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的考試是什麼樣你知道嗎?

中國古代的考試是什麼樣你知道嗎?

轉眼之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時間,不論哪行哪業,到了高考那天,多少都會感到和往日的不同,會懷念青春。

那麼為什麼人們對高考有這種情愫,或者說情節呢?

或許是源於我們千年的習俗,這一習俗的源頭,若定義為科舉,那大體可以追溯到隋朝,如果是以考試取士,則可以追溯到更遠的周朝,甚至於更早的堯舜時期。

《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了舜對自己任用的禹等官員,進行「三歲一考功,三考絀陟」的方法。在《周禮》「鄉大夫」條中有記載:「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說的是每三年要進行一次考核。

對於這些記錄是否屬實,是不是著書人的臆想,恐怕很難判斷,但是能夠推論的是,不管期限如何,使用人才必然是有一定的考核的。而在《後漢書》中,雖有「貢舉」的說法,實際上,卻很少有策試,加之漢朝的察舉制,似乎考試在選拔人才的過程中無足輕重。

在這個脈絡上來說,對於選拔人才,可以看到是從部落選舉考核,向宗法制進行轉變的過程,當父傳子家天下確立時,公侯伯子爵的世卿世祿制度,就決定了選拔人才由考試向任人唯親、名門望族互相推舉發展。

而南北朝時,各族融合,原有的選拔制度土崩瓦解,同時為了中央集權,打擊門閥世襲,這才有了隋朝的科舉制,隋文帝將全國的學校分為了三大類:國子學、太學、庶學,其中庶學即是是平民百姓的子弟有了學習的門徑。隋朝科舉除有秀才、明經科外,煬帝時又加了進士科;進士只試策,明經除試策外還要試經,為平民入仕提供了一條道路。

而後到了唐朝,可以說是科舉制的大發展時期,這一時期有點突出,弊病也十分明顯。

唐朝的明經科、進士科,最初都只是試策,明經考試的內容主要是考察經義,實質就是經書的根據上下文填空,進士則需要一定的詩賦水平,以及對政治、經濟、法律、軍事等多方面問題的理解,比明經科難得多,所以也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除此兩科之外,常科還有秀才科、明法科、明算科等五十多種。由此可見唐朝考試範圍是何等之廣。

這也導致唐朝考試並不容易,即使是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三次科舉失利,三次考博學宏詞科考試也沒能考過。

同時,唐朝科舉由於並沒有什麼先例,就有了另外的一些弊端,比如對於文章好壞的判定,沒有標準,主要看主考官的評價,加上對於考生選拔並不嚴謹,考卷不糊名,徇私舞弊之事就難免出現。

到了宋朝,為了防止武人擅權、提拔寒門之士(歐陽修、范仲淹等人就是寒門出身)、為國家培養人才儲備,故而大力發展科舉制,由州之秋試,禮部之省試,以及最終之殿試組成,並由一年制轉為三年制。

那麼為何要改為三年制?

因為一來諸如宋太宗征北漢之類的軍事活動,導致考試不能舉行,再則取士數量問題,不必每年都舉行,也就形成了三年一考的制度,但同時還有武舉、恩科等非常科來調整人才任用。

隨之朝廷佞臣當道,宋代科舉也難免走向下坡,宋代狀元姚勉就指出「由私徑以鬻舉,挾厚貲以倩人,公道益亡,科舉遂陋」。

到了明清,科舉的選拔作用可以大為降低,唐宋之策問,可以說包含了政治、經濟、法律等一系列國家問題,而明清產生的八股文,則完全不同,要求以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的寫法來寫。

顧炎武《日知錄》中說道:「經義之文,流俗謂之八股,蓋始於明憲宗成化年間,如《樂天下者保天下》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樂天"四股,中間過接四句,復講"保天下"四股,復收四句,再作大結。如《責難於君謂之恭》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責難於君"四股,中間過接二句,復講"謂之恭"四股,復收二句,再作大結。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虛一實,一淺一深。若題本兩對,文亦兩大對,是為兩扇立格,則每扇之中,各有四般,其次第之法,亦復如之。故人相傳謂之八股。長題則不拘此,亦有聯屬二句四句為對,排比十數對成篇,而不止於八股者。」

可以說八股文的格式要求已經大於了內容要求,使得應試者將大量精力放在了規制範本上,在《三言》中還曾提到專門靠分析考卷為營生的文人,同時由於文章規範越來越嚴格,對於學校的教育也有了嚴重的消極影響,從明清詩詞歌賦的衰落,也可以看出科舉的負面影響。

同時沒有考上科舉的人有能有什麼出路呢?首先一類是當吏,所謂「學而劣則吏」,這樣的人並不能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反而會降低水準。

再則可以做教書先生、抄書匠,在識字率不高的古代還可以糊口。

後來雖然隨著清朝國運衰弱,但依然有不少有識之士,想要通過科舉來為國效力,如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在殿試上,寫下了「學堂之設大致有三,曰陶鑄國民,曰造就人才,曰振興實業,三者不可偏廢。」、「國民之資格不成則國不可立。雖有人才,可以為我用,亦可為人用。雖有實業,可以為我有,亦可以為人有。所謂國民者,有善良之德,有忠愛之心,有自養之技能,有必需之知識。知此身與國家之關係,對國家之義務。」、「稍有解外國語言而習其事者,則相與服屬外人而為之倀。於此而欲造就人才、振興實業,不亦難乎。方今欲建學校以圖富強,非鼓其特立之精神不足以挽回積習。日本與我同處亞東、其弊亦在改相類,今一變而躋於列強之次者,亦以重尚武之精神也。夫今日人才稍乏可謂極矣:政治廢馳、法律繁亂、財政竭蹶、外交失誤、則設專門以儲才,固當務之急矣。」等針砭時弊的回答。

末代狀元劉春霖

可惜,雖然參加這次殿試的貢士還有譚延闓、湯化龍、蒲殿俊、沈鈞儒等,但實以無力回天,轉年科舉製取消,古代的取士制度告一段落,進而產生了新式教育,高等考試,逐步發展到現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為了給先祖雪恨,歷代齊國君主隱忍數百年,報了九世之讎
通常說明朝國土是「兩京十三省」,可為何明朝地圖卻有十六塊?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