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步兵遭遇鐵騎只能等死?看看以步制騎的這四大神術

步兵遭遇鐵騎只能等死?看看以步制騎的這四大神術

在冷兵器時代,身披重甲的重騎兵是野戰當中近乎無敵的存在。為了對付這個棘手的敵人,步兵必須想出有效的應對辦法。縱觀史書,以步制騎不外乎四種方法,試分析如下。

一、地形、拒馬。

騎兵相較於步兵的最大優勢是:速度 衝擊力。所以古今中外的步兵將領,在考慮如何對付騎兵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充分利用地利(陡坡、樹叢、泥沼、河流等),來抵消敵軍騎兵的衝擊優勢。如果地形不佔優勢,那就人為製造地利,即設置拒馬、挖掘壕溝等。

1302年發生的「金馬刺」之戰,弗萊明步兵大敗法蘭西騎士。獲勝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戰場位於河流泥沼彌密布之處,且弗萊明步兵還在陣地之前挖掘了大量的壕溝和陷坑,這極大地限制了法軍騎兵優勢的發揮。

1314年的班諾克本之戰,由於戰場周圍布滿沼澤、水坑,英軍重騎兵只能以小隊分批通過,花費很長時間,嚴重影響了陣型的布置。蘇格蘭國王布魯斯一世趁機命令己方步兵方陣主動攻擊混亂的英軍騎兵,直接決定了此次戰役的勝敗。

百年戰爭時期,使英軍長弓手揚名的三大戰役(克雷西、普瓦捷、阿金庫爾),英軍的戰術如出一轍:先選擇有利地形,比如克雷西和普瓦捷之戰,英軍長弓手都是駐守在陡坡上,阿金庫爾之戰時,英軍的陣地前是一大片泥地;之後是安插木樁、設置拒馬、挖掘壕溝,等著法國騎士往坑裡跳(法騎:我真跳......);然後重騎兵下馬步戰,弓箭手遠程收割,最後重騎兵預備隊掃蕩殘敵。當時的英軍是如此依賴這一戰術,以至於如果不選好地形、設置拒馬,都不會打仗了,比如帕提之戰。

1429年,在法軍成功解圍奧爾良之後,圍城的英軍被迫撤退。而法軍一路緊追不捨,終於在帕提附近追上。法軍前鋒突擊英軍後衛部隊,直接擊潰對方。剩餘的英軍準備接敵,但是因為周圍都是平地,沒有什麼高地、河流,而因為時間緊迫,也來不及設置拒馬。一部分英軍發現身後幾百米處有一處樹叢,於是就決定到那裡設置防禦陣地----這就導致英軍隊形不整,一片混亂。法軍騎兵趁機突擊,英軍被一波流帶走。有意思的是,此戰之前,法軍認為如果讓英軍設置好防禦陣地,那麼他們將是不可戰勝的,於是法軍決定快速突擊,不給對方準備的時間;反觀英軍,在遇到法軍突襲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找有利地形、設置拒馬,但是周圍的環境以及時間並不允許這樣做,就導致了戰鬥的失敗。

二、長槍阻遏。

如果戰場周圍沒有可以有效利用的地形,同時也來不及設置拒馬、挖掘壕溝,如同前述帕提之戰那樣,那怎麼辦?那就用長槍方陣來阻遏騎兵。一般來說,執行此類任務的長槍的長度都在3m以上,很多甚至超過5m,所謂「丈八蛇矛」是也。為什麼要這麼長?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抵消敵軍騎兵的衝擊力。3m以內的話,即使阻遏了馬匹的衝擊力,因為長度的問題,也很容易撞在己方士兵身上。而且很多騎槍都在3m以上。

1314年的班諾克本之戰,蘇格蘭人組成密集的長槍方陣,主動攻擊英軍騎兵。根據記載,「這兩支部隊碰到一起,英格蘭騎士高頭大馬撞到了蘇格蘭士兵的長矛上,就像撞到了一棵大樹,爆發了巨大而可怕的碰撞,隊形割裂了,馬也撞死了,它們緊緊地堆在一起。」英軍騎兵多次衝擊,但都無法衝破蘇格蘭人的長槍方陣。

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記載。1.《後漢書·段熲傳》:「熲乃令軍中張鏃利刃,長矛三重,挾以強弩,列輕騎為左右翼。」——為對付東羌的騎兵,段熲使用了長槍方陣(長矛三重)。2.《新唐書·蘇定方傳》:「定方令步卒據高,攢槊外向,親引勁騎陣北原。賊三突步陣,不能入。」——蘇定方的步兵佔據高地,組成長槍方陣(攢槊外向)對敵。突厥騎兵多次衝擊無果。這種「長矛三重」、「攢槊外向」的長槍方陣vs騎兵的場景,在電影《傭兵傳奇》中有很好的體現。

三、遠程收割:長弓、神臂弓。

在前兩個過程的進行中,己方弓箭手也可以趁機施加遠程攻擊,最大限度地殺傷敵人。

南宋抗金名將吳璘在討論宋金的軍事優劣時,認為金軍的一大優勢是「重甲」,而應對方法是「制其重甲,則勁弓強弩」。其兄吳玠在對付金軍時,「玠命諸將選勁弓強弩,分番迭射,號「駐隊矢」,連發不絕,繁如雨注」;「金生兵踵至,人被重鎧,鐵鉤相連,魚貫而上。(吳)璘以駐隊矢迭射,矢下如雨,死者層積,敵踐而登。」這一點與百年戰爭時期英長弓的用法相類似,比如在1346年的克雷西之戰中,英軍長弓手共擊退法軍騎兵十五次衝鋒,為取得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四、混戰肉搏:陌刀、大斧。

在經過地形的阻擋、弓弩的遠程收割、以及長槍方陣的阻遏之後,此時的敵軍騎兵隊形混亂,已經喪失了衝擊力,正處於站樁混戰的狀態。此時,輪到陌刀、大斧出場了。1.《宋史·岳飛傳》:「是役也,以萬五千騎來,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2.《奏郾城捷狀》:「將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與敵手拽廝劈。」1、2兩條說的是紹興十年(1140年)的郾城大捷,以步兵為主的岳家軍用「麻扎刀、提刀、大斧」等長桿武器對付金軍鐵浮屠。註:這裡的提刀當為掉刀的通假字。

3.《宋史·王德傳》:「兀朮以鐵騎十餘萬夾道而陣,德曰:「賊右陣堅,我當先擊之。」麾軍渡橋,首犯其鋒。一酋被甲躍馬始出,德引弓一發而斃;乘勝大呼,令萬兵持長斧,如牆而進,敵大敗。」4.《武備要略·長柄斧法》:「夫長柄斧,宋將王德用以屈兀朮者,令萬人見斧如牆而進,大敗金兵。」3、4兩條說的是紹興十一年(1141年)的柘皋之戰,以步兵為主的宋軍以大斧擊敗金軍騎兵。

5.《宋史·劉錡傳》:「俄以數千人出南門,戒令勿喊,但以銳斧犯之。統制官趙撙、韓直身中數矢,戰不肯已,士殊死斗,入其陣,刀斧亂下,敵大敗。」紹興十年(1140年)的順昌保衛戰,劉錡也是用長刀、大斧擊敗金軍騎兵。6.《宋史·韓世忠傳》:「背嵬軍各持長斧,上揕人胸,下斫馬足。」紹興四年(1134年)的大儀鎮之戰,韓世忠也是用大斧擊敗金軍騎兵。

7.《明季南略》:「俱鐵甲胄、鐵面頭子,止露兩足;用長刀砍騎,銳不可當。」說的是鎮江之戰,鄭成功的鐵人軍用斬馬刀擊敗清軍騎兵。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推測陌刀當與掉刀、大斧同屬於長桿劈砍武器,所以用法也應該相似。8.《新唐書·李嗣業傳》:「步卒二千以陌刀、長柯斧堵進,所向無前。」香積寺之戰,李嗣業與郾城之戰的岳飛一樣,都是用大刀、長斧作戰,而且如果之前的推測屬實,掉刀幾乎與陌刀一樣,都是三尖兩刃刀。9.《明史·劉定之傳》:「至鐵騎衝突,必資刀斧以制之。郭子儀破安祿山八萬騎,用千人執長刀如牆而進;韓世忠破兀朮拐子馬,用五百人執長斧,上揕人胸,下斫馬足。是刀斧揮霍便捷,優於火槍也。」明代大臣的奏摺中,李嗣業與韓世忠的例子都體現了刀斧對騎兵的優勢。

10.西夏察哥在討論宋夏兩國的軍事優劣時說到:「國家(西夏)用鐵鷂子以馳騁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險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鐵騎難施;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潰。蓋可以守常,不可以御變也。」什麼是陌刀法呢?根據《宋史》的記載:「又步兵之中,必先擇其魁健材力之卒,皆用斬馬刀,別以一將統之,如唐李嗣業用陌刀法。遇鐵鷂子衝突,或掠我陣腳,或踐踏我步人,則用斬馬刀以進,是取勝之一奇也。」陌刀是對付敵軍重騎兵(鐵鷂子)的利器。

尤其要注意的是,上述前六個例子,都發生在南宋時期。此時,因為喪失了北方的優良馬場,南宋極度缺馬,不得不大量依靠步兵作戰。所以在當時名將的傳記中,出現這麼多以步制騎的戰例,當非偶然。《三朝北盟會編·征蒙記》:「兀朮自述曰:吾昔南征,目見宋用軍器,大妙者不過神臂弓,次者重斧,外無所謂。」南宋步兵的神臂弓、長刀大斧無疑是擊敗金軍騎兵的利器。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超重裝輕騎兵,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關羽走麥城時劉備見死不救,竟是因為取西川這個最大戰略失誤?
軍博能看甲騎具裝了!想知道中國歷代軍事陳列有何亮點和槽點嗎?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