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唐英雄傳,程咬金終於如願以償不當皇帝了,讓位與李密而當

隋唐英雄傳,程咬金終於如願以償不當皇帝了,讓位與李密而當

隋唐英雄里的程咬金,有過不當皇帝的驚人之舉。他的不當皇帝,不是戲言,不為獲取虛名,也沒有外人的強迫,完全是出於自願。一日上朝,程咬金說他不當皇帝了,大臣們正在面面相覷,說時遲,那時快,他摘去頭上的金冠,脫去身上的龍袍,當他走下殿時,又鄭重其事的說:「你們哪個願意做皇帝,就請上殿去吧。」後來是李密繼位。他仍然帶兵打仗。

說到剛上瓦崗山義軍里的領導,打頭的是徐茂公,沒事還跟程咬金擠對幾句。秦瓊他們提議程咬金來當這皇帝,骨子裡就是要擺個傀儡,以後若是起義成功了好把他推下台,若是失敗了程咬金是頭,其他人只要降了還是高官得坐,這就好比赤壁之戰前張昭等人請降的心理一樣。可當時是誰都沒想到程咬金是個大智若愚的主。

程咬金主動讓出帝位,許多人不理解。連同他對陣打仗的敵人尚師徒,都罵他是「呆犬」:「怎麼皇帝不做,讓與別人?」是啊,過去皇帝都是爭著搶著乾的,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爭得六親不認,爭得人頭落地。爭奪的聲勢之大,花樣之多,手段之絕,用心之苦令人眼花繚亂。也有人把性命都賠進去的。他們一旦寶座到手,還叫他讓與別人,豈不是與虎謀皮?

有人覺得程咬金很傻,為什麼要主動讓位,不做皇帝呢?他自己的說法是:「我這皇帝做得辛苦,絕早要起來,夜深還不睡,何苦來著!」這話的透明度是足夠的。程咬金之所以皇帝做得那樣的辛苦,關鍵是,他為人太老實,辦事太認真,為官之道,他還沒有學到手,心眼兒也太死了。工作多如牛毛,是做不完的;而且工作是多樣的,有輕有重、有急有緩、有難有易,有的出力不討好,有的討好不吃力。有如一間店鋪,能否財源廣進,就看自己的經營本領了。程咬金如果在工作上,多想著辦法變通一下,就不會發出「何苦來著!」的感嘆,皇帝還是可以做下去的。

說實話,程咬金這個人還是蠻喜愛的,是個實在人大大咧咧。七品芝麻官唐成,有句名言叫做:「做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程咬金無此名言,但他的行動已經表達出他的思想,這就是:「做官如果怕辛苦,主動捲起鋪蓋走。」占著茅坑不拉屎,不是程咬金的性格。

程咬金最光輝的歷史,在他看來不是當皇帝,而是小孤山劫皇杠,說到這就不能不說說他這聞名天下的三斧子:切西瓜,剔牙,掏耳朵。就這三下,嚇得多少上將名將都是一身冷汗,氣得多少能人猛將牙根都痒痒,回過頭來說這次完美的搶劫行動,按理說程咬金是個初上跳板的愣頭青,但偏偏在安排布置的時候又體現出他智慧一面:程咬金吩咐尤俊達到時候讓手底下人多帶火把,一人倆,多餘的綁在樹上。這對他能平安的結下皇杠奠定了基礎,這是個漂亮的疑兵之計,這在綠林打家劫舍來說可是不常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爹說古今奇聞 的精彩文章:

蘇定方在隋唐年間是什麼樣的人?其實他領兵多年與外族征戰
高穎一生位極人臣卻含冤而死,怨不得兩個皇帝,怨他自己沒做好

TAG:老爹說古今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