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哈佛教授眼中的孟子哲學:在變化無常的世界裡,求取仁義之心!

哈佛教授眼中的孟子哲學:在變化無常的世界裡,求取仁義之心!

自由是一種不受外界管制的個人行為,更是一種不受審查的自我的順暢表達。

——羅納德·德沃金

自由是一種個人不被外力干涉的狀態。個人之自由可謂之為個人之領域。在此領域以內,個人得以其一己之自由意思而行動。政府或任何他人都不得擅自侵入或干擾。

如果說一個人是自由的,意味著同時存在兩種面相——個體能夠被公權力所保護,又不會被公權力過度干涉。個體自由依賴於國家機關對政府機關的限制,包括對民主政府的限制。

自由可以分為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消極自由側重於不被外力干涉或侵犯,積極自由傾向於對國家政治的參與。

政府能夠協助個人抵抗來自共同體內外的威脅,但政府自身存在著保障個人自由和侵犯個人自由的雙重可能,要由國家授權給政府以公權力上的監督和制約。國家只有在超越政府的前提下,才能被視為個人自由的源泉。

網友對自由與人格的理解:

由於可見人生的短暫,許多人放棄了追求人格完美,依從著肉體的喜好,在短短的地上人生中盡量開心自己,也不相信死後有什麼永恆的靈魂繼續存在。

卻不知,人格就是我們在永恆的自由世界中的自我的外在表現,是自我在自由世界中所獲得的自由度。人格越豐富,越完美,則自由越多。所以,人格帶來自由。自由則帶來自我在自由世界中的永恆存在。

不相信永恆的人,會放棄人格的完善,沒有一百年後的打算,只知活在當下,哪管死後有多麼的不自由和殘缺。由此造成我們現代人的短視和及時享樂,導致很多隱性惡的發生。

與人生之後的無窮之時間相比,人生這幾十年何足掛齒。但這極少的時間,卻決定一件極其久遠的事情。所以,每個人更應把目光,把目標,放在將來無盡的時間之上,把眼前的每一天都在良心和傳統美德中完完美美地過好。

結語:在永恆的宇宙中,人是自由的,但同時也是最不自由的。如果我們仍執迷於自我的小世界,仍囿於自己的那點私利和慾望,我們終將離未來的大同和大自由越來越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人生路上做好這5點,安靜平和,活出繁花似錦!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