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一個長久被忽視的審美盲區,女人們明明很美卻個個往西方臉整

一個長久被忽視的審美盲區,女人們明明很美卻個個往西方臉整

現在我們對審美的研究興趣基本集中在兩個地區,一個是東亞,另一個是歐美。前者注重柔和的線條和弱力量感:

(石原大神)

(森繪梨佳)

後者強調面部骨骼結構的大開大合,色彩的直接刺激和強力量感:

(創造大火彩妝品牌的金小小妹,凱莉·詹娜)

(油管粉絲超過1200萬的「J姐」。中間金髮)

即使手法清爽很多的法式妝,也呈現出某種纖細而堅定的力量,與東亞審美的溫柔內斂有本質區別:

(法國網紅Jeanne Damas)

(Eva Green的「女巫之眼」)

然而地球上就沒其他地方了嗎?其他地方的美妝就沒有了解的必要了嗎?當然不是,攤開世界地圖就知道。只是這種情況的形成,跟歐美這一兩百年以來強勢的文化輸出有關。

我們習慣看到廣告牌上的各種金髮美女,約朋友在星巴克聊天,節假日去電影院看好萊塢大片,參考歐洲時尚大牌的造型趨勢,對法國文藝電影名作如數家珍等等,西方文化細緻地滲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這種背景之下,我們對歐美的服飾、美妝自然就會有更強的接受力。

不過我們今天要談的不是這兩個地區的審美,而是——

中亞

這個在媒體上沒什麼曝光度的地方,但其實非常值得研究(下文會說明原因)。一個地區審美風格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與地理、歷史、文化和藝術這四個方面的發展息息相關。

地理決定了這個地區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生產生活方式塑造文化和藝術,文化和藝術鑄就歷史,而歷史又反過來影響文化和藝術,進而影響審美。

可以看出審美並非是孤立存在的,僅就審美談審美,能觸及到的只是現象。探索審美風格形成的源頭,則必須從這四方面一齊下手。

所以接下來,我們將分兩部分對中亞地區的審美風格進行介紹和分析。

地理、歷史和基於人種的相貌

中亞位於我國新疆再往西的歐亞大陸中心,歷史上與我們淵源很深,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現在由哈薩克、塔吉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和烏斯別克斯坦,這五個「斯坦」組成。當然廣泛意義上的中亞還包括阿富汗、伊朗東部、巴基斯坦北部、蒙古等地。

這一地區由於深處大陸中央,乾旱少雨。因此地表植被以草本為主,幾乎一大半區域都是沙漠戈壁,不適於農業生產。

人們只能在分散的河谷綠洲生活,故歷史上的該地區的居民均為游牧民族。

最早在中亞,尤其是靠近我國伊犁河谷地區生活的是斯基泰人,屬於高加索人種(也就是白種人),與歐洲一脈相承,史書里把這群人稱為「烏孫」。

漢代時蒙古高原的匈奴異軍突起,吞併了烏孫,控制了中亞,後來中亞又被突厥人控制。

又過了幾百年,唐王朝打敗了突厥人,接過了中亞腹地的控制權,像現在位於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就是李白的出生地——碎葉城。

再後來中亞地區又遭遇了阿拉伯帝國的擴張,以及蘇聯時期斯拉夫人的融入等等。總之,幾千年來,東西方在中亞進行的民族融合從未停止。

於是這塊地方就出現了無數的「混血兒」,且歷史悠久、情況複雜,比我們常常聽說某某是1/4法國人、1/8德國人這種混血要複雜的多。產生了很多微妙的長相,很抓眼。

有的混蒙古人種多一點,有的混歐羅巴人(白種人)多一點。像哈薩克目前的代總統托卡耶夫,就屬於前者:

乍一看闊面方腮,氣質沉穩鎮定,以為是我們中國的某個領導,但細看之下就會感受到越來越多的「異樣」。

模特Anelia:

像舒淇和左小青的混合體,但是額頭和山根過渡的趨勢,以及眉尾暗示出的眉骨走勢,使我們get到她的混血味。

2010年的哈薩克小姐Zhanna,顴弓和顴骨都很發達,下頜骨方,頭大,稱得上是硬朗的蒙古人種格局,但細挺的鼻子以及相稱的高山根,出賣了她。

還有藍眸的哈薩克女子:

骨相布局和皮相都是蒙古人種,但虹膜是藍色的……

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中亞人民長不到……混歐羅巴人種多一點的,如迪瑪希。眉眼深邃、鼻樑高挺,顴弓和顴骨走勢平順,立體度遠超蒙古人種。

但是跟真正的歐羅巴人種相比:

就會發現迪瑪希還是柔和了不少,並且深褐色的瞳孔也讓迪瑪希顯得更加蒙古人種。這種長相在中亞分布非常廣。

像《世界文化》雜誌上刊登的塔吉克女孩:

還有人類學調查資料里的吉爾吉斯女孩:

都有精緻的五官、緊湊的布局和不突兀的顴骨、顴弓。這也是我國新疆少數民族長相具有很強識別度的原因,他們在歐羅巴人種和蒙古人種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此外,混歐羅巴人種多一點的長相,在中亞還有另外一種邏輯:即五官不精緻,眉眼間距大,立體度也不驚人,但就是能讓人一眼看出是白人底子,比如模特葉莉扎維塔。

原因在於圖中圈出來的位置,展現了歐羅巴人種面部骨骼塊面的轉折特點,暗示了骨相走勢的高差。

具體來說就是白種人的額骨較窄,於是顳窩較深(陰影重),眉骨和眉間較高,所以眼眶與鼻骨的連接處較深。

與全智賢作對比,就能明顯看出葉莉扎維塔歐羅巴人種辨識度的來源,骨相的差別是底層邏輯的差別,微妙但又觸及根本。

文化、藝術和基於裝飾的風格

臉是基因的外部表現,奠定了很大一部分美感的基礎,但並不是美感來源的全部。在文化和藝術影響下產生的風格,對美感的展現依舊有不可忽視的巨大作用。中亞地區目前的主流文化和藝術,由四部分組成。

1? 伊斯蘭宗教文化影響下的建築和裝飾藝術

中亞現存大量的伊斯蘭建築,包括宗教建築和世俗建築。其特點簡單來說,在於大量的拱形、圓頂和柱廳式布局,建築母題圍繞著重複、輻射和節律。

由於伊斯蘭教禁止使用人像作為宗教崇拜的對象,故發展出了發達的裝飾圖案藝術。可應用在毛毯、牆繪、掛畫等各種媒介,用於建築外立面和室內裝飾等等。這些圖案往往以植物和各種圖形為主要元素,動物形狀則多使用鳥類。

2. 游牧生活史保留下來的服飾、音樂藝術

在中亞各國,都有數量眾多的人將傳統服飾作為常服:

(塔吉克人路人)

(土庫曼政府工作者)

(烏茲別克女學生)

其服飾特點是便於移動,窄衣窄袖,色彩豐富、裝飾性強。禮制服飾更是注重金屬和寶石材料的使用,來展示財富和權力。

頭飾的種類也十分豐富,例如各種頭巾、斗篷、圍布和帽子等等,這跟游牧民族常年在戶外勞作,防風、隔沙和防晒的功能性需求有關。

除此之外,處於幾個貿易路線交接處的中亞,也留下了無數國家的音樂藝術,並自成風格。像烏茲別克的古典音樂,哈薩克和吉爾吉斯的田園音樂,以及為中亞和蒙古特有的歌唱方式——呼麥。

中亞的民間音樂人甚至會使用琵琶、笛子和簧樂器,猶太豎琴,鼓和揚琴等進行創作,這說明了中亞地區音樂對外交流的廣泛和深刻。

(享譽世界的圖瓦音樂團體Huun-Huur-Tu)

(著名圖瓦音樂人Sainkho)

(哈薩克傳統樂器冬不拉)

3 俄羅斯文化

中亞五國之前作為加盟共和國,被俄羅斯文化全面同化過,除了官方語言使用俄語之外,姓名也包含在其中。像東方娃娃臉的哈薩克排球女神,其姓名就具有明顯的俄式特徵:薩賓娜·阿爾貝科娃。

而像法國攝影師Elliott Verdier鏡頭下的吉爾吉斯,更是會給我們真實的前蘇聯印象:

(穿著和神情都像極了我們印象中的蘇聯工人老大哥)

(吉爾吉斯偏遠小鎮還在進行生產的「蘇式車間」)

4 歐美流行文化

蘇聯的解體,讓世界看到了西方的強勢。在經濟和政治力量的碾壓下,作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中亞國家,開始轉頭擁抱西方文化,這其中包含流行文化及審美等各個方面。這在目前的社交媒體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很多素人和網紅都以誇張的歐美風格為美的標準,進行豐唇、豐臀等一系列「卡戴珊式」的整形操作:

(網紅Toleuova)

(排球女神薩賓娜也逃不過)

這是一種抹去個人氣質特徵的風格,十分簡單粗暴。限於蒙古人種本身相對有限的結構張力,駕馭這種風格並不容易也不太適合。還有一類是走歐美簡約路線,充分尊重自己原生相貌,自信不做妖,美商超高,像模特Farida:

以及Shalkar:

只是這種博採眾長為我所用的美法,門檻很高,很難普及。基於中亞的主流美妝風格依舊是「卡戴珊式」的,基於他們繽紛的充滿可能性的混血相貌,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中亞居民的相貌,基於其複雜的民族融合背景,超越了我們的認知舒適區。迫使我們必須從立體造型的層面去認知和分析,而不是待在同一個人種或文化框架里進行經驗式的審美活動,這無疑對我們的審美能力提出了挑戰。

東西方審美里的各式「顏值bug」,在她們複雜的混血背景下,都得到了非常有意思的轉化,值得我們仔細研究。限於篇幅,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氧App 的精彩文章:

頂流熱巴slay都無水花,「貧民錦鯉」楊超越卻讓流量爆炸?
小s在節目也太敢講,公開阿雅打肉毒還問會臉僵吧?

TAG:新氧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