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明教第十三代教主,宋江的鐵杆粉絲,起事後被岳飛鎮壓

他是明教第十三代教主,宋江的鐵杆粉絲,起事後被岳飛鎮壓

話說光明頂上明教群雄被成昆暗算,一幫人閑著也是閑著,說不得就給張無忌普及了一下明教歷史。說不得道:「小兄弟,我明教源於波斯國,唐時傳至中土。當時稱為祆教。唐皇在各處敕建大雲光明寺,為我明教的寺院。我教教義是行善去惡,眾生平等,若有金銀財物,須當救濟貧眾,不茹葷酒,崇拜明尊。明尊即是火神,也即是善神。只因歷朝貪官污吏欺壓我教,教中兄弟不忿,往往起事,自北宋方臘方教主以來,已算不清有多少次了。到了南宋建炎年間,有王宗石教主在信州起事,紹興年間有餘五婆教主在衢州起事,理宗紹定年間有張三槍教主在江西、廣東一帶起事。」其實說不得漏掉了兩個更出名的教主:鐘相、楊幺。

鐘相,湖南鼎州武陵人,沒啥特殊才能,就是會忽悠(無他技能,善為漫誕),自吹身懷絕世神通,能與天上神仙對話,他的信徒們生了病不用吃藥,只要喝他的符水就能治癒。當地人都叫他鐘顛,又稱鍾老爺。無知小民翕然而從,紛紛帶著糧食和財物來到鐘相家「拜(鍾老)爺」。如此二十多年,鐘相積累下億萬家財,期間雖有有識之士向當地官府反應鐘相潛謀不軌,但是當地官員苦無實據,再則宋徽宗時期奸臣當道,活躍於梁山的宋江和浙東的方臘等四大寇都鎮壓不過來,哪能顧得上鐘相這種小毛賊。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汴梁淪陷,宋徽宗趙佶恓惶北狩,康王趙構倉皇南下,宋軍沿途剽掠,趙構政權為了在臨安立足,更是橫徵暴斂,激起江南民眾紛起反抗。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二月,鐘相聚眾起義,自稱「天大聖」,焚官府、寺院、城市及豪右之家,殺官吏、儒生、僧道、巫醫及有讎隙之人,謂賊兵為爺兒,謂殺人為行法,病者不許服藥,死者不許行喪。很快蔓延了十九個縣。

《西遊記》裡面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其實跟鐘相自稱「天大聖」一樣,都是明教的稱呼。《西遊記》之所以訶佛毀道貶儒,就是因為吳承恩是個明教徒。這個問題不展開。明教經書《摩尼教殘經》記載:「唯有大聖,三界獨尊,是眾生慈悲父母,三界大引道師,含靈大醫療主,妙空能容眾相,上天包羅一切。」另一部經書《下部讃》中大聖二字出現的地方更多。

鐘相只折騰了一個月就被宋軍孔彥舟部鎮壓。孔彥舟,字巨濟,相州林慮(今河南安陽)人。亡賴,不事生產,亡命為盜,靖康初應募。孔彥舟本為強盜,招安後成為政府軍,率部征討鐘相。開始鐘相打了幾個小勝仗,有點驕狂,孔彥舟於是派了幾個心腹士卒前來拜爺,希望加入明教,鐘相喜而納之。部屬楊幺諫曰:「我觀來者,衣藍縷,獻諛詞,殆非善類,願大王察之。」鐘相曰:「入法皆為兄弟,毋相猜嫌,苟萌惡念,神必殛之。汝何疑焉。」楊幺曰:「苟姦細入,雖悔何及。」很快這幾個姦細跟孔彥舟裡應外合,將鐘相和他的老婆孩子抓了,檻送長沙凌遲處死。這又是一個梁山泊鎮壓方臘的翻版。

鐘相死後,楊幺自號「大聖天王」,繼續帶兵作戰。楊幺本名楊太,在家中年齡最小,因此被稱為「幺子」,意思最小的孩子。古人有句話:「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子。」所以人們稱呼楊太為楊幺而不名。楊幺出身貧賤,少時助人操舟,載貨物往來洞庭,客以其謹願,且執役勤,多投之錢。就在干擺渡的這段日子裡,楊幺經常聽到往來客商說起山東宋江一開始嘯聚梁山泊,官軍莫敢近,後來接受朝廷招安,鮮有善終者,輒為嘆息,並悠然神往。幾年之後楊幺加入明教,拜鐘相為爺,鐘相甚倚重之,嘗謂左右曰:「楊幺有長略,堪任繁劇,他日繼我志者,必此子焉。」

楊幺在洞庭湖中結寨,連敗官軍,堅持到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二月,宋高宗趙構調集20萬大軍,命張俊為諸路兵馬都督,岳飛為荊湖南北路置制使,趨洞庭湖圍剿。五月,宋軍封鎖緣湖四面諸江河要津後,岳飛率所部至鼎州,先對義軍諸寨遣間誘降,分化瓦解義軍;繼以大軍壓境,示師威脅。

在岳飛強大的攻心政策下,義軍首領楊欽、劉衡、金琮、劉詵、黃佐等人相繼出降,惟有楊幺、夏誠等人仍然據寨自固。楊幺從小得了宋江的教訓,知道投降也是沒有出路的,所以負隅頑抗。岳飛遂以楊欽為嚮導,進圍楊幺水寨。楊幺率軍出戰,被岳飛擊敗,眼看大勢已去,遂泅水突圍,結果被岳飛部將牛皋擒獲,英勇就義。

鐘相為明教第十二代教主,楊幺是第十三代教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月 的精彩文章:

她是方臘關門弟子,明教第九代教主,十二年後再次揭竿而起
謝遜和殷天正因何結怨?為啥殷天正王盤山揚刀立威謝遜要去砸場子

TAG:唐風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