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感冒發燒,吃點消炎藥?消炎藥背後的真相,提醒您注意生命安全

感冒發燒,吃點消炎藥?消炎藥背後的真相,提醒您注意生命安全

消炎藥是人們生活中比較常用到的藥物,一些比較小的毛病,如感冒發燒、嗓子發炎等,多數人都不會選擇就醫,而是買點消炎藥消消炎、殺殺菌便可以扛過去。但事實上,具有所謂「消炎」效果的葯也並不全是真正意義上的「消炎藥」,如抗生素、抗菌藥物等。如果經常混淆藥物性質,錯誤服藥,不但不會減輕病症,反而可能會使自己的身體越吃越差,更嚴重時,還可能會危及生命。

「消炎藥」的真相

在大多數老百姓的眼中,「消炎藥」往往是一大類具有抗感染藥物的總稱,這種認知恰恰大幅度的催化了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藥物的頻繁濫用。真正意義上的消炎藥,指的是非固醇類的抗炎藥物,即NSAID 消炎藥,它針對的病症一般是非感染性的炎症,或者說無菌性炎症,如人們常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等炎症,這類炎症主要是由於抗原刺激、無創性外傷、自身免疫等原因而導致的炎症,並無細菌感染。

消炎藥不僅具有消腫、消炎的作用,還能起到鎮痛、退燒的效果,並且即使人們經常服用,也不會讓人們對此上癮,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真正的消炎藥有芬必得、弗洛比芬、布洛芬、阿司匹林、酮基布洛芬等。

常被混淆的「消炎藥」

除了真正意義上的消炎藥,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藥物也往往會被人們自行納入「消炎藥」的行列,如阿莫西林、頭孢、青黴素等,都是比較常見的抗生素,而喹諾酮類、磺胺類、咪唑類等則是常見的抗菌藥物。所謂的抗生素,也屬於抗菌藥物的一種,他是指由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等在內的微生物,以及高等動植物,它們在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具有抗病原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它們的主要作用表現在殺滅或抑制病原體上。

抗生素類藥物,具有殺滅細菌、抑制細菌的作用,但經常服用卻會使人產生依賴性或者是抗藥性。抗菌藥物的範圍更加廣泛一些,除了抗生素外,還包括其他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如前面提到過的喹諾酮類、磺胺類等。這些藥物也都具有對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抑制或殺滅作用,但卻是主要針對病毒感染的,對秋冬季節常會發生的病毒性流感卻無效。

濫用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藥物的後果嚴重

因為抗生素對症細菌引發的疾病時效果較為顯著,再加上人們消炎藥範疇的誤解,因此濫用包括抗生素在內的抗菌藥物已經成為常見事例,尤其在國內更是頻繁。抗菌性藥物之所以對細菌等微生物產生作用,主要是因為它們可以通過干預細菌細胞的生殖發育來達到抑菌、滅菌的效果。

抗菌藥物對由於感染所引發的癥狀雖然有效果,但對於消除人體發生的無菌性炎症卻毫無作用。經常濫用抗菌藥物,不但會導致自身菌群失調、使肝腎功能受到傷害,還可能會引發與抗生素相關性的腹瀉。另外,抗菌藥物的濫用,會使人體殘留大量的、具有較強耐藥性的細菌,從而導致身體產生耐藥性;若長時間內大量使用抗生素,還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二次真菌感染,嚴重時可能會因為延誤病情而喪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桂真營養師 的精彩文章:

粽子不好消化?網紅酸奶粽子能消食?吃粽子別再被這些說法欺騙了
飯菜這樣吃,無異於慢性自殺,胃癌也會找上門,自己身體要保護好

TAG:王桂真營養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