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鋰電裝備製造:杭可科技 vs.利元亨

鋰電裝備製造:杭可科技 vs.利元亨

文丨億歐汽車分析師郝晨曼

編輯丨周到/楊雅茹

時值六月,在千萬學子迎戰高考的同時,申報科創板的多家企業也迎來了自己的上會大考。6月5日,科創板第一次上市委審議會議召開,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准科技三家企業成功過會,距離上市目標僅一步之遙。6月13日,第三次上會審核即將啟動,鋰電裝備製造企業——杭可科技,成為準考生之一。

相比之下,「同行」利元亨備戰科創板的道路顯得更為坎坷。3月22日,利元亨作為首批申報企業獲得受理。2個月後,或因其審計機構正中珠江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利元亨的上市申請遭遇中止,經歷複核後於近日恢復受理,目前處於第二輪問詢回復狀態。

杭可科技與利元亨都以鋰電池製造裝備為主營產品,但在細分領域營業稍有差別。據億歐汽車了解,鋰電池的生產流程包括電極製作(前段)、電芯合成(中段)、化成封裝(後段)三個階段。其中,杭可科技主要生產充放電設備,屬於後段裝備;利元亨的產品覆蓋電池製造全流程,但其向最大客戶寧德新能源提供的產品以中後段裝備為主。

提到雙方客戶,寧德時代(CATL)及其原母公司寧德新能源(ATL),在電池行業的霸主地位有目共睹。杭可科技、利元亨與ATL、CATL的合作發展方向截然相反,前者由合作走向分裂,後者卻堅定維持合作關係至今。億歐汽車認為,這可能已經對兩家裝備製造企業的收入增長造成了直接影響。

據杭可科技在第三輪問詢回復意見中披露,2015年以前,杭可科技與寧德新能源曾有密切合作,此後ATL希望杭可科技獨家為其供應設備,這與杭可科技發展多元化客戶的策略相背離,因此二者合作熱度降溫。寧德時代脫胎於ATL,相似的經營理念也成了阻礙杭可科技與其建立業務往來的重要原因。

與杭可科技不同,利元亨成立之初即與ATL達成合作,為其供應電芯裝配設備和電池檢測設備,隨後緊密的合作關係維持至今。2018年寧德新能源為利元亨帶來的收入佔到主營業務收入的66%,寧德時代也在總營收中佔到近10%的份額。

對比杭可科技與利元亨近三年的經營表現可見,雖然兩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保持增長,但利元亨的增勢明顯更為強勁。同2017年相比,杭可科技的營收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下降近一半,利元亨則基本保持穩定,而且凈利潤增長率遠高於營收增長率,說明公司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利元亨較好的成長性表現,很大程度上歸因於與頭部客戶結成的密切合作。鋰離子電池製造裝備有著高度定製化的特點,重量級客戶需求量大且穩定,供應商與之合作,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定製化對生產效率的負面影響,從而獲得更多收益。

然而,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利元亨的客戶集中度過高,未來首要客戶一旦出現經營不利,公司將承受較重損失。杭可科技發展多元化客戶來源的策略,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增收,卻能有效規避「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造成的風險。兩種經營理念都不完善,但或許後者對企業的長期成長更為有利。

截至目前,對於新能源汽車相關領域申報科創板的5家企業,億歐汽車已經選其各自特點做出解讀。關於5家企業的研究報告將展示更多全景信息,敬請保持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從行車記錄儀到兒童安全座椅,70邁重新定義車內場景
嘉里物流因行使購股權折讓發行29.95萬股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