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抗衰,從「珍膝」開始

抗衰,從「珍膝」開始

抗衰,從「珍膝」開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人老腿先老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道出了一個重要的自然規律:人的衰老在生理上往往首先表現在腿部的衰老上。我們的日常活動無論是站立、行走還是跑跳,都離不開腿部肌肉和骨骼的支撐,所以自然磨損也最厲害,也最早出現老化。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也是承重最多的關節。當下肢關節特別是膝關節發生老化損傷時,往往會影響到腿部的功能和作用,進而導致人體活動受限,身體素質下降,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穀雨

抗衰,從「珍膝」開始

1

對號入座查查有無膝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指關節的退行性病變,生活中常稱其為骨質增生(骨刺),其發病的核心是關節軟骨的退化。軟骨是覆蓋在關節骨面的一層光滑且有彈性的組織,可以最大程度地吸收和緩衝關節受到的應力負荷,保護關節不受損傷。當膝關節隨著人體的衰老逐漸退化時,軟骨逐漸磨損變薄,失去正常功能,導致關節活動時骨與骨之間缺少了軟骨的潤滑和緩衝,同時還會產生大量炎症因子,於是出現關節疼痛、腫脹和僵硬等癥狀。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骨關節炎患病率居高不下,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46.3%,70歲以上達62%。其中,膝關節骨關節炎患病率為8.1%,這意味著100個人當中就有8人受到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折磨。

早期膝關節骨關節炎常表現為膝關節在上下台階、長距離行走、爬山跑步等中強負重活動後的酸脹不適,打軟腿等,往往休息後可緩解。隨著年齡的增加或者疾病的發展,會出現明確的膝關節疼痛、僵硬、屈伸活動受限,關節內無菌性炎症較重時還會出現關節的腫脹積液。當膝關節骨關節炎發展到中晚期,關節活動時會有明顯的骨擦感、骨擦音,隨著關節骨軟骨的磨損以及關節穩定性喪失,在外觀上膝關節會出現明顯的畸形(譬如羅圈腿)。

穀雨

2

摸清膝關節炎的「罪魁」

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生髮展,可歸結於三點:正常衰老,異常受力,意外創傷。

正常衰老

年齡是影響骨關節炎發生髮展的最主要因素。遺傳、性別、生活方式、心理環境等因素,都會左右骨關節炎的發生髮展。女性在更年期後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進而影響骨質代謝,容易發生骨量減少、骨質疏鬆。很多研究顯示,骨質疏鬆和骨關節炎具有相關性,所以女性骨關節炎患者要遠遠多於男性。

異常受力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負重關節,機械應力的異常會破壞關節力學平衡,如果這種異常應力長期、持續作用,會導致膝關節結構包括軟骨和骨,以及滑膜、韌帶、肌肉等軟組織結構發生病理性改變,最後骨關節炎就出現了。

研究發現,肥胖女性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病率是正常體重女性的4倍,而男性則為4.8倍,減肥能明顯降低膝關節骨關節炎25%~50%的發病率。

膝關節在活動過程中的受力狀態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蹲起、跑跳等活動時膝關節受力可以達到體重的6倍~8倍。對於一些特殊職業人員,如礦工、農民、建築工人等重體力勞動者,軍人、職業運動員或舞蹈演員等,由於膝關節長期持續處於高強度的受力狀態,關節退變會更早發生。

不良運動習慣也會引起關節異常受力。如運動前不充分熱身、盲目增加負重強度、錯誤的跑步姿勢等,特別是對於一些原本沒有良好運動習慣的中老年人,突然開始爬山、跑步、高強度徒步等運動,很容易導致骨關節炎發作。

下肢畸形也是導致膝關節異常受力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膝關節周圍畸形,如膝內、外翻(人們常說的羅圈腿、O型腿,K型腿和X型腿分別指單側和雙側膝外翻畸形)、髕骨半脫位和脫位等。這些畸形有的是先天的,如佝僂病,有的是後天因素造成的,如創傷。

更有一些是單純生理髮育性畸形,因程度較輕、外觀不明顯,所以容易被忽視,但如果這類人同時存在肥胖、創傷、老年性退變等疊加因素時,就容易導致骨關節炎提早發生。在不同時期採取針對性措施矯正畸形,改善關節受力狀態,可以達到有效的預防作用。

意外創傷

日常活動中膝關節創傷很常見,小到不經意的肌肉軟組織扭傷,大到嚴重的骨折脫位。關節創傷是引起關節退變提早發生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微小創傷的累積,還是關節內重要組織如半月板和關節軟骨的直接損傷,都會直接影響關節的功能,最終產生退變性關節炎。

當膝關節創傷發生後,應及時就醫,輕中度拉傷治療後,可恢復到受傷前的活動狀態。而對於一些重度無法復原性的損傷,特別是關節軟骨的損傷如關節內骨折等,即使經過治療已經獲得最理想的結果,也要在今後的日常生活中格外注意,盡量不做關節負重較大的活動。

穀雨

3

發力「防老化」 對症有措施

膝關節骨關節炎非常強調早發現、早治療,治療目標是緩解疼痛,阻止和延緩骨關節炎的加重,保護關節功能,改善生活質量,避免因病致殘。

保守治療是膝關節骨關節炎最主要、也是首選的治療方法,適用於各個時期的骨關節炎患者。它包括控制體重,運動管理,調整生活習慣等。有明顯疼痛癥狀的患者,可用藥物治療。

依據國內外骨關節炎治療指南的建議,體重指數超過24,即應該減肥,這是保護膝關節最直接的方法。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也就是說,對於一個身高1.6米的人如果超過61.44公斤就應該控制體重了。

生活習慣的調整,主要是指針對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要減少甚至放棄會顯著增加關節負重的活動,比如爬山、長跑、跳躍、反覆或長時間的下蹲、上下樓梯等。合理膳食,保證鈣的充足攝入。

不過,減少活動不等於不活動,保持適度合理的運動是必須的。骨關節炎患者均應在最小負荷下進行適當的肌肉力量訓練和低強度有氧運動。此類肌力練習包括平卧位直腿抬高或靠牆位半蹲等,有氧運動可進行游泳(盡量選擇仰泳和自由泳)、騎車(應把座位調高,避免過度屈膝)、慢跑等。

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使用拐杖、支具、助行器等輔助設施能有效減少關節負重,緩解不適癥狀,但是一定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學會正確的使用方法,以免適得其反。針灸、按摩、衝擊波治療、經皮神經電刺激等中醫或物理治療措施,也可以嘗試,但須規範治療。

對於有明顯疼痛癥狀和炎症性關節積液的患者,口服藥物抗炎十分必要。目前在我國,骨關節炎患者的就診率僅為50%,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從出現疼痛到首次就診的平均時間為兩年。抗炎藥物的選擇應由骨科醫生決定。對於一些關節內注射抗炎藥物的治療方法,目前尚存在爭議,不要盲目使用。

當膝關節骨關節炎發展到晚期,關節軟骨嚴重磨損甚至消失,關節內的韌帶、半月板等結構出現不同程度損傷,患者出現明顯的疼痛和關節功能障礙,活動受限,生活質量嚴重下降時,外科手術將是最有效的方法。

穀雨

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任醫師 蔣毅

編輯:欒兆琳

校對:余運西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83FRP8M3】獲取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姑娘,別讓性傷害了你
從病房樓里的書吧看閱讀的營養與力量

TAG:大眾健康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