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的假設與思考:德軍要如何贏得莫斯科戰役的勝利?

歷史的假設與思考:德軍要如何贏得莫斯科戰役的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莫斯科保衛戰是蘇德戰爭初期,蘇聯的巨大勝利,也打破了納粹德國陸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然而,當我們在今天重新翻開這段歷史,仔細研究它的話,不妨做出一個假設,難道德國真的沒有機會贏得莫斯科戰役的勝利嗎?莫斯科真的是不可攻陷的嗎?

一.蘇軍的實力

莫斯科的防禦實際上並不堅固,按照蘇軍統帥部的思路,他們計劃在莫斯科周邊建立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熱澤夫—維亞濟馬—布良斯克,第二道防線是在莫扎伊斯克防線,它建立在加里寧和卡盧加之間,是一道雙重防線,最後一道防線則是沿著莫斯科外圍構築的防線,這是三道防線組成的莫斯科防禦帶,也是莫斯科的最後一道屏障。

然而天不遂人願,三道防禦線其實都沒有真正完工,這主要是因為德軍的進攻速度太快,蘇軍疲於應付的同時,部隊被反覆拉扯殲滅,無法按照既定計劃執行。另一方面,惡劣的戰局大大降低了蘇軍統帥部的判斷能力,這就導致了當蘇軍開始在莫斯科一帶構築防禦工事時,進度遠遠趕不上戰火的逼近速度。

而蘇軍的損耗也是驚人的,儘管現在保衛莫斯科的蘇軍超過了百萬人,但是他們中絕大多數都來自被打散的部隊,為了突破德國人的合圍,早已筋疲力盡。雖然經過了重編組,但是部隊的士氣較差,裝備損耗也很嚴重。部隊中充斥了許多新兵,戰鬥力較戰爭之初已經下降了很多。而臨時徵召的民兵部隊,雖然戰鬥熱情值得稱讚,但是他們的成員良莠不濟,防禦尚可,但也難說可堪大用。

此時蘇軍的技術兵器,下降十分嚴重。用來保衛莫斯科的部隊,所擁有的技術裝備如下,坦克一千輛,飛機936架,其中578架是轟炸機,剩下的是戰鬥機,各型火炮7400門。需要指出的是,蘇軍此時擁有的坦克,有許多是已經落後的坦克,它們的性能對比德軍坦克不佔優勢,而新式的T34和KV系列坦克已經所剩不多。火炮上,蘇軍的損失也十分嚴重,在不斷的後退和被合圍中,蘇軍已經丟失了自己所擁有的大部分火炮。而在步兵上,他們也缺乏可堪使用的反坦克武器,用來抵禦德軍裝甲部隊的進攻。

所以嚴格來說,蘇軍並沒有做好進行莫斯科戰役的準備。當德軍執行颱風計劃,欲攻克莫斯科時,蘇軍實際實在進行倉促的防禦。蘇軍必須一邊防禦,一邊將更多的部隊從遠東調來,換句話,蘇軍是在和時間賽跑

二.德軍的實力

就實際來說,不僅僅是蘇軍要和時間賽跑,德軍也是一樣。事實上經過殘酷的戰役,德軍的實力也下降嚴重。按照巴巴羅薩計劃的要求,德軍應該在四個月內攻佔莫斯科。雖然初期德軍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是隨著蘇軍開始組織起強有力的抵抗和較多的反衝擊,德軍的推進速度不免慢了下來。

其中以斯摩棱斯克戰役為例,它阻礙了德軍進攻長達兩個月。雖然在不間斷的戰鬥里,德軍殲滅蘇軍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這不免也造成了德軍自身的損失。在斯摩棱斯克被攻佔之後,德軍將兵力轉移向了列寧格勒和基輔兩個方向。儘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卻有一些在當時非常嚴重的隱患。

列寧格勒戰役而言,北方集團軍群身陷泥潭,未能及時攻克列寧格勒,這就導致了德軍平白浪費了軍力,最為重要的是,整個北方集團軍群大部分都被鉗制在列寧格勒方向動彈不得。而基輔戰役,雖然殲滅了蘇軍有生力量,但是德軍自身損失也是不輕,尤其是技術兵器和部隊戰鬥人員上的損失,這對於之後的莫斯科戰役是十分不利的。

進攻莫斯科的部隊是德國第二、第四、第九三個集團軍,和第二、第三、第四三個裝甲集群以及第二航空隊。總兵力超過一百萬人,坦克1700輛,火炮14000門,飛機更是稀少,雖然第二航空隊在紙面上十分強大,但是現在他們僅擁有549架飛機可用,因為其他飛機不是正在後方維修,就是已經損毀。

更為糟糕的是部隊戰鬥人員和後勤上的不足。各部隊的戰鬥人員下降嚴重,各連平均只有五十人左右的戰鬥人員,這對於各部隊的進攻能力嚴重的打了折扣。另一方面,德國並沒有進入全面動員狀態,對前線的補充上存在漏洞,而蘇聯糟糕的交通環境也加劇了這一點。此外漫長的交通線也需要德軍分出兵力予以保護,免於其遭到蘇聯游擊隊的破壞,這就讓情況向更為惡劣的情況發展了。

由此來看,德軍實際上並沒有攻陷莫斯科的能力,那麼是否真的沒有辦法攻克莫斯科了呢?

三 假設如何攻克莫斯科?

事實上,就1941年而言,德軍並沒有能力攻陷莫斯科。此時的德軍,情況比蘇軍好,但也有限。雖然德軍不斷地取得勝利,但是他們的戰線越拉越遠,兵力過於分散,且後方運輸艱難。而蘇軍卻處於內線作戰,按照內線作戰有利的方針,蘇軍調動部隊的速度和補給速度都要比德軍快一些。此時蘇軍就能發起有力的攻擊,將部隊聚集後,逐個對應德軍的進攻。

典型的例子就是莫扎伊斯科防線的戰鬥,朱可夫將羅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團軍部署在了沃洛科拉姆斯克,將列柳申科的第五集團軍放在了莫扎伊斯科,戈盧別夫的第43集團軍在小雅羅斯拉韋茨,扎哈爾金中將的第49集團軍則在卡盧加布防。通過這個方式,他就能有效的遲滯德軍的進攻。這種部署是十分有效的,防禦戰從1941年的10月13日持續到了10月30日,在四個集團軍實際兵力只有九萬人的情況下,堅守了整整18天。

由此可見,主動進攻莫斯科,並不是一個好事。但是這不意味著,德軍沒有辦法攻克它。正確的做法是在維亞茲瑪-熱科夫-奧廖爾一帶站穩腳跟,修築防禦工事,縮短己方的後勤距離,轉而將機動能力和運輸能力差的蘇軍拉到進攻的位置上。蘇軍斷然不會坐視不管和德軍對峙,因為此時,這一帶就會變成德國人威脅莫斯科的橋頭堡,如果不能拿下它,蘇軍的處境就將更為惡劣。

另一方面,雖然蘇軍此時瘋狂的擴軍,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國家,蘇軍的人力資源非常強大。儘管可以通過不斷的兵力輸出消耗德軍,可是士兵需要訓練的,即便是最普通的步兵,也需要三個月才能訓練出來。如果己方被迫需要不停的發動進攻,那麼這種如同骨髓造血的戰略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而德軍則只需要靜靜的守在防線里,坐等蘇軍進攻。此時已經瀕臨冬季,蘇軍無力發起大規模進攻,缺乏技術裝備和車輛的他們,發起進攻就如同自殺一樣。即便有這樣的勇氣,寒冷的冬天,泥濘的道路,惡劣的補給都會讓這場進攻變成一場徹頭徹尾的自殺。蘇軍自身的能力和糟糕的後勤都會讓他們的陷入非常可怕的境地里,而德軍只需要以逸待勞消滅蘇軍即可。

同時德軍可以抓住機會,集中力量奪下列寧格勒,奪取這個蘇聯的交通樞紐,從而保證己方運力的增強和穩固。列寧格勒一旦被攻陷,德軍就可以從另一個方向上威脅莫斯科,因為此時鉗制北方集團軍群的列寧格勒已經不存在了。整個北方集團軍群,此刻可以放開手腳對蘇軍展開進攻。一旦情況拖入1942年的夏季,德軍已經補充完畢,完全可以對莫斯科發動一次強有力的攻擊,將莫斯科這個在地理上不適合防守的城市攻陷,從而徹底結束蘇聯在歐洲國土上的戰鬥。

結語

幸運的是,這只是一個假設,一個猜想。現實中的德軍並沒有這樣去做,而是將一切都賭在了可以在冬季前拿下莫斯科這一不切實際的希望上。狂熱的納粹德國忽略了他們所面臨的的實際情況,未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倘若他們冷靜下來,執行一個更務實和符合實際情況的戰略計劃,那麼蘇德戰爭的勝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參考文獻:《回憶與思考》《失去的勝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歷共嬋娟 的精彩文章:

關羽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戰績——絕北道
鎮守邊陲的鐵血將軍——公孫瓚

TAG:千歷共嬋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