區多道風格相近的名菜,便組成了這個地方代表性的菜系。

以揚州為代表的長江下游兩岸地區,其氣候特點之一,便是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代表性的食材,俗稱「時鮮」。所以這個地區人們飲食講究「嘗鮮」二字。「不時不食」便成為這個地區人們對飲食最簡單卻又最極致的要求。由此衍生出大煮乾絲、清蒸鰣魚、文思豆腐羹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名菜共同組成了中國一大菜系:淮揚菜。

淮揚菜如此,其他地方菜系亦如是。以大油大葷、份大料足所代表的魯菜,以消暑去熱、調理排毒所代表的粵菜,以辛辣調味、強火祛濕為代表的川菜,加上上述所說淮揚菜,共同組成中國四大菜系,成為中華美食重要的一部分。

上述四大菜系雖特色鮮明,卻又相互聯繫、共存相生。川菜稱之為「百姓菜」,其風格樸實而又清新,為眾多食客所包容。追溯歷史,明末農民戰爭,四川地區因戰亂減少大量人口。後清朝年間發生「湖廣填四川」遷徙現象,兩湖、兩廣地區人民拖家帶口移居四川,也順帶著將自己老家的飲食風格帶到了四川,在古川菜的基礎上豐富了其內容。抗戰年間廣大淪陷區人們為躲避戰火遷居四川,又進一步改良的川菜做法。才使得川菜如當今社會這般流行於全國各地。

中國歷史上北方中原地區戰亂頻仍,歷朝歷代都有因躲避戰亂而南下遷居嶺南地區的北方中原居民,他們將自己原有的飲食習慣跟當地氣候相結合,博採眾長,卻又自稱一家。魯菜雖為山東菜,卻是北方菜的集大成者。淮揚菜的形成與大運河的發展密不可分,在大運河上來往的客商在揚州將自家飲食習慣與當地相結合,再加上揚州經濟繁榮,那些客商富豪在飲食上追求高端極致,形成了淮揚菜為講究刀工火候的功夫菜特點。

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口流動頻率增高,物流交通四通八達。各大菜系在各個地方共存相生,百味紛呈,又進一步豐富了各大菜系的內涵,豐富了博大精深的中國美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超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