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伯侯姬昌和次子姬發都姓姬,為何長子卻叫伯邑考,收養的?

西伯侯姬昌和次子姬發都姓姬,為何長子卻叫伯邑考,收養的?

「武王伐紂」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不管是在史書上,還是在《封神演義》等小說中,武王姬發似乎都是伐紂的主角。但大家應該清楚的是,當年第一個舉起伐紂大旗的並不是姬發,而是他的父親西伯侯姬昌。姬昌因為在周的領地上勤政愛民,讓百姓安居樂業,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投奔他,周族的勢力也越來越大。商紂王帝辛忌憚周族的強大,將姬昌召到朝歌軟禁起來。後來周族大臣用金錢、美女賄賂商紂王,姬昌才被釋放出來。姬昌出來後,就四處招攬賢才,舉起了反商的大旗。

在周文王反商的過程中,他的兒子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武王姬發。但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姬發只是次子,西伯侯長子為伯邑考。如果伯邑考不早死,那繼承王位的人應該就是他。很多朋友說,西伯侯當年收養了很多義子,光兒子就有100多個。姬昌、姬發都姓姬,伯邑考卻姓伯,他會不會是姬昌的養子?如果是那樣的話,即使他活著,王位也與他無緣了。

如果持這種想法的朋友,小編只能告訴你們想錯了。伯邑考其實也姓姬,本名姬考,與武王姬發同父同母,所以他是姬昌的嫡長子。之所以被世人稱為「伯邑考」,是因為古人對於名字的叫法不同。在古代,兄弟們之間的排行都用「伯仲叔季」來表明。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如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因為排行第二,所以就被稱為「仲尼」。因此,伯邑考名字前的「伯」字,只是用來表示他是西伯侯的長子。而「邑」通常指代的是他世子身份,所以姬考就被人稱為了「伯邑考」。同樣的,西伯侯的三子姬鮮,也被人們稱為「管叔鮮」。

那伯邑考又是如何喪命的呢?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社會,諸侯國之間有互相交換質子的傳統。尤其是一些小國,更要將兒子送到宗主國才能獲得平安。周文王被拘禁時,伯邑考當時正在朝歌為質,給商紂王駕馬車。紂王為了試探周文王,故意烹殺了伯邑考,將他做成肉羹給周文王吃。紂王信誓旦旦的說:「姬昌不是被百姓稱為聖人么?聖人應該不會吃自己兒子肉做的肉羹。如果他不吃,那我就有理由殺他了。」但姬昌為了替兒子報仇,替天下人推翻暴虐無道的商紂王,忍辱負重的吞下了用伯邑考身體上的肉做成的肉羹。

後來姬昌舉起義旗,很多受紂王壓迫的部落和諸侯紛紛響應。姬昌死後,武王姬發子承父業,將反商事業進行到底。而在《封神演義》等神話小說中,伯邑考因為是西周伐商事業中第一位犧牲者,所以姜子牙在主持封神時將他封為了地位崇高的紫微星,負責主管帝王命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剛出五指山時,打死六個強盜,他們名字中藏著一個秘密
淮陰侯韓信一生犯了兩個大錯:信錯一個人,放跑一個人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