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中的「九天」是哪九天?

道教中的「九天」是哪九天?

作者:王景琳 | 《中國民間信仰風俗辭典》

若有收穫,請順手轉發,功德無量!

九天,是九重天的簡稱。民間信仰中天的最高處,起源甚早。戰國屈原《天文》:「圜有九重,孰營度之?」《呂氏春秋·有始覽》稱九天為中央鈞天,東方蒼天,東北變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顥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東南陽天。

《淮南子·天文訓》所載九天除西方為皓天外,其餘與《呂氏春秋》同。《廣雅·釋文》說東方為皞天,南方為朱天,西方為成天,餘六天亦同。《太玄經》又稱九天為「一中天,而羨天,三徒天,四罰更天,無啐天,六郭天,七咸天,八治天,九成天。」

道教興起後,吸收古代九天之說,認為九天由三清之炁所生,成為神仙居住的地方。《猶龍傳》卷二:「又以三清之炁,各生三炁,而為九天。」九天是:郁單無量天、上上禪善無量壽天、梵監須延天、寂然兜術天、波羅尼蜜不驕樂天、洞玄化應聲天、靈化梵輔天、高虛清明天、無想無結無愛天,去掉了 古代九天中的中央四隅方位。

道教後來又將此九天分為九重三十六天(見《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四),但道教一般稱「三十六天」為《雲笈七籤》卷二一《四梵三界三十二天》中之三十六天,少有稱此三十六天者。而民間所說的「九重天」,與道教九重三十六天沒什麼關係,仍指古代「九天」,如唐李白《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王景琳撰,摘自《中國民間信仰風俗辭典》)

以下為廣告本人經營的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道教 的精彩文章:

TAG:人間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