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被韓國義大利印度起訴壟斷,谷歌該反思什麼?

被韓國義大利印度起訴壟斷,谷歌該反思什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王新喜

日前,谷歌遭遇從國內到國外全面的反壟斷調查。在美國之外,韓國、義大利與印度都在起訴谷歌。首先是印度。據華爾街日報稱,印度新德里反壟斷監管機構正在對谷歌涉嫌利用其Android操作系統參與不公平競爭一事進行調查。新德里的反托拉斯律師Gautam Shahi表示,如果谷歌公司確實存在濫用Android操作系統的事實,印度監管機構有權對該公司過去三個財政年度內的相關營業額徵收高達10%的罰款。

義大利反壟斷機構也於近日展開了針對谷歌的反壟斷調查,能源企業Enel集團投訴谷歌拒絕在Android Auto車載平台上與該公司的「Enel X Recharge」應用展開充電樁查找方面的業務合作。

在韓國,谷歌宣布停止對華為提供安卓的技術支持的做法正在引發韓國智能機行業的警覺,韓國《世界日報》稱,隨著谷歌公開停止對華為手機進行升級服務,安卓系統的兩面性暴露無遺,韓國公正交易委員會已經就此時對谷歌展開調查,其終極目標是打破安卓系統在韓國的壟斷。

早在這之前,谷歌在歐洲市場面臨的罰款與反壟斷指控就不勝枚舉。比如早前谷歌就被指控迫使製造商在Android設備上預裝Google搜索、Chrome瀏覽器及其Google Play應用程序商店,從而給予其不公平的優勢,歐盟則對其罰款43.4億歐元(50億美元)。今年3月20日,歐盟以廣告合約不公平為由,對谷歌開出14.9億歐元(17億美元)巨額罰單。

筆者此前指出,跨國巨頭的業務擴張是沒有國界的,但跨國公司是有國籍的,科技公司如果與政治力量捆綁,帶來的潛在危機禍患無窮,歐洲顯然很早就意識到了這點。

而歐洲過去針對矽谷巨頭出台的GDPR高壓政策其背後本質是,當個體安全面臨潛在威脅時,寧可不要數字化,也要確保隱私安全。正如英國《衛報》撰文指出,歐洲人越來越擔心成為美國矽谷的數字殖民地,歐盟最關心的問題一個是隱私,另一個是逃稅,現在他們向矽谷的技術巨頭們發起反擊了。

對於谷歌來說,從此起彼伏的反壟斷起訴中應該反思什麼?

谷歌是一家主業為搜索的公司,但本質是一家廣告公司,而賣廣告的公司,天然無法避免一件事——收集用戶隱私。如果操作系統無法針對手機硬體捆綁自家應用,那麼谷歌的商業模式就難以為繼,史上最嚴苛的用戶數據保護法規GDPR已在歐盟實施,如果無法搜集用戶數據為它的廣告商業模式服務,谷歌會面臨嚴重的危機。

當然,這種危機暫時在歐洲潛伏,但谷歌的做法——從去年針對向預安裝如谷歌郵箱、Youtube、谷歌地圖等並在歐洲市場出售的安卓手機製造商收取授權費,到針對特定廠商斷供移動GMS服務,引發了越來越多區域市場的警惕。

也就是說,谷歌正在一手毀掉它曾經樹立的中立、不作惡的價值觀與旗幟。在過去,人們默認谷歌是一家原則性與道德底線很高的互聯網巨頭,尤其是Android從一開始就以中立性、開放性的形象與協議拉攏了眾多手機廠商支持。一家巨頭企業將道德標準樹立的越高,自己再破壞的結果往往摔得越痛。

在過去,人們已經將它默認為這家企業的行事標準與原則標尺的時候,這意味著不作惡其實已經內化為這家企業的文化標籤,這是它的軟實力。但它的危險之處在於,谷歌一旦破壞了自身樹立的價值觀與道德標尺,往往會讓其多年苦心經營的中立形象付之東流。

簡而言之,華為被限制使用谷歌GMS服務其實破壞谷歌多年來建立的開放協議與價值觀,谷歌的做法或許已經讓許多廠商猛然驚醒了。

如果我們從破窗效應理論中可以知道這種示範效應: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

本質上,谷歌針對華為對移動GMS服務的斷供其實相當於率先打破了Android這棟大廈原本完好無損的的窗戶玻璃,這種做法讓整個生態失序,讓人們感到不安。因為華為被限制使用谷歌GMS服務其實破壞谷歌多年來建立的開放協議與價值觀。

筆者此前文章指出,它不僅僅會動搖了開發者、手機廠商的信心,其實也弱化了用戶對Android完整的應用服務體系的信任,Android系統與手機廠商尤其是大廠是一榮俱榮,互相依賴的。谷歌如此快速的遵守禁令做出動作顯然未考慮它對Android帶來的潛在的長遠負面效應。

當谷歌巨大的無處不在的互聯網勢力進一步擴張,許多地區的本身的互聯網公司難以成長之餘,也間接淪為了它的數字殖民地。當初谷歌舉起Android的大旗,帶領了眾多手機廠商從功能機向智能手機的升級,有效潛質了蘋果iOS一家獨大,形成了各大廠商格局制衡與利益均沾。

但屠龍的勇士最終有一天長出龍鱗的時候,也就是它成為超級平台一家獨大的時候,因為在Android陣營,已經沒有人可以挑戰它的地位,它再也不用帶著面具來訴說它的價值觀了。挑戰者和守衛者的身份開始互換。

《演算法陷阱》一書曾這樣描述:當非洲大草原已經變成了超級平台自家的動物園,羚羊陶醉於超級平台提供的各種應用程序與互聯網服務時,俘獲獵物之後的分贓過程將越發一家獨大。而超級平台就是那隻會在捕獲獵物後擠走同伴的獅群首領。

從各地此起彼伏的反壟斷起訴背後,其實本質是谷歌正遭遇著潛伏的信任危機。在開放的自由競爭環境下,谷歌過去某種程度上成為互聯網公司的一面道德標尺與鏡子,但當前印度、韓國、義大利等國家起訴谷歌,某種程度上,它們正在或多或少感受到了斷供這種在互聯網行業難以想像的行為給上下游營造的潛在危機感。

谷歌如何收起它的野心,修復它的價值觀與平台機制,重新贏得公眾信任,當前頗為考驗谷歌的智慧。

【鈦媒體作者介紹:王新喜,TMT資深評論人 ,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全面復盤英特爾:了解對手,才能更好的戰勝對手
韓國操作系統往事:三星一己之力布局Tizen對抗谷歌和蘋果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