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之後出現這些現象,表示你的路走對了!

學佛之後出現這些現象,表示你的路走對了!

導讀

經常退轉怎麼辦?需要發心給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如持誦「聖號108遍」、「心經108遍」等等。從最小的目標開始實行,慢慢的就能把這顆退轉的菩提心給找回來了。

走對了嗎?

在學佛的路上,遇到一位好的師父是好事,但實修,與一位好的師父同為重要。

俗話講「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好的師父在你的學佛路上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能在關鍵時刻點醒於你。但往往有一個好的師父,大家並不會去「恭敬」這位好師父,而是去挑「師父」的毛病。

經典云:「以十分恭敬,獲十分利益。」你想要學佛不學偏,那麼自己的實修與一位好的師父是必不可以少的。

學佛之後,出現這些現象,表示你路走對了。

01

誦讀經文、抄錄經文

學佛之人,從慢慢的接觸佛教,到一步步的深入經藏。這需要一個過程,並非誰都能一步到位。

當然不排除從第一次去寺院,第一次聞經典就深信,就能深入經藏的「善知識」。

佛言:因果自背。善惡業力的不同,在我們學佛路上的體現亦然不同。

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因為性格、心性等諸多原因並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慢慢的引導。

最初可能就算你告訴他諸多大道理與好處,他也是不會去相信和學修,但通過慢慢地引導,他就會主動的去誦讀經典、抄錄經典。做到這樣,那麼你就不會偏離正法,不會偏離你學佛的真正目的。

02

給自己定功課

誦經、念佛是信佛、學佛之人的日常功課,但確並非每一個學佛之人都會去做這麼一個功課。

前面我們說了,當我們能自覺的去誦讀經典,去抄錄經典之時,這是學佛走對路的表現。

當我們開始誦讀經典,深入經藏之時,就會在無形之中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功課」。什麼功課,就是每日必須持誦一部經典,在不持誦之時,覺得渾身不自在,這就是「深入經藏」之後,在不知不覺之間,就獲得了自己都不知道的「加持之力」。

當然也有師兄說,如果天天就是持誦經典,這不就是「濫竽充數」嗎?

這其實並非濫竽充數,如果你天天讀同一本書,那麼這本書到底寫的什麼?到底告訴了你什麼?你肯定是會有想知道的好奇之心,以此你就會去鑽研,你就會去思考,去請教。當你領悟之後,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德行兼備」之人。誦讀經典亦是如此,並非濫竽充數。

學佛也並非說人人能堅持下去,也有諸多師兄容易生退轉心。如持誦了一天、兩天、半個月、一個月之後覺得沒有什麼好處,沒能獲得真正有用的利益,就不持誦了,不去看了。

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在這種情況之下,就需要發心給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如持誦「聖號108遍」、「心經108遍」等等。從最小的目標開始實行,慢慢的就能把這顆退轉的菩提心給找回來了。

03

有正信、行正行

學佛之人,深入經藏之後,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大眾所認為的「不正常」。

就如你朋友叫你去喝酒,而你不去,叫你去吃「烤全羊」,你也不去等等,這樣就被誤以為不正常了。

為什麼你不去呢?因為在深入經藏、抄錄經藏之時,慢慢的就懂得了什麼是可行,什麼是不可行,在一些事情上面,你會想到「經藏之中」曾提及的一些故事與案例,從而讓你選擇避退或不參與其中。

在你有正信、正行八正之時,亦代表你深信因果的不虛,你深信學佛的諸利,代表著你走對了路,智慧也在慢慢的增長了。

以上就是學佛之後,步入正軌的三個現象,你有嗎?

當然深入經藏的諸多表現,不僅於此還有諸多這裡就不一一介紹。

但深入經藏,必須實修,如果不實修,只是天天閱藏,明白這些道理,卻不用於實修,還是一樣抵擋不住美味的誘惑,抵擋不住「諸多慾念,煩惱叢生」那麼還是一樣,偏離正軌。

願大家,深入經藏,開無量智,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己亥年(2019)迎高考

供燈祈福共修

又是一年高考時,應大眾所請,積福慧啟建2019年迎高考供燈祈福共修。祈願諸佛菩薩加被學子障礙消除,吉祥如意,於考試之日,沉著冷靜,從容應考,思維敏捷,心生智慧,蟾宮折桂,金榜題名!(註:接收供燈功德款截止時間為今日23: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藏 的精彩文章:

恭迎藥王菩薩聖誕!祈願眾生遠離疾苦、身心安樂!
《花開菩提》聽完煩惱都煙消雲散了!

TAG:佛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