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爹衣櫃是秘密花園,裡面種著很多野生西服

你爹衣櫃是秘密花園,裡面種著很多野生西服

Suit fever

如果你在你家瞎扒拉,肯定能在衣櫃里找到你爹好久不穿的大墊肩Oversize西服套裝,或者是在相冊里找到你爹穿著西服的得意照片。

你可能會覺得有時代感、覺得搞笑,但肯定想不到這裡面藏著中國原生態時尚的狂熱秘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掀起了世界罕見的西服狂熱浪潮:上至新聞聯播,下到鄉村田埂,不管是坐著的還是蹲著的人都穿著西服,這幅景象讓一直穿西裝的外國人都感覺錯愕。

現象史稱:九零年代西裝狂熱,Suit fever。

西裝崇拜の起源

之所以有西裝狂熱,是因為當時中央的極力提倡。

彼時改革春風吹滿地,整個社會有股向前奔的勢頭,這跟一片灰濛濛的「老三樣 - 中山裝、軍便裝、人民裝」的視覺效果不太搭。

基於此,從80年代開始中央高層開始了服裝改造大計劃:

先是在1981年在北京展覽館辦了一個全國新號型服裝展銷會,把西裝風吹進來。

而後又在1983年7月22日《北京晚報》的頭版頭條上,大搞特搞。發表了中央書記處書記郝建秀「提倡穿西裝」的言論,並UGC了一篇《中老年人也是愛美的》來烘託人民的呼聲。

1983年7月22日 北京晚報頭版版面:《中老年人的要求應該得到滿足——郝建秀同志就服裝問題致輕工業部楊波部長的信》 / 《中老年人也是愛美的——讀者胡進兆致郝建秀同志的信》北京晚報

緊接著就用「專訪輕工業部部長楊波《輕工業部正在抓中老年人的衣著問題》、紡織工業部部長吳文英《我也不喜歡一色灰藍》」來了一次輿論宣傳三板斧為西裝造勢。

不但口頭上要求:「讓城鄉人民穿的乾淨一點、整齊一點、漂亮一點」。中共領導人還開始帶頭穿西裝。

這讓習慣通過上層政治人物的各種細節,來猜測社會變化的中國民眾徹底意識到:西裝,就是改革開放的符號,就是未來最正確、最潮的打扮。

西裝の狂熱

西裝狂熱,首先是在沿海大城市掀起來的風尚。

當時的城市居民把它當成了繼三轉一響後的新大件,跑到商場門口排著長隊買西裝,一時間成為供不應求的稀缺貨物。

在1984年,北京商場一套品質中上的國產西裝在72塊-99塊之間,而一位16級副處級幹部的工資是113塊、二級工人的工資是29-43塊。按照現在的工資比例來換算,差不多一套西裝大概要花7000-10000塊才能買回家。

甚至僅僅靠花錢,都還遠不足以即刻擁有一套西裝,有時必須還得要靠托關係才能縮短無盡長隊的Loading進度條。

全國城市居民都在穿西裝,頂級贏家形象是:開著紅色跑車、拿著大哥大、再穿一套合身雙排扣西裝。

沒車沒大哥大,次一點配上BB機、柯達相機加墨鏡也成,算得上是二等狠人。

啥都沒有,配套老式西裝也能讓你顯得入流,比如《我愛我家》里假裝做買賣的梁天。

潮人愛在西裝外套里玩招,比如像海派潮人周立波就把普通襯衣換成嬉皮士最愛的古巴長尖領,以此區別俗人大貨商務套。

影響如此之大,導致說相聲、演小品的傳統演員都開始穿著西裝登台亮相,以求拉近觀眾距離。

就連氣功大師嚴新都穿上了西裝,教人隔山打牛。

經過多年市場熏陶之後,1990年中國代表團全員西裝入場。因特乃神諾的樣讓皮爾卡丹看著直甩大拇指:

「跟亞洲其它三十多個代表團相比,中國的男運動員的西裝最地道。」

從此,曾經三色套的中國大陸一躍成為最認真穿西服的國家。

它徹底成為了彼時的OFF WHITE,不但是前衛的標杆和入流的象徵,更是商務高端和成功的代名詞。

西裝狂熱の再擴大化

90年代西裝剛成大都市時尚物語沒多久,就走上了城市反哺農村的路。

開始了新的一波在擴大化的西裝狂熱,上村下鄉大反推。

其實早在80年代,西裝就已和沿海大城市中心市民一樣成為了鄉鎮村居民身份的象徵。

只不過,鄉鎮居民當時想買上一件西服挺難的:不但得花大力氣奔省城商店才能跟上時尚步伐,而且跟掙得錢相比有點貴。

《人民日報》在1984年10月23日2版農村信息欄目這篇《盼望西服下鄉來》的文,就表現出了鄉鎮居民們對西裝痴痴的夢。

看見當時西裝產業前景可期,大有可為,中央決定以「以服裝為龍頭」扛起發展大旗。

1985年,國家開辦中國西服設計中心,訂製《我國西服結構研究》理論,準備把服飾生產標準化。

從中文字中嗅到金幣味道的各地服裝廠生產模式大折返,紛紛開始西裝大生產。準備在西裝領域大搞特搞,撈一把票子。打算趕上人民群眾推動的賺錢列車,賺大錢。

在西裝成為最大剛需的背景下,老國企服裝廠的產量已經有點兒跟不上了,所以各種私人服裝廠就開始和國企服裝廠聯營瘋狂貼牌生產西裝。現在上市的雅戈爾,就是靠著代工一件3毛錢干出來的上市公司。

風口在的時候,所有資本都在做西裝。所以市場很快就飽和,幾百萬套廉價西服全砸手裡了。

以至於,國內遍地都是「西服大減價,一套一十八。店主學雷鋒,等於是白送!」的促銷大旗。

這只是當時盲目跟風的中國西裝品牌玩砸了的一個縮影,到了90年代中期西裝熱已顯頹勢,跟大城市有點賣不動了。

原因在於當時大城市裡的人,已經厭倦了穿起來難受的西裝,開始轉向休閑裝;其二,被市場教育過的消費者,不太會選擇多是採用最低廉的粘合襯工藝的國產野生西裝,而是更青睞品牌貨。

賣不動咋整,中國農業人口比例這麼大,出口轉內銷啊。

各個地區的積壓西裝開始上山下鄉,在縣城裡、村道旁、城市外環邊上支起了棚子搭起了房,決心大打一場甩賣西裝的持久戰。

他們把遍地甩的原價6塊、18塊的廉價西裝攏起來,加到10塊、20塊;賣給那些曾經做著西裝夢、但沒捨得買的普通青年,把時尚和體面帶到了廣闊天地。

很快,商販們就把曾經讓人感到囊中羞澀的西裝,帶到了尋常百姓家。

這次服裝廠有如P2P式的暴雷引發的西裝下沉運動,使中國人人都能輕易擁有上一套西裝,也讓每個穿上它的人成為「西服崇拜」這本時代浮世繪里最好的註腳。

在彼時國人的婚戀市場上,西裝是硬通貨。甭管材質怎麼樣,形式上少了它就有大概率淪為loser的可能性。

結完婚後出去買電飯鍋,也得穿上西服才叫講究,才能讓枕邊人喜笑顏開。

西裝熱再次晉級,與之相伴的式亂穿西裝的現象極為普遍,有的人穿的不太合身的Oversize式西裝、把領帶系得像餛燉一樣出門凹造型。

有的穿著拖鞋配泰羅紫色的雙排扣西裝拍照秀搭配,以表現買到西裝的高興心情。

有的年輕人買了西裝之後不捨得剪袖標,留著,辦大事的時候穿。

這就如同現在買了OFF WHITE 聯名球鞋之後,不剪防盜扣的用意如出一轍。

有的人把西裝當工裝穿,去逛微縮公園把西服兜里塞滿零碎。

田間小虎隊也在穿著寬大不合體的西裝,賓士在祖國大地的各個角落,他們從頭到腳打理的一絲不苟,像是時代的主人。

未成年人也受這波浪潮影響,把西裝當成一件聖物,拿大人的Blazer套在身上拍合影。

甚至連初中生跟夥伴出去玩,西裝也成了常服。

而不少農民兄弟也穿著高領毛衣配西裝下地種田挖地、給人裝修;例子比比皆是,以至於成為時代一景。藝術家梁朔以農民工穿西服的印象為主題,創造了一套《城市農民》的雕塑作品,在拍賣行售價100萬。

為了解決瞎穿西服的亂象,各路新聞媒體開始在自己的LifeStyle版塊上教人穿西裝、教人打領帶,一時間蔚然成風。

在成群結隊的生活方式教育下,一些人學會了穿西裝:

他們學會了用底特律伐木工夾克配西服套裝抽水煙,玩上真·跨界混搭。

也有的人學會了源自英王愛德華七世西裝Brotherhood的鐵律:單排扣西裝不系最下面的扣。

不過,「來得快,去得也快」,可能這就是潮流的真諦吧:在曾經昂貴的西裝像拍黃瓜一樣走進千家萬戶後不久,西裝熱就隨著國家的入世深度開始退潮,被皮衣、POLO衫、衝鋒衣輪番取代地位。

九零年代的廉價西服崇拜,也就此戛然而止。

時至今日,整套的西服和黑皮鞋幾乎已經成了正式場合的象徵,年輕人們更鐘愛的衣服變成了帽衫、衛衣和AJ鞋,只有少數人會把西裝外套、西褲當作潮流單品上身,配上老爹鞋,來一把復古風。

然而那些看起來不合時宜的西服剪裁和穿法,現在只能在《鄉村愛情》的男演員,以及你爸的舊相冊才能看見了。

如果不信,你可以回去去你家的大衣柜上面,搬出最厚的那本相冊;你爸穿著西服,插著袋的滑稽照片應該會令你要啞然失笑,但是下一秒,看到他笑意盈盈,和自己同樣年紀的青春面龐時。

又會在一瞬間收起笑容,開始肅然起敬了。

此時此刻的心情,可以用《我愛我家》片尾曲的歌詞精準描述: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女明星減肥靠餓自己,我減肥靠騙自己
15年前火遍中國的神曲歌手,如今都去哪兒了?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