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MD 翅膀硬了:不願靠低價競爭 不做 Intel 替代品

AMD 翅膀硬了:不願靠低價競爭 不做 Intel 替代品

今年是 AMD 公司成立 50 周年,比 Intel 公司小一歲,儘管 AMD 也是廝殺多年存活下來的 X86 主流廠商之一,但是過去的幾十年來 AMD 一直被視為 Intel 的跟班、弟弟,除了在 64 位 X86 上輝煌過一兩次之外,大部分情況下 AMD 的處理器工藝不如 Intel、性能不如 Intel,靠的主要是價格便宜,可以替代部分 Intel 產品。

在銳龍處理器沒上市之間的幾年裡,CEO 蘇姿豐 Lisa Su 接管的是內憂外患的 AMD 公司,2014 年剛剛上任 CEO 沒多久,蘇姿豐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AMD 擁有大量的技術、人力、才能及客戶關係,他們不會把自己看作活在其他人陰影之下的公司。

說了這麼多,本文的重點是什麼?上午我們報道過 AMD X570 主板的一則消息,微星 CEO Charles Chiang(江勝昌)在台北電腦展期間受訪時表示,X570 主板將是 AMD 市場策略層面的一個新開端,即不再總是追求廉價、極致性價比,而是高端化、敢於定高價。

AMD 不再走性價比路線現在是通過微星之口說出來的,但這個戰略就是 AMD 今年的重點了,AMD 高級副總裁 Ruth Cotter 日前在參加美林銀行 2019 技術大會上也有過類似的表態。

有分析師提問人們選擇 AMD 往往是因為 AMD 成本更低,那麼 AMD 就是靠價格才能吸引客戶嗎?

Ruth Cotter 否認了這一點,不認為售價是最重要的因素,這只是 TCO 總成本中的一部分,性能、總體成本中,AMD 現在努力為客戶提供更高的性能。

她還舉了 EPYC 一代 " 那不勒斯 " 與二代 " 羅馬 " 的例子,前者最多 32 核 64 線程,14nm 工藝,,只能解決目前數據中心市場上 60% 的負載問題,後者是 7nm 工藝,最多 64 核 128 線程,能夠解決 85% 的工作負載,這對客戶來說更有吸引力。

綜合這兩部分的表態來看,AMD 現在希望外界對他們的認識有所改變,他們並不是靠低價打天下了,尤其是現在有了 7nm 工藝的銳龍 3000、EPYC 羅馬處理器之後,不僅多線程性能繼續保持優勢,單核性能也追上來了。

當然,就我們普通人的觀點來看,大家這麼多年認為 AMD 性價比高也是 AMD 迫不得已的選擇,Intel 大多數時候是性能、工藝都有優勢,在市場營銷方面更是強勢,AMD 沒有給力產品的時候只能靠價格戰來吸引部分用戶,即便某部分性能佔優了,但整體上的弱勢是改變不了的。

現在的情況不同了,AMD 今年之所以開始甩掉性價比的帽子,是因為他們翅膀硬了—— 7nm 銳龍及 EPYC 處理器上多核、多核性能都不輸 Intel 了,工藝還有優勢,在 PCIe 4.0 技術上 AMD 甚至能聯合其他廠商力推新標準,這可是近十年來少有的情況。

來源:驅動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拼多多回應「差評」指控,整件事到底是誰的錯?
任正非在華為的三種角色:布陣、點兵、陪客戶吃飯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