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Gucci2020度假系列秀,它就是一本為女性自由而繪的古老「畫冊」!

Gucci2020度假系列秀,它就是一本為女性自由而繪的古老「畫冊」!

度假系列秀是產品廣告宣傳的一種走秀活動。設計師製作了特別的表演方式除了包裝商品外,也是在用心理學、哲學、史學、藝術文化,展示人們在度假休閑時是最美好的奢華生活。

今年,Gucci 2020度假系列秀選在羅馬的卡比托納(Capitoline)博物館舉行。羅馬是一座跨度了近28個世紀輝煌歷史的歐洲文明古城,古羅馬詩人奧維德將它定義為「永恆之城(Eternal City)「。這座世界最古老城市的建築保留了古羅馬帝國風格、巴洛克風格、新古典主義風,這些飽經風霜的遺迹吸引了許多人紛紛來一飽眼福。古羅馬是個多神信仰的國家,據說那時信奉有三十多萬位神祇(天神與地神)。羅馬的建立有個世代相傳的神話傳說,雖然目前還不能用科學依據來證實,但羅馬人一直深信這位建立者是神話中的羅慕路斯,他是特洛伊戰爭中逃亡的埃涅阿斯的後代,埃涅阿斯是備受古羅馬人的敬重,被尊稱為「種族的締造者-朱庇持」。當然,它的神話也是脫胎於古希臘神話,加上古羅馬帝國又是第一個跨亞歐非的帝國,所以它傳承的文化與文明涵蓋了多種形式的異教派。

引用了法國歷史學家保羅·韋納(Paul Veyne)的話「過去的世界,正因為它是一個不再存在的世界,它的古老才可以喚起人的渴求」。

開幕前,這座開放性的古老藝術博物館被黑暗籠罩著,但在每位賓客立體鏡像的座位上都留有一個小手電筒,它的用途就是要讓賓客們用它微弱的光芒聚焦觀看錶演。設計師之所以將秀場的布景以這樣摸索的方式展示,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設計工作有時就像是一名考古學家,用手電筒發掘出隱藏在黑暗的神秘事物;手電筒的光雖微弱,但它可以讓人們自己決定去看什麼,用你手中的光照亮看到的寶貝。這樣玄機性的構思,到底想要人們照亮出什麼寶貝?也許是用設計師的眼界挖掘出歷史、古老的文化及宗教,還有現實社會的某種願景。

亞歷桑德羅·米歇爾(Alessandro Michele,Gucci設計總監)在這座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館裡,將度假系列秀塑造成如同羅馬悠久歷史上的異教派一樣。這是一座建立於1471年,後由藝術家米開朗基羅設計的文化藝術博物館,裡面有希臘的神話雕像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這場秀設在過去與現在共存的背景下,讓人想到了古羅馬時期的長袍(Togas),接著演變成了牧師袍、學士服、法官袍,金碧輝煌的拜占庭法衣(Robes)裝飾著珠寶與蕾絲,斗篷外套回憶起教皇的聖衣;還有20世紀70年代上流社會的市儈感,世俗歌舞女郎,」撞「見現代卡通米老鼠、吉他箱、行李箱等。

亞歷桑德羅一貫的作法,將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亞文化混合出一場華麗的演出,在裡面偶爾談論著深奧的時代思潮,甚至有時又會改變時尚界看待價值、性別與身份的方式。不過他這種稀奇的創意方式有時可能會忘卻歷史上另一面不好的印記,比如之前2月份推出黑色面罩,在社交媒體上被廣泛譴責帶有種族歧視。但是這場秀似乎引來了許多人的共鳴與認同。

這次他啟於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詩歌,他是英國第一位關鍵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具有明顯的宗教性、預言性、哲理性及藝術性;還引用了美國女權主義科學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唐娜·哈拉維(Donna Haraway)的女權理論。一如既往地採用精巧的刺繡、層疊的冗贅物、被忌諱的醒目圖案及奪張的輪廓構造成奇裝異服,反映現實社會與政治面貌影響的生活方式,呼籲女性自由的美德。

亞歷桑德羅將此秀的表演稱為」自由讚美詩(hymn to freedom)」。他解釋說:「羅馬有一段時間,被頌揚為」自由之地「,那裡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源於異教世界連接的自由,但這種自由有時又會被威脅。沒有人可以決定任何人選擇自由,我儘可能把我劇本中所有的角色放在最佳的環境,讓他們自由。」設計師要表達的自由是什麼?其中有一個明顯的政治信息,就是對墮胎合法化的響應。他設計的作品裡有一件奶白色褶皺禮服的腹部上綉有女性子宮結構的圖案;一件紫色西裝外套上標著「My body,My Choice(我的身體,我自主)」女權主義的宣言;一件黑色長坎肩上籤署了」22.05.1978(1978年5月22日)「,這是義大利墮胎合法化的日期;繼續帶有樂趣的米老鼠漫畫圖像,也是對自由的宣言,這個虛擬形象沒有明顯的關節,它可以自由拉伸。在搭配上,他將這「異服」設在那些敢於呈現與眾不同的人-有搖滾歌手、浪漫主義詩人(比如說威廉·布萊克)、修女、嬉皮士、再到貴婦等等,這些都在用外觀的時尚形象強烈地表達自由的信息。

這敏感性的社會話題被涉入時裝,即使有些人不同意這樣的姿態,但另外一些贊同的消費者們越來越希望自己購買的時裝,要與自己的價值觀相一致。

這位設計師似乎具有預知未來的能力,而且他公然用時尚的語言為女性預先申張起了這自主的權勢。據報道,這場秀之後沒幾天(也就是上周末),羅馬天主教教皇弗朗西斯在羅馬舉行」珍愛生命(Yes to Life)"的反墮胎集會;上個月中旬美國又頒布了一個全面限制墮胎的法令,目前美國有八個州被限令;還有愛爾蘭的北部,墮胎仍然是非法的犯罪行為。對此,亞歷桑德羅說道「當我看到報紙上一些關於墮胎信息後,我便反思女性必須被尊重的事實。她們應該能夠選擇她想要的,結束一個妊娠並不是母性的消失。女性子宮是一個神秘莫測的生理,它就像是花園中的鮮花。再者,羅馬就像是一個大『子宮』,很多東西從這裡出來。出生在這裡的我會消失,但羅馬會長存,畢竟這裡已經保留了很久很久。「

這場秀是一種通過尋找過去的輝煌來塑造重生的動力。這種「美好的過去」不是採納過於懷舊的態度,而是要用理性與自覺性的想法有可能地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讓人們擺脫對性別、種族、同性戀...的歧視與嘲笑。另一面,它也是在延續藝術本質的概念,將藝術與時尚融合成民主化的一次嘗試,享有藝術的不再僅是擁有者,任何人都可以。

本文由「忘了跡」原創編輯,原創不易,請經許可轉載並標明出處!

寧是時尚知曉者,也不做時尚迷糊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忘了跡 的精彩文章:

時尚流行易變,但時尚有一種傳統不變

TAG:忘了跡 |