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皇家學會門前為什麼還雕塑著一條鱷魚?

英國皇家學會門前為什麼還雕塑著一條鱷魚?

呂海峰

話說,在英國皇家學會的門前,有著一座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的銅像,然而,就在他的旁邊卻又雕塑了一條鱷魚。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當然,要想搞清楚這一條鱷魚的來歷,首先我們就得搞清楚盧瑟福這個著名的物理學家究竟是咋回事。因為他們二者其實是一對因果關係。盧瑟福1871年出生於紐西蘭的一個農村,由於其家人眾多,所以,在他5歲的時候,就開始幫家裡干農活,同時,在親戚的資助下,開始走上了求學的道路。

當然,在他剛念書的時候,人們還並沒有發現他有著當科學家的潛力,直到10歲以後,他的科學家天賦才得以體現。比如,有一次他竟然發明了一種可以發射「遠程炮彈」的玩具火炮。接著,又自己動手製造了一台照相機。顯然,這就非常使人震驚了。

此後,在學校里,盧瑟福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知慾。他貪婪地學習,就像一條正在吃食的鱷魚。於是,在他十八歲那年,便成功考取了紐西蘭大學。接著,在他24歲的時候,又獲得了英國劍橋大學開文迪許實驗室的獎學金。自此,人們就送了他一個綽號叫鱷魚。

此後,源於自己對物理的熱愛,盧瑟福便下定決心要對原子結構進行一個新得探索。當然,事實上,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曾經有人提出,自然界中無窮多的事物都是有原子構成的,但是,原子又是由什麼構成的呢?它的內部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無數的科學家。而盧瑟福卻下定決心要把它徹底弄清楚。

於是,在他年輕助手蓋克和幾個學生的幫助下,盧瑟福便先是設計出了一個實驗裝置:一個類似於a射線的放射源,就像一挺機關槍。然後,「開始」,當盧瑟福下達了發射的命令之後,這一顆「炮彈」——a粒子就以每秒2000米的速度穿越了一塊鐵板,並在熒光屏上出現了點點的亮光。

於是,原子的神秘之宮,終於被打開了。而盧瑟福也就是這樣成功創立了一套嶄新的原子結構理論。從此,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學便在世界上誕生了。顯然,如此大的歷史功績,自然引發了無數人對他的關注。世界上幾十所知名大學都向他授予了榮譽學位。

然而,1937年10月,當時光走到這一刻的時候,這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終於由於太過勞累、便與世長辭了。而後人為了紀念他就不但在英國皇家學院的門口豎立了起了一座他的銅像,還依據他的綽號在他銅像的旁邊又雕塑了一條鱷魚。

總之,英國皇家學會門前為什麼還雕塑著一條鱷魚?那是因為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的綽號就叫鱷魚。(呂海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呂海峰 的精彩文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為何會以徹底的失敗而告終?

TAG:呂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