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好的我們,是那個在堅韌地成長的我們 ||女性觀

最好的我們,是那個在堅韌地成長的我們 ||女性觀

這兩天高考。我去看了一部校園青春片《最好的我們》,裡面講一群高中學生的故事。

《最好的我們》改編自八月長安的同名青春小說,說的是耿耿與余淮兩人在高中校園裡的純真愛情、以及之後的分離和重逢。主演陳飛宇、何藍逗,正青春年少;陽光下,甚至可以看到他們臉頰上的絨毛,奔跑後那汗津津的面孔,洋溢著是青春荷爾蒙的氣息。

青春真好啊!

不過,比青春更好的是,那是一個可以為希望而努力、而奮鬥的青春。

最好的我們,是那個在堅韌地成長的我們 ||女性觀

《最好的我們》劇照


1/3

耿耿,是一個容貌平凡的學渣女生,而余淮,則是成績最好、打籃球最帥、英俊不凡的學霸。偏偏余淮挑了耿耿作為同桌。

那時的耿耿,跟余淮就像是歡喜冤家,他們互相猜測心思。耿耿總是心頭小鹿亂撞,一時大膽,一時縮手;只想著,他是不是要向我表白了?他是不是要說喜歡我了?

這時候的女孩,就像每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一樣,情竇初開,但是,既不知道愛情是什麼,也沒想過路該怎麼走,就是一腔的少女心事,臉紅紅的,時不時偷偷地看他。

最好的我們,是那個在堅韌地成長的我們 ||女性觀

但隨著時間流逝,耿耿才意識到,他們終將畢業,終將奔赴不同的學校,走向不同的路;耿耿的第一次成長,是意識到她必須為自己的愛情付出努力。

耿耿與閨蜜貝塔一起在操場跑道上跑八百米的時候,貝塔對她說:

「余淮以後是要去清華或北大念書的,你呢?你只聽說過猴子爬到樹上摘猴,什麼時候聽說猴子撿桃了?你要做,就要做那個要讓他很辛苦才能夠著的桃子,而不能讓他彎下腰去遷就你。」

耿耿恍然大悟,燃起了鬥志,她在跑道上奮力奔跑,用盡全身力氣!

最好的我們,是那個在堅韌地成長的我們 ||女性觀

結果,卟哧,她摔倒了。

沒錯,人生沒那麼容易,不是努力就一定有收穫。對於耿耿來說,這是一種成長。後面,真正的艱難考驗才開始呢。

在沒有愛情的日子裡,耿耿努力做樹上最高的那顆桃子;可是那多年以後,當初的那些單純的小美好,是否足以變成能扛得住現實的千鈞重擔的愛情?

初戀那麼青蔥迷人,很容易讓人沒有去察覺,即便沒有餘淮,耿耿也是一個非常有主心骨的人,她中學的時候就意識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是攝影,她向來很有主見。愛情不過是一個可選項。

最好的我們,是那個在堅韌地成長的我們 ||女性觀


2/3

這個世界的推動力是什麼?我認為,是理性、愛與求知慾。

很多時候,我們活著的意義,或者是尋找感情與溫暖的籍慰;或者是學習、了解這個世界的奧秘。而理性,則是我們抵達目標的路徑,

所謂的成長,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為之努力。但比起努力的過程來說,更難的,是你知道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在哪裡。

最好的我們,是那個在堅韌地成長的我們 ||女性觀

像耿耿那樣確定自己的「小目標」,就是考去北京上大學,和余淮在一起,這是容易的。正如現實當中每個孩子從小都會被要求,好好讀書,爭取考上好大學一樣。——但是,考上以後呢?找到工作以後呢?進入社會以後呢?你要成為怎麼樣的人,要走怎麼樣的路?這道題就很難了,世界上到處都是正確答案。

我並不是一個「愛情至上」的教徒,但卻覺得,「愛」這種東西,可以成為一種信念,一種人生的催化劑;它可以成為我們前進的驅動力。

最好的我們,是那個在堅韌地成長的我們 ||女性觀

不是有很多人的青春里,就像耿耿一樣,為了能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而開發出自己的能量嗎?包括我自己,也是一個例子:


高中時,我的成績只是中不溜秋的,因為但暗戀一個比我高一屆的成績最好的師兄,玩命地學;結果他沒考好,差了一點點,只去了一個普通大學,我卻在高考中成了我們市裡文科的第三名,考上了他考不上的重點大學。——最好笑的是,人家從頭到尾都不知道這件事。

當然,這一頁很快就掀過去了。但那時的我,是第一次知道自己是有力量的,自己是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的,也是第一次策劃和安排自己的人生方向。所以,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我非常動容。

成長的初始動力,可能是愛,可能是痛苦,但無論如何,你在這個過程中,成長了,你了解自己的能量所在,你發現了自己可以抵達想要的方向。多年以後,你會感謝它的。


3/3

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是很想寫一寫耿耿是怎麼從一個單純的、懵懂的、對愛充滿期望的豆蔻少女,變成一個自作主張選擇專業、選擇學校、選擇不計後果的愛情的現代女性的。她完成了這個歷程。

但問題是,在真實的社會裡,我們能看到的,都是一張張平靜的笑臉,近沒有人會把痛苦或眼淚往外流。只有在多年後一對比,才會發現,啊,當年那位女學渣,竟然成了我們當中事業最好的。

最好的我們,是那個在堅韌地成長的我們 ||女性觀

沒有人能聽到她的骨骼里拔節成長的聲音。

提到女性成長,我總會想起剛剛完結的《權力的遊戲》。到了後半場,幾乎在每一個主場上都是女性成為掌權者,女性的成長更快。給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珊莎。她從一個一心只想取悅她的王子,當一個充滿粉紅泡泡夢想的嬌滴滴的貴族小姐,在經歷了九死一生之後,終於不再是「小鳥」,而成為心計深沉、有謀有略的北境女王。江山是她自己守下來的。

珊莎的初心是甜蜜而溫柔的愛情,就像喬佛里國王曾帶給她的幻想那樣。但當她家破人亡、無父無母、無枝可依,每天都在生與死的邊緣的時候,她不得不努力保護起自己,努力去揣測人心。最重要的是,她拋棄了一切幻想,放棄了不切實際、沒有意義的「初心」。

這個成長過程,無異於剝皮拆骨,很痛苦。

我常常覺得,女性要成長、要成熟,首先要明白的是,你無法依靠別人;愛情也許是你的動力,但一定不是全部。我們平庸的生活,不可能有美劇里那麼驚心動魄。但不經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尤其在經常讚美女性「單純」「聽話」這些優點之後,女性很容易喪失了成長性、只是扁平的一張紙。

最好的我們,是那個在堅韌地成長的我們 ||女性觀

如果相信了女性天然就可以減少努力,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回家過小日子,那麼,等你遭受變故的時候,早已被磨礫得沒有絲毫稜角可以對抗風險了。

我們確實不該感謝挫折;就像耿耿其實不應該原諒一聲不吭就人間失蹤七年的余淮,不應該感謝那個只會逃避問題的男人帶給她的傷痛,讓她變得更堅韌強大;她們應該感謝的,是那個百折不撓的自己,一個千瘡百孔,卻更有力量的自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侯虹斌 的精彩文章:

何必追問林徽因一生最愛是誰?多看看她做了什麼吧

TAG:侯虹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