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弘時是嫡長子,又深得雍正器重,為何會落了個凄慘死去的下場?

弘時是嫡長子,又深得雍正器重,為何會落了個凄慘死去的下場?

清史記載,弘時是因為年少放縱,行為不端,被雍正削去宗籍而死。削去宗籍會讓弘時的身份一落千丈,但並不能讓弘時直接死亡。是什麼造成了弘時的死亡,自殺、生病,亦或是真如坊間所說,弘時是被雍正賜死的?

弘時是雍正的第三子,由於他的兩個哥哥弘暉、弘昐都早夭,所以他是雍正實際上的「嫡長子」。還有,弘時的生母是雍正寵妃齊妃,齊妃共為雍正生了3個皇子,這讓她在雍正心中很有分量,但不幸的是這三個皇子只有弘時長大成人。因為齊妃受寵的原因,弘時是因為子憑母貴,他在雍正朝的身份地位也比較高。

若按照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來說,弘時就是儲君人選,但清朝將這一制度改變了,改為立賢制,即讓諸皇子中才能品德俱佳的皇子做皇帝,這能確保國家的長盛不衰,但是這種制度也並非是美無缺,由於立賢不立長,也意味著每位皇子都有繼承皇位的可能,這也加劇了皇子之間的皇位爭奪。

雍正最為九子奪嫡中的重要一員,他自然明白這種制度的危害,所以他上台後,開始著力改變這種情況,他將立賢制改為了秘密立儲制,即在皇帝健在的時候,不會公布皇位的繼承人選,而是以密詔的形式,等皇帝去世後再將皇位傳給繼承人。這也意味著,諸皇子都不知道誰會被立為儲君。

雖說如此,但是弘時作為長子,而且雍正皇子很少,這也意味著他被立為儲君的可能性很大。鑒於此,弘時也積極表現自己,對雍正交給他的工作是兢兢業業的完成,再加上自身處理政務能力不錯,怎麼看都是一個合格的儲君,弘時也有很大的信心,認為他會成為下一任皇帝。

雖說如此,但弘時的美好幻想被一件事打破了。每年的三月康熙的忌辰,雍正作為一國之君,都會前往皇陵祭拜,但是這年,雍正沒有親自去祭拜,而是讓弘曆代他前往祭祀。按照規定,普通的阿哥沒有資格代替皇帝去祭祀的,只有被立為了太子,才有這種權力,這也意味著,弘曆才是雍正心中的儲君人選。

雖然出現了這種情況,但弘時仍心存幻想,兢兢業業的完成雍正交給他的事務,努力在雍正面前表現自己,希望改變雍正的決定,立他為儲君,但第二年祭祀時,雍正仍派弘曆代替他去祭祀,這意味著弘曆就是太子無疑了。

這給了弘時很大的打擊,在加上他的母親齊妃也因年老色衰,不再受寵,這讓弘時的心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開始痛恨雍正,雍正交給他的事也是敷衍潦草,引起了雍正的不滿。弘時還在背後,對他的幾個皇叔進行評論,說他的幾個皇叔,只有八皇叔最有才幹,只是生不逢時。

胤禩是雍正爭儲時期的死敵,他繼位後對胤禩和八爺黨的其他成員都進行了殘酷打擊,但聽到弘時公然為胤禩說話,自然心中不爽,找機會訓斥弘時。若弘時能適可而止,雖然當不上皇帝,但至少能位居高位,一生顯赫,但他卻不懂得慎言慎行的可貴。在一次宗祠祭祀上,弘時當著眾人的面,勸雍正釋放了被他軟禁的皇叔,還說康熙若看到他這也打擊手足,一定會很不得安寧。

這激怒了雍正,他不但將弘時革去宗籍,還將他趕出了皇宮,賭氣將弘時過繼給胤禩為子。雍正的反應時弘時始料未及的,看到雍正要和自己斷絕父子關係,再聯想到雍正對手足兄弟的殘忍,這讓弘時對自己的未來憂心忡忡。被雍正趕出皇宮後,弘時很快就病倒了,雖然有醫生救治,但弘時的是心病,醫生也沒有能力醫治,最終在憂鬱和恐懼的心情下,弘時抑鬱而終。

雖然弘時不是被雍正賜死的,但結局同樣悲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號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楊貴妃有沒有被縊殺在馬嵬坡?她去了日本的說法是否屬實
漢武帝的4個妻子,陳阿嬌3人皆遭厭倦,為何李夫人能得專寵

TAG:七號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