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DIY才用到的技術 如今放到手機里會是什麼效果?

DIY才用到的技術 如今放到手機里會是什麼效果?

手機涵蓋的功能越來越多,在很多場合中手機可以說是「電子身份證」:隨身不帶身份證沒有什麼問題,可如果出門不帶手機會很麻煩。過去依賴電腦才能做的許多事情,很多都可以用手機解決了。

手機支付普及,出門不帶手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強大性能的手機性能是每個手機用戶的剛需。可是手機尺寸的物理空間比較小,在小尺寸空間內塞進強悍性能本來就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為解決這些矛盾,電腦端的技術也不得不應用於手機中,今天就向大家盤點一下一些PC端向手機端遷移推廣的技術。

液態散熱

2013年上市的NEC Medias X N-06E是世界第一台採用液冷熱管散熱的手機。同時這也是NEC的最後一款手機。

NEC Medias X N-06E

液態散熱技術原理是利用蒸發製冷,使散熱管兩端溫差變大,這樣熱量就能快速傳導出發熱量較高的區域。一般來說,熱管內部有吸液芯和散熱用液體,當一端受熱時,液體蒸發氣化以吸熱,另一端冷凝放熱將氣體轉回液體,再通過吸液芯的毛細作用迴流到受熱段,從而實現發熱區域的散熱。而藉助於此種製冷方案,散熱更徹底,甚至超過了金屬材料導熱設計方案。

液態散熱原理

手機上的液冷散熱到底有沒有用?

1、液態散熱中熱管可以加速熱傳遞是真的。熱管限於手機體積,熱管的截面不能像PC端截面一樣同為圓形,理論上手機液態散熱效果不如PC端液態散熱,但在實際的測試中不難發現液態散熱對重度使用中穩定性有較高的提升。

液冷管內含有吸液芯

2、液態散熱還取決於液體本身的比熱容和總量。水的比熱容最高,出於安全性考慮,手機內熱管里基本不會採用這種方案。最穩妥的方案是液體材質選取具有絕緣性的礦物油或其它同類液體,它們的比熱容都小於水。

在這方面的代表手機是努比亞紅魔3、vivo X27 Pro。

vivo X27 Pro中「零感水冷散熱」技術含量很高

風扇散熱

液態散熱在手機上比風扇散熱容易實現的原因是液態散熱模型在手機上實現難度低於風扇扇熱。毫無疑問,如果一款手機內塞進風扇是令人嘖嘖稱奇的。Asus ROG Phone遊戲智能手機是通過拓展配件「AeroAcgtive冷卻器」做到風扇散熱。真正將風扇內置的手機是努比亞紅魔3。

Asus ROG Phone過拓展配件「AeroAcgtive冷卻器」實現風扇散熱

紅魔3被網友熟稱「波音3」,因為高達14000轉的風扇相當于波音飛機的三倍。而且紅魔3內置風扇壽命高達3萬小時,風扇連續使用用到壞也還是需要27年之久。內置風扇需要考慮的核心點有:風扇功耗、風扇體積、風扇噪音、風道防灰和手機體積控制。

攝像頭和指紋中間的就是風扇進風口

努比亞解決這些著實下了功夫:選用高轉速、低噪音、低功耗、具備IP55防塵防水的風扇,獨立設計風道和機身。

除了風扇散熱外,紅魔3內置液態散熱的,雙重散熱的遊戲體驗,「波音3」不會讓人失望。

高刷新率屏幕

在電腦端因為有165Hz和240Hz刷新率的存在,144Hz刷新率顯示器已經不能算是高端外設。高刷新率能夠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和流暢的操作感受,技術進步帶來的體驗升級這是毋庸置疑的。

刷新率屏幕功耗高,手機搭載高刷新率屏幕對手機電池很具挑戰

受電池容量影響,手機端的屏幕長期受困於60Hz刷新率。2019年國產手機競爭激烈,激烈的競爭才會有更多科技應用在手機市場,拳拳到肉的創新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慾。

一加7 Pro的高刷新率屏幕實際使用非常震撼

第一塊搭載高刷新率屏幕的手機是一加7 Pro。這塊90hz刷新率的屏幕使用體驗非常好。一加CEO劉作虎宣稱這款屏幕花了1億美金在三星定製的屏幕。用戶上手的實際體驗對得起這定製花掉的1億美金,90Hz刷新率的流暢體驗遠超於當前普通手機60Hz刷新率屏幕,用了就回不去了。

那在手機上有沒有120Hz刷新率的屏幕呢?還真有。今年索尼在MWC展會上首次展出了自家旗艦——Xperia 1。

索尼Xperia 1屏幕素質極高

這款手機採用6.5英寸21:9的4K HDR OLED屏幕,解析度為3840×1644。這是手機行業首款4K HDR的OLED 屏幕,再一次展現了索尼在顯示領域的實力,這款屏幕的比例很特殊,十分修長,同時這款手機並不沉,握在手裡質感圓潤。同時這款手機支持120Hz的屏幕刷新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OL科技早報 的精彩文章:

realme X PK紅米Note7 Pro誰才是性價比之王
4K時代 你需要了解廣色域是什麼黑科技

TAG:ZOL科技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