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與姜維北伐都失敗,但東吳傳奇名將卻四次取勝

諸葛亮與姜維北伐都失敗,但東吳傳奇名將卻四次取勝

北伐,泛指中國歷史上由南向北的大規模戰略攻擊,中國古代歷史之中秦朝到清朝滅亡的二千多年時間裡,發生過很多北伐的戰爭,但大部分北伐都是以失敗告終。

當然江湖小百科這裡說是三國歷史之上的北伐,說起三國歷史之中的北伐,對三國時期感興趣的人都知道,諸葛亮北伐與姜維北伐,其中諸葛亮是在在228年至234年發動五次北伐曹魏的戰役,但未取得重大勝利;而曹魏也曾發動反擊戰,但不成功,最後以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終結,諸葛亮北伐也宣告失敗。

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後,姜維在238年至262年間,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其中大勝兩次;小勝三次;平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歷年史家對姜維的北伐卻是貶多褒少,認為連年征戰,耗損國力至巨。在最後一次北伐進行時,蜀國的廖化都勸姜維休整軍隊,認為「連年征伐,軍民不寧,兼魏有鄧艾,足智多謀,非等閑之輩」,建議勿「強欲行難為之事」。但是小編其實認為到了蜀漢後期,優秀的將領所剩無幾,以攻代守,積極北伐,以漢中為屏障,才能保衛成都的安全,並且總的來說姜維還是勝多敗少,軍隊損耗也是魏重蜀輕。而且姜維北伐的基點已經從諸葛亮時秦嶺西縣和子午谷一線推進到西縣以北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線了。正是因為姜維多次挫敗曹魏大將曹爽,王經,才使得魏軍一直被卡制在秦嶺一線。公元262年姜維十一次北伐失敗之後,黃皓欲以閻宇替代姜維,姜維因厭惡黃皓擅權,向後主請求誅殺黃皓,但後主沒有接受,姜維察覺此舉可能惹怒黃皓,為了避禍便避居沓中,屯田避禍。鍾會,鄧艾領大軍征蜀。公元263年蜀亡。

諸葛亮與姜維是作為三國北伐失敗的案例,三國之中北伐取勝之人是東吳的陸遜,歷史之上把陸遜在公元227年至239年四次參與的東吳與曹魏的作戰稱為陸遜北伐,陸遜四次對魏作戰未嘗一敗,戰績輝煌,戰果豐碩。曹魏,曹休、賈逵、滿寵、朱靈、蔣濟等都敗在陸遜手上,可見其過人的軍事才能,四次北伐之中最為著名的是石亭之戰,使出動大軍魏國,損兵折將,曹休不久病死,魏國也一直到東興之戰,才再次發起來大規模的攻吳行動。石亭之戰後一年,孫權稱帝,威名大震。

陸遜在軍事才能應該說有很高的成就,征討山越,謀關羽取荊州,夷陵破蜀,北伐獲勝,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二十餘年。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可惜這樣的社稷之臣晚年捲入東吳太子黨爭之中,被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的孫權猜疑,最終因此此事情而死,歷史之上在厲害的人一但捲入帝王之事中都很難能完全脫身而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旅行者 的精彩文章:

漢末三分,最耀眼的明星將領,如果沒有英年早逝,三國將更加精彩
三國之中赤壁之戰中的獲勝的關鍵點火燒赤壁其實是假的

TAG:漫旅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